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想象在這個暖冬1月的電視機或電腦前,會有多少傷心得太久的球迷,為國足在亞洲杯的一路挺進熱淚盈眶。最大功臣無疑是佩蘭,他的成功不過再次證明了一個好教練對于球隊的作用。
中國球迷經常指責中國足協(xié)“不按足球規(guī)律辦事”,但很多球迷自己也會說出明顯有違足球常識的謬論,最經典的一條就是:“中國球員水平就那樣,哪個教練誰來都沒用。”
當然,先得看是什么“用”。如果要求中國隊拿到世界杯,那么即使穆里尼奧和瓜迪奧拉盡棄前嫌、精誠合作執(zhí)教中國隊50年也沒用。哪怕是世界杯出線也不容易,至少我個人的心愿,只不過希望中國打進十強賽(2018世界杯已改為12強賽)而已。這個底線目標已經連續(xù)三屆沒實現(xiàn)了,
這三屆世界杯,中國隊部折得有些蹊蹺。2006年預選賽,在與科威特比凈勝球時,足協(xié)敗在了遠洋聯(lián)絡不力、掌握規(guī)則不清的細節(jié)中。20lO年世界杯,中國隊竟推出雙教練,最后一戰(zhàn)1比O客勝澳大利亞二隊后,休息室里響起“福拉多NB、杜伊SB”的喊聲,堪稱中國足球最離奇場景之一。2014年世界杯則是一次爭議極大的換帥,卡馬喬的合同官司,足協(xié)至今未收場。
十強賽對中國隊并非高不可攀。國際足聯(lián)排名是一個極好的參照標準,中國的該排名一直穩(wěn)定在亞洲前十上下(如去年底為第96,亞洲第9),來個好教練,發(fā)揮正常進十強賽即有戲,但若教練不得法,不進十強賽也不足為奇。假設中國仍由傅博式的土帥掌軍,估計兇多吉少,傅博執(zhí)教的比賽有個特點,沒有壓力的比賽常能踢出“巴薩流”,一到重要比賽,開場往往踢得不錯,但越往后越糟糕,可見其臨場應變不足。而佩蘭這次亞洲杯霸氣盡顯,面對強敵,仍敢在終場前連續(xù)換上進攻型球員,為土帥所罕見。
佩蘭剛上任時,國內也有不少質疑佩蘭的水平,稱他“不是名帥”。我當時與他們進行了激烈論戰(zhàn),以中國隊的亞洲老九地位,非得需要一個世界名帥嗎?佩蘭好歹也拿過法甲冠軍,這還配不上中國隊嗎?
2013年6月,我曾應邀前往中國足協(xié),為中國隊選帥出謀劃策,事后我還在體壇周報上撰文“中國該請什么洋帥”。我當時的看法是,中國足協(xié)設那么多標準,簡直就是把好教練全篩掉的節(jié)奏。其實一個標準就夠:“好教練”。更具體一些,則是“近年來在歐洲高水平聯(lián)賽中取得過成功的教練”。中國各級國家隊,洋帥請得多了,此前有哪個教練符合這一標準?拿到過一個法甲冠軍和兩個法國杯的佩蘭,算是破天荒第一人。
當然,光有高水平還不夠,還得有與中國足協(xié)合作的精神??R喬來中國前,在西甲已有多年未獲成功,但執(zhí)教過西班牙和皇馬的他,無論如何算得上高水平。只是他的上任是萬達“強扭的瓜”,加之其天性高傲,與衙門氣十足的中國足協(xié)難以成功磨合,最終悲劇收場。
2014年法國超級杯在北京進行之前,本人有幸到訪法國使館,遇到了佩蘭并有簡短交流。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隊的兩大問題,一是中超鋒線席位全為外援占據,這讓中國隊缺乏好前鋒,二是中國隊員的心理素質影響了他們正常發(fā)揮。但他并沒有絲毫抱怨或泄氣的情緒,而表現(xiàn)出腳踏實地的態(tài)度,這恰是卡馬喬所不及。
因佩蘭的成功而把他捧到天上是不智的,他是適合中國隊的教練不假,但在嚴酷的足球中,失敗的教練總占大多數。中國隊是亞洲杯行家,在亞洲杯上的成功,并不等于世界杯預選賽的得意,此前洋帥施拉普納和阿里漢都有過深刻教訓。
那么,在接下來的2018俄羅斯世界杯預選賽上,該如何為佩蘭設立成功的標準?我隨機調查了很多球迷,雖然個別人認為非世界杯出線不可,但大多數人的要求僅僅是“進入12強賽”,這說明,多年的失敗已經調低了中國球迷的胃口,這對佩蘭不無益處。我本人的期望值是,中國隊進入12強賽且小組不墊底即是合格,能進入附加賽已是絕大成功,出線則是意外之喜。
不過,球迷在勝利時刻總是寬容的,日后真的遭遇挫折,哪怕是進了12強賽后的輸球,一定會讓佩蘭逃不了漫天批評。其實,足球場上從沒有常勝將軍,不能因為一個教練一時的失敗,就否認他曾經的成功。可中國足協(xié)和中國球迷在失敗之時是不會想起這一點的,于是,國足這30年從沒有戴罪立功的主帥,對于一個經常遭遇失敗的國家隊來說,這太不正常了。但愿佩蘭能逃過這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