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娟
(內蒙古自治區(qū)霍林郭勒市人民醫(yī)院 內蒙古 霍林郭勒 029000)
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靜脈麻醉臨床分析
馮淑娟
(內蒙古自治區(qū)霍林郭勒市人民醫(yī)院 內蒙古 霍林郭勒 029000)
目的:觀察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對老年患者進行靜脈麻醉的臨床效果。方法:對來我院治療的50例內鏡保膽取石術老年患者進行觀察分析,將患者隨機分為瑞芬太尼-丙泊酚(RF)組和芬太尼-丙泊酚(F)組。分別對患者的入室基礎值(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手術30min(T4)、拔管時(T5)各時點的MAP、HR變化進行記錄,并記錄患者蘇醒時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等恢復情況。結果:相對于T0,T1時兩組的MAP、HR都有下降趨勢,而T2時MAP、HR都有回升。在全麻恢復期,RF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都明顯比F組短(P<0.01),兩組均未出現術中知曉。結論:瑞芬太尼-丙泊酚全憑靜脈麻對老年患者手術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
瑞芬太尼-丙泊酚;靜脈麻醉;老年患者
由于老年患者都存在著生理機能減退的現象,而且通常會有慢性的全身性疾病,因此老年患者很容易在圍麻醉期受到麻醉藥物的影響,嚴重的會引起血流動力學的劇烈波動,進而會并發(fā)心腦血管疾病,使手術風險大大提高。因此,在對老年患者進行麻醉時要做到誘導平穩(wěn)、蘇醒迅速,來降低手術風險。瑞芬太尼是一種藥效強、起效快的新一代麻醉性鎮(zhèn)痛藥,而丙泊酚是一種起效快、時效短并且蘇醒迅速的靜脈全麻藥。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50例內鏡保膽取石術的老年患者應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觀察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50例內鏡保膽取石術老年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齡65~75歲,平均年齡69.5歲,體重55~76kg,手術時間為(40~83)分鐘。50例患者在手術前心肺功能良好,沒有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沒有服用阿片類藥物史。隨機將50例患者分為瑞芬太尼-丙泊酚(RF)組和芬太尼-丙泊酚(F)組。
1.2 方法
在兩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都進行靜滴昂丹司瓊4mg和東莨菪堿0.3mg,并持續(xù)監(jiān)測MAP、HR、ECG、SpO2。麻醉誘導:RF組靜脈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mg/kg及維庫溴銨0.1mg/kg誘導插管;F組靜脈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5mg/kg及維庫溴銨0.1mg/kg誘導插管。RF組麻醉維持采用微量泵輸注瑞芬太尼(0.05~0.15)μg/kg,F組間斷性的注射芬太尼(1~2)μg/kg并適時進行維持麻醉。兩組分別給予(4~6)mg/kg。h復合丙泊酚進行持續(xù)泵注。對兩組患者均給予2L/min的間歇正壓通氣,并間斷進行注射維庫溴胺來維持肌肉松弛。在手術結束之前5min終止靜脈注射麻醉藥物。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入手術室的基礎值(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手術30min(T4)、拔管時(T5)各個時段的MAP、HR的變化情況進行記錄,對患者蘇醒時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進行記錄統(tǒng)計。
1.4 統(tǒng)計分析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手術時間、患病史等方面都沒有顯著的差異。T1、T2兩組的MAP、HR值相對于T0而言,分別有下降和上升趨勢。在圍術期間,RF組的MAP、HR變化幅度明顯比較小,而F組T2明顯比T1時刻MAP高,差異具有顯著性,而HR在T2~T4時段有明顯加快于T1的趨勢,差異具有顯著性。具體結果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時點MAP、HR的變化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各時點MAP、HR的變化情況(±s)
指標 組別 例數 T0 T1 T2 T3 T4 T5 1.5 13.4±1.7 F組 25 14.2±1.7 11.2±1.2 12.0±1.0 12.5±1.4 11.0±1.4 14.2±1.6 HR(次/分) RF組 25 82.4±1.2 72.3±1.1 73.5±1.5 72.8±1.4 70.3±1.7 80.2±1.5 F組 25 84.3±0.9 72.2±1.0 80.1±1.1 79.4±1.5 75.6± MAP(kPa) RF組 25 13.2±1.8 10.6±1.3 11.3±0.8 11.4±1.5 11.0± 1.8 82.1±1.8
對全麻恢復期間兩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等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RF組患者的時間明顯比F組短,兩組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比較見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全麻恢復期間各項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全麻恢復期間各項指標比較(±s)
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機能在不斷退化,而且在手術期間麻醉不當還會引發(fā)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增大手術的風險,因此在手術中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以及心血管反應正是對麻醉技術以及質量進行評估的一項重要依據[]。瑞芬太尼是一種比較新型的起效時間短、代謝迅速的強效鎮(zhèn)痛藥,而丙泊酚是一種起效快、時效短并且蘇醒迅速的靜脈全麻藥。將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兩種藥物搭配使用,是一種有效的藥物配伍方式。
本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兩組MAP與HR在插管即刻相對于插管前都有明顯的回升,但是兩組都保持低于基礎值,說明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這兩種藥物對老年患者進行內鏡保膽取石術都有不錯的效果,但是瑞芬太尼表現出更好的抑制氣管插管以及手術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應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保持平穩(wěn)。而且在全麻恢復期,RF組患者的恢復時間明顯都比F組短一些,充分證明了瑞芬太尼消除半衰期和持續(xù)輸注半衰期短的特點。
因此相對于芬太尼-丙泊酚來講,瑞芬太尼-丙泊酚的靜脈麻醉效果會更好一些,對老年患者進行手術麻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1]柳慶玲 .探討瑞芬太尼一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憑靜脈麻醉臨床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230-231.
R971+.2
B
1009-6019(2015)08-0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