鞏淑彥
語文教學要依據(jù)新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啟發(fā)學生想象,設計出適合學生閱讀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就能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一、把握教材激發(fā)興趣
閱讀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愿意讀、喜歡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這樣,他們才能一步步進入文中的美好的境界,陶冶性情,明辨事理,從而提升其人文素質(zhì)。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對直觀事物感興趣、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結合教學內(nèi)容,穿插一些活動,如唱歌、畫畫、表演等。這樣閱讀教學不枯燥、不單調(diào),富有新意和動感,使學生注意力、閱讀時間有效地延長,從而享受閱讀帶來的知識與快樂。
1.以唱為導
如教《王二小》一課,學生對王二小這個人物并不了解但《歌唱二小放牛郎》多數(shù)學生卻能哼唱,為使學生了解王二小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上課一開始,先介紹王二的事跡,并讓學生聽錄音跟唱這首歌,那委婉動聽的樂曲仿佛把學生帶到了從前,他們很容易進入到課文所描寫的情境,在閱讀和深入分析之后,再以這首歌的演唱結束代寫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課堂教學,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升華學生情感,使其受到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教育。
2.以畫促說
如教《月亮灣》一課,課前,布置學生和爸爸、媽媽一起觀察家鄉(xiāng)的景色,了解家鄉(xiāng)的變化,讓學生把最有特色的景物畫下來以介紹給同學們。在充分準備之后,課堂上讓學生盡情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所畫的一望無際的竹海、造型各異的茶壺、山清水秀的小鎮(zhèn),新穎別致的建筑……都會激起他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有了這一番理解,再對《月亮灣》進行分析指導,使學生認識到作者心中的月亮灣就是每個人心中美麗家鄉(xiāng)的縮影和象征,是珍藏在心中的家鄉(xiāng)最美的一幅圖畫,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它總能牽動你的思鄉(xiāng)之情,讓你永生難忘。
3.以演助讀
低年級學生因情感經(jīng)驗不足,知識儲備有限,對課文的意境總有隔了一層的感覺。如何讓學生進入其境,悟出其中的道理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之后進行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充分理解角色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動,在歡快的氣氛中感悟文章的深意,如《狼和小羊》課文情節(jié)生動,故事性強,角色形象鮮明。教師可以分配學生分別扮演狼和小羊,在對話中引導學生思考“狼”那樣強權邏輯的無理,弱小的僅僅順從是沒有出路的,要用智慧和能力保護自己,對付敵人。
4.以仿代練
教材上的課文都是精選出來的文章,它是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范本,要讓學生吸收其精華提高自己的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仿寫是一個有效的途徑。仿照課文中的意境、語言進行寫作練習,可以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對原文又會有更深的理解。如教《雨點》讓學生仿寫,“雨點落在窗戶上,在窗戶上奏樂;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代寫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跳舞?!边@樣的語言,童趣橫生。學生仿照此例,寫花、寫草、寫房子,寫得情趣盎然,新穎、別致。
二、恰當引導,啟發(fā)想象
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閱讀有明確的要求,讓學生去展開想象的翅膀,去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美。在閱讀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豐富的聯(lián)想中,擴大閱讀視野,加深對事物的理解,獲得無盡的美感。
1.在“看”中啟發(fā)想象
豐富的表象是創(chuàng)造想象的必要條件,我們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知材料,如實物、圖片、動畫等,讓學生學會觀察,為想象積累豐富的素材。如教《云房子》一課,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云,啟發(fā)學生,說說它們像什么,小鳥會怎樣想、怎樣做、它們嘰嘰喳喳會說些什么。教《美麗的丹頂鶴》時,可利用課件讓學生觀看丹頂鶴的樣子及活動。在對丹頂鶴美麗的色彩、修長的形體,高雅的姿態(tài)有了直觀的印象之后。想象它和神仙一起飛翔的景象,想象它在黃海之濱無憂無慮生活的情景,并用繪聲繪色的朗讀傳情達意,在想象中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熱情。
2.在“聽”中啟發(fā)想象
聽優(yōu)美的文章、美妙的音樂,在頭腦中幻化人物景物的圖像,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以加深對作品的感受。教《江南》一課時,可讓學生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邊聽邊想象江南池塘里荷花盛開、采蓮姑娘坐著小舟徜徉其中、成群的魚兒在蓮葉間穿梭往來、歡快嬉戲的情景。學生們陶醉其中,不僅理解了兒歌,更獲得了美的享受。文章再也不是干巴巴的幾行文字,而是充溢著詩情畫意。讓學生感覺生活也如此美妙。
3.在“讀”中啟發(fā)想象
朗讀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有感情地朗讀可以挖掘出文章中的豐富內(nèi)涵,可以激發(fā)情感,將內(nèi)心的理解外化,并起到對文章的升華作用。在教《水鄉(xiāng)歌》一課時,可以通過師生間創(chuàng)造性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水鄉(xiāng)之美,處處綠水蕩清波,船只飄滿湖面飄滿河,水鄉(xiāng)之歌裝滿一籮又一籮的美麗景象。通過朗讀,使人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4、定期交流,鞏固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可定期(每月一次)舉行課外閱讀心得交流會。要求學生寫出心得體會,在會上交流,在交流中增長知識,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
交流的方式很多??山M織學生在一定時間內(nèi)閱讀同一作品,讀后談各自的體會,從而分辨出讀書的層次。如課外閱讀小說《西游記》,讓學生在交流會上分析唐僧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軟弱還是堅強。學生們有了閱讀的基礎,辯論起來十分激烈,暢所欲言。也可請個別學生介紹自己近期課外閱讀文學作品的故事梗概或人物性格特征,以吸引其他同學去閱讀。此外,布置學生在讀書筆記中記下課外閱讀的體會,同時引導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作,寫些小小說或詩歌等。這對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鞏固都是大有益處的。
三、培養(yǎng)習慣,智慧評價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學生應采用激勵性的評語,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低年級學生不同于中高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自覺性、獨立性是較差的。學生心理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狀態(tài)。往往外在的鼓勵與肯定,能激發(fā)他們興趣,形成巨大的推動力,從而促使他們形成自信心、責任感、自覺性和堅韌性。鼓勵與評價要貫穿閱讀教學的始終,使學生最終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