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干
在幼兒教育中,語言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正處于探究周圍世界的時期,他們的語言能力也隨著不斷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來進行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語言表達。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語言,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快速發(fā)展,使幼兒語言教學取得實效。
一、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
幼兒在剛進入幼兒園時,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會讓他們感到焦慮,沒有安全感。教師要了解幼兒的心態(tài),并微笑的和幼兒交流,讓他們在教師親切的引導下放松心情,積極的投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幼兒就有了表達的欲望,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引導,使他們能夠準確流利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時,教師要給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使他們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進行表達,提高他們當眾講話的膽量,使他們的語言能力有效提高。教師除了在室內教學時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還可以把幼兒帶到室外,讓幼兒在接觸自然中進行感受,并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覺。在輕松的氛圍中,幼兒擺脫了緊張的心情,他們積極的進行表達,有利于語言能力的提高。
二、采用豐富的語言教學模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感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幼兒的特點出發(fā),為他們創(chuàng)設豐富的語言教學模式,激發(fā)他們表達的欲望,讓他們大膽的開口說話,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有效提高。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時,教師要面對全體幼兒,有的幼兒外向活潑,他們的語言能力較高,膽量較大,能夠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有些幼兒比較內向,他們缺少開口說話的勇氣,不利于語言能力的提高。教師要耐心的引導這些內心的幼兒,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促使他們語言能力的有效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下方式進行語言教學:
1.結合音樂進行語言教學。音樂能夠帶給人美的享受,可以使人放松。在幼兒語言教學中,采用生動活潑的音樂進行教學,能夠讓幼兒注意力集中,使他們通過認真傾聽來感受歌曲的內容。例如,在教學中播放《小燕子》的歌曲,這個歌曲很多幼兒都會唱,他們在聽的過程中進行演唱,有效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然后,我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們見過燕子嗎?誰能說說燕子的樣子?幼兒的積極性高漲,他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答案。在積極的語言表達過程中,使幼兒的語言能力不斷提高,使語言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2.結合古詩進行語言教學。在語言教學中引入古詩,可以讓幼兒在背誦朗朗上口的古詩過程中,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在教學古詩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古詩中描寫的內容,讓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加深對古詩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記憶。例如,在讓幼兒學習《詠鵝》時,我利用多媒體一邊播放古詩范讀,一邊播放每個詩句中的內容,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他們通過對古詩的理解,很快記住了《詠鵝》這首古詩。利用多媒體進行語言教學,生動、直觀的畫面能夠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3.看圖說話,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語言教學中,教師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給他們展示各種有趣的圖片,讓他們通過認真觀察說出圖片上都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在有趣的圖片引導下,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表達欲望,他們在看圖說話的過程中對語言進行了組織,有效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的能力,同時激發(fā)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在講述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使對圖片的描述更完整。
4.采用角色扮演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都對故事很感興趣,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他們能夠通過想象感到到故事的具體情節(jié),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語言教學中,讓幼兒在聽完故事之后,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進行表演。在表演過程中,他們能夠根據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培養(yǎng)合適的語言和肢體動作。在有趣的角色扮演過程中,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語言表達的機會,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我給幼兒講述了《小紅帽》的故事后,讓他們分別扮演故事中的小紅帽、大灰狼、狼外婆和獵人。在幼兒的表演過程中,他們繪聲繪色的進行對話,把故事中的人物表演的活靈活現。通過表演,激發(fā)了幼兒學習語言的主動性,使他們在積極的學習過程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5.在手工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藝,制出一些手工制品來作教具。例如,各種動物、人物的頭飾等。學到顏色時,教師可以把自己疊的各種顏色的紙鶴放進盒子里,讓幼兒做“猜顏色”的游戲,誰猜到了就把紙鶴送給誰,這樣可以大大提幼兒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要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如,學到飛機時讓幼兒疊出紙飛機;學到船時讓幼兒自制小船等,我在教“小貓釣魚”后,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頭飾及相關物件,做好后,讓幼兒邊演示邊講,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記憶與理解,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想像力。用這一方法既可以讓幼兒學到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習能力。在語言教育中,讓幼兒學得主動、活潑,使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發(fā)展才是真正的重點。
總之,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教師要對幼兒耐心的引導,使他們喜歡上表達。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從幼兒的興趣特點出發(fā),為他們創(chuàng)設出豐富的語言教學情境,使他們在各種情境中進行學習,提高他們對語言表達的興趣,讓幼兒具備強烈的語言表達欲望。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使教師和幼兒都輕松的完成了教學活動,有效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