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濤 王紹紅
(貴陽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貴州 凱里 556000)
最近幾年,膿毒癥患者的血脂降低和病情嚴重程度已經(jīng)受到越來越多的相關臨床醫(yī)師的廣泛關注,可是我國相關臨床報道相對比較少。本文筆者選取2010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患有膿毒癥的患者120例,對其相關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患有膿毒癥的患者120例,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齡在19~73歲,平均年齡為(51.2±12.7)歲。感染類型包括有肺部、消化道、血液、尿路以及其他感染,它們依次為54、22、26、8、10例。根據(jù)APACHE Ⅱ分為輕度組、中度組以及重度組,每組各40例。以4周為界,按照預后把患者分為存活組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齡為(47.6±13.2)歲;死亡組56例,男性29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為(51.2±12.1)歲。各個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差異沒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表1 三組APACHE Ⅱ評分血脂水平對比
表2 存活組和死亡組血脂水平對比
1.2 臨床方法:采集患者進入醫(yī)院24 h當中凌晨空腹靜脈血4 mL,將血清離心分離以后,采取自動生化儀酶法進行檢測。對血清的TC、TG、HDL-C以及LDL-C值進行測定。采取患者進入醫(yī)院24 h當中最差參數(shù)給予評分。
1.3 臨床統(tǒng)計學處理:本文全部臨床數(shù)據(jù)采取SPSS15.0統(tǒng)計軟件給予分析。計量資料的對比給予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取χ2進行檢驗,P<0.05表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APACHE Ⅲ評分血脂水平對比:中度組和中毒的TC、TG、HDL-C以及LDL-C水平明顯低于輕度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的TC和LDL-C水平明顯低于中度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存活組和死亡組血脂水平對比:死亡組的TC、TG、HDL-C以及LDL-C水平顯著低于存活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ICU膿毒癥患者大部分因感染和創(chuàng)傷等造成的應激狀態(tài),進而引發(fā)機體當中分泌以及代謝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變化。脂代謝是人體當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在ICU患者應激狀態(tài)當中和蛋白質(zhì)代謝和糖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根據(jù)相關臨床實踐研究表明,重癥腦膜炎膿毒癥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血脂降低,并且降低越加明顯,病情就越重,病死率就越高[1]。
現(xiàn)如今,對危重疾病主要采取APACHE Ⅱ評分系統(tǒng),尤其對ICU膿毒癥的患者更為明顯[2]。本文臨床結果顯示,中度和重度組的TC、TG、HDL-C以及LDL-C水平明顯低于輕度組(P<0.05);重度組的TC和LDL-C水平明顯低于中度組(P<0.05)。因此,可以表明ICU膿毒癥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和病情嚴重程度有密切關系。本文臨床結果顯示,死亡組的TC、TG、HDL-C以及LDL-C水平顯著低于存活組(P<0.05),因此,可以表明血脂水平降低和ICU膿毒癥患者預后有密切關系。根據(jù)相關臨床報道表明,ICU患者應激期間極易引發(fā)血脂降低,進而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預后較差,同時總膽固醇值聯(lián)合APACHE Ⅱ評分能夠更加精準的評估ICU膿毒癥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血脂下降對人體當中的特異性以及非特異性的免疫功能帶來較大影響,會導致自身抵抗力降低,膽固醇對受到感染的臟器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嚴重燒傷患者血膽固醇降低極易引發(fā)感染。膽固醇是細胞膜重要的組成部分[3]。血脂降低一定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有研究顯示所有脂蛋白都可以結合和中和革蘭陰性菌脂多糖(LPS)及革蘭陽性菌脂磷壁酸(LTA)毒性作用[4-5],從而減輕由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導致的炎性反應。而且血漿中脂蛋白與LPS及LTA的結合相當穩(wěn)定,其中HDL-C 與LPS 及LTA的結合能力最強[6-7]。另外,膿毒癥患者常表現(xiàn)“高代謝狀態(tài)”,脂肪是人體內(nèi)儲存的主要能量物質(zhì),膿毒癥患者由于機體處在嚴重的應激狀態(tài)而出現(xiàn)脂肪的大量消耗及脂代謝紊亂,故出現(xiàn)相應血脂水平的改變。膿毒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血脂代謝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當機體發(fā)生膿毒癥時,改變了各種脂蛋白構成和水平;同時脂蛋白、載脂蛋白又能結合LPS和LTA,從而調(diào)節(jié)炎性反應和免疫應答。脂蛋白水平在膿毒癥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關健作用。有研究表明[8-9],脂蛋白具有很強的對抗脂多糖中和內(nèi)毒素的作用,在膿毒癥的動物模型中體內(nèi)和體外的脂蛋白都能有效的降低細胞因反應,降低病死率。同時在膿毒癥以及其他嚴重感染患者中都發(fā)現(xiàn)有低脂血癥,有研究報[10-11],在感染、心肌梗死、心肺分流術、膿毒性休克、嚴重疾病和外科危重患者中在急性反應期有膽固醇下降的現(xiàn)象。本文臨床結果顯示,血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和ICU膿毒癥嚴重程度有密切關系,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評估ICU膿毒癥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李海玲,林慧艷,劉楠,等.危重患者APACHE IlI評分與血脂水平的關系[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0,24(8):612.
[2] 南向珍,潘國權,何時軍,等.膿毒癥并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血脂分析與預后關系的探討[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雜志,2006,13(4):335.
[3] 蔡少甫,鄭慶亦,郭毅斌,等.嚴熏燒傷患者血脂變化與感染關系的研究[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8,10(4):276
[4] 趙敏.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及β2-m的變化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8,21(6):605-606.
[5] 劉智,袁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 反應蛋白變化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5,8(5):35.
[6] 湯益忠.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CRP、IL-6和MDA水平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0,50(35):81-82.
[7] Nissen SE,Tuzcu EM,schoenhgen P,et a1.Stafin therapy,LDLcholesterol,C-reactive protein,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N En Med,2005,35(2):29.
[8] Hellman J,Warren HS.Antiendotoxin strategies[J].Infect Dis Clin N Am,1999,13(2):371-386.
[9] Feingold KR,Grunfeld C.Lipoproteins.Are they important components ofhost defense? [J].Hepatology,1997,26(15):1685-1686.
[10] Fraunberger P,Pi lz G,Cremer P,et al.Association of serum tumor necrosis actor lever wi th decrease of cholesterol during septic shock[J].Shock,1998,10(3):359-363.
[11] Giovannini I,Boldrini G.Pathophysiologic correlates of hypocholesterolemia in critically i ll surgical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1999,25(7):74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