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召圣
(陜西格瑞環(huán)境治理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43)
打穴植苗法在西寶客專路塹邊坡中的應用
田召圣
(陜西格瑞環(huán)境治理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43)
以西寶鐵路客運專線路基邊坡綠化工程為例,針對西北地區(qū)植被恢復困難的特點,成功的采用了打穴植苗法種植常綠容器苗灌木爬地柏,達到了預期的綠化防護效果。經(jīng)過對爬地柏在不同栽植季節(jié)、光照和水分條件下不同生長狀況的對比分析研究,總結(jié)出了在西北地區(qū)路基邊坡栽植容器苗灌木較為適宜的施工方法,旨在為類似條件下受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植被恢復與重建提供參考依據(jù)。
路基邊坡;植被恢復;打穴植苗法;爬地柏
隨著我國鐵路、公路的快速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我們在掠取自然資源的同時也要回饋自然,為了大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響應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的號召我們應積極加強對道路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生態(tài)創(chuàng)傷面進行合理修復。在我國南方地區(qū),由于降雨量、氣候條件較為優(yōu)越,鐵路、公路路基邊坡植被恢復運用噴播植草和噴混植生技術(shù)[1]相對比較成熟;而西北地區(qū)由于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制約,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路基邊坡植被恢復方式應以栽植實生灌木苗為主,例如:紫穗槐、檸條、沙棘、檉柳等在西北干旱地區(qū)鐵路、公路路基邊坡植被恢復中已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在西寶鐵路客運專線路基邊坡植被恢復中,成功的應用了打穴植苗法栽植常綠容器苗灌木——爬地柏[Sabinaprocumbens(Endl.)Iwata et Kusaka ],有效的減少了水土流失、達到了綠化、美化的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1.1 建設意義
西安至寶雞鐵路客運專線是我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橫穿關中地區(qū)的“金腰帶”,西寶鐵路客運專線的建成將為陜西省經(jīng)濟建設提供可靠的運輸保障。在鐵路建設過程中,我國大力推行鐵路綠色通道建設[2-3],旨在為減少鐵路沿線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和諧鐵路建設和提升運輸服務質(zhì)量。
1.2 自然概況
西寶鐵路客運專線地處陜西關中地區(qū)渭河北岸,年均氣溫12~13 ℃,年均降雨量500~700 mm,屬大陸性暖溫帶半干旱半濕潤季風氣候,沿途兩側(cè)以農(nóng)田為主。
1.3 項目概況
西寶鐵路客運專線DK610+661.52~DK632+713.10段路塹邊坡植被恢復工程于2012年10月20日開工, 2013年5月5日基本完工。植被恢復綠化栽植工作主要集中在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共計栽植爬地柏約27.5萬株。
1.4 在西北地區(qū)鐵路、公路沿線植被恢復中存在的問題
(1)干旱是西北地區(qū)植被恢復的最大障礙[4]。 土壤立地條件差,失水快,空氣干燥,水分蒸發(fā)大。
(2) 植被恢復植物種選擇比較單一,常綠灌木應用較少,在冬季防護性植物落葉后道路沿線景觀效果較差。
(3) 路塹邊坡植被恢復傳統(tǒng)綠化栽植方法對坡面原土擾動較大,影響路基邊坡的穩(wěn)定性。
(4) 后期養(yǎng)護困難,特別是在鐵路、公路開通運營后,由于交通不便,也給養(yǎng)護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根據(jù)西寶鐵路客運專線路基邊坡綠化施工圖[5],西寶鐵路客專路基邊坡在骨架防護的基礎上進行植被恢復,其路塹地段(坡率:1∶1.25)設計植物種為常綠容器苗灌木,設計株行距為40 cm×40 cm。
根據(jù)設計文件要求和類似工程實例,選用2年生常綠容器苗灌木爬地柏作為路塹地段綠化植物種,施工方法采用打穴植苗法。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不同栽植季節(jié)、不同光照條件和有無截水板等因素對苗木生長狀況影響的比對試驗。
在高速鐵路路塹邊坡綠化防護中,為防止列車風洞效應產(chǎn)生的落葉飄移對列車行駛安全造成影響,路基邊坡綠化植物應以常綠灌木為主。由于爬地柏具有抗逆性強且后期養(yǎng)護管理相對粗放的特點,因此,爬地柏可以作為鐵路、公路路基邊坡植被恢復的優(yōu)選植物種。
爬地柏[Sabinaprocumbens(Endl.) Iwata et Kusaka]屬柏科圓柏屬,常綠灌木,陽性,具有耐寒、耐干旱的特性,可以用于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城市綠化及生態(tài)造林[6]。
5.1 坡面清理
待土建施工單位完成邊坡骨架砌筑且經(jīng)監(jiān)理對坡面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綠化施工單位,綠化施工單位首先要進行坡面雜草、垃圾的清理,特別是對坡面上殘留的石塊、施工碎石的清理,保證綠化施工前的坡面整潔。
5.2 打穴
利用種植機(型號:ED49,鉆桿直徑φ100)在路塹坡面上進行鉆孔打穴,穴行距為40 cm×40 cm,梅花型布置,打穴深度為30~35 cm。路塹邊坡打穴時應自上而下,并盡量避免對穴孔周邊原土的擾動破壞。打穴時鉆頭帶出的余土要分別予以收集,以備在苗木栽植時重新利用。打穴時要對操作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并著重加強安全防護措施。
5.3 栽植
首先對種植穴內(nèi)的余土進行適當清除或補填后攤平,保證種植穴底部有5~10 cm的余土,然后將育有爬地柏的營養(yǎng)缽輕放于種植穴內(nèi),覆土至距穴口5~10 cm為宜,并適當踩實,栽植過程中要防止營養(yǎng)缽脫落或散落。
5.4 放置截水板
截水板材料為聚氯乙烯,裁剪成20 cm×20 cm的正方形,制成截水板。將截水板折成半環(huán)狀后緊貼下部穴壁插入土中,保證截水板外留長度10~15 cm,以達到有效截水的效果。
5.5 澆水養(yǎng)護
在放置截水板后即可澆灌定根水,由于路塹陡坡難以蓄水和易被沖刷的特點,所以澆水時應嚴格控制出水量,盡量人工灑水澆灌或水管低水壓逐穴澆灌,避免水流過大對坡面造成沖刷破壞。定根水宜連續(xù)澆灌2遍,以種植穴內(nèi)澆足、澆透為原則。
5.6 現(xiàn)場清理
待上述所有工序完成后,應對施工現(xiàn)場殘留的施工垃圾、廢棄苗木等進行徹底清理,特別是苗木栽植后多余的土方要進行統(tǒng)一收集和堆放,做到工完料清,做好施工場地文明建設工作。
5.7 后期養(yǎng)護管理
施工結(jié)束后要加強后期養(yǎng)護管理工作。對邊坡綠化植物進行實時觀測,根據(jù)土壤墑情和苗木生長狀況適時澆水、施肥和雜草清理,對死亡苗木及時更換,并做好沿線綠化的保護宣傳工作,防止人、畜破壞[7]。
經(jīng)過一個生長季節(jié),坡面采用打穴植苗法+截水板施工工藝所栽植的爬地柏苗木存活率均在85%以上(圖1),根據(jù)《鐵路工程綠色通道建設指南》[8]的規(guī)定,在一般地區(qū)土質(zhì)路基邊坡栽植灌木成活率合格標準為80%以上。因此,在西寶鐵路客運專線路塹邊坡上運用打穴植苗法栽植爬地柏滿足了相關技術(shù)要求和驗收標準,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綠化防護效果。但針對不同栽植季節(jié)、光照條件和水分條件,爬地柏生長狀況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圖2)。
圖1 爬地柏生長狀況
圖2 后期植被恢復效果
6.1 試驗觀測
6.1.1 樣方 為了做好調(diào)查研究,針對相同土質(zhì)條件和養(yǎng)護條件下的爬地柏在不同栽植季節(jié)和不同光照、水分條件下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A、B、C、D、E、F、G、H共8個樣方,每個樣方以2個拱形骨架為單位,其有效綠化面積為8.0 m2,共栽植苗木50株。各樣方的具體情況如表1。
表1 樣方觀測區(qū)基本情況
6.1.2 測量指標及方法 用直尺和游標卡尺調(diào)查每個樣方內(nèi)所有爬地柏的苗高、地徑和冠幅(測量東西冠幅和南北冠幅,取其平均值),并對各樣方內(nèi)苗木生長的整齊度、均勻度進行感官評價(表2)。
表2 不同條件下爬地柏生長狀況統(tǒng)計
從現(xiàn)場觀測數(shù)據(jù)來看,采用打穴植苗法+截水板施工方式,其存活率:A>B>E>F;單純采用打穴植苗法施工方式(無截水板),其存活率:C>G>D>H,證明栽植季節(jié)對后期爬地柏的存活率具有一定的影響,春季栽植爬地柏的苗木成活率明顯大于秋季。另外,在同等施工工藝下,陽坡面的苗木存活率明顯好于陰坡,說明光照條件也影響其苗木成活率,光照條件越好,成活率越高。通過爬地柏苗高、地徑、冠幅等相關指標的對比分析,明顯可以看出采用打穴植苗法+截水板施工方式,苗木生長狀況由好到差依次為:A、E、B、F,單純采用打穴植苗法施工方式(無截水板),苗木生長狀況由好到差依次為:C、G、D、H,整體而言,打穴植苗法+截水板施工方式栽植的爬地柏其后期苗木生長狀況要好于單純采用打穴植苗法施工方式(無截水板),說明了截水板能有效的提高種植穴內(nèi)的土壤水分,對苗木的生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坡面植被恢復工程中,特別是鐵路、公路沿線的路基邊坡綠化防護工程,為減少對原坡面土壤的擾動并能有效提高防護植物的成活率,可以采用打穴植苗法+截水板的施工工藝。
(2)通過工程實例,常綠灌木爬地柏可以作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路基邊坡植被恢復的優(yōu)選植物種,不但能有效地減少水土流失、穩(wěn)定路基邊坡,同時還能起到防護綠化兼景觀美化的作用。
(3)爬地柏在初期養(yǎng)護階段,應加強土壤抗旱保墑,在正常生長2~3年后基本處于免養(yǎng)管階段。
[1] 周德培,張俊云.植被護坡工程技術(shù)[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鐵建設函[2007]472號 鐵路綠色通道建設實施指導意見[S].北京:鐵道部辦公廳,2007.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鐵鑒函[2007]544號 關于調(diào)整在建及新建鐵路綠色通道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S].北京:鐵道部辦公廳,2007.
[4] 仝曉輝.黃土路塹邊坡打穴鉆孔栽植營養(yǎng)缽苗生物防護技術(shù)淺析[S].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shù)版,2012(9):135-138.
[5]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西寶鐵路客運專線路基邊坡綠化施工圖[R].2012.
[6] 白育英,郭永盛.沙地柏扦插繁育及苗木栽培技術(shù)[J].內(nèi)蒙古林業(yè)科技,2010(36):25-26.
[7] 梁占訓.我國鐵路綠色通道建設實施難點及解決對策[S].鐵道標準設計,2014(6):55-57.
[8] 中國鐵路總公司.鐵總建設[2013]94號鐵路工程綠色通道建設指南[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3.
Pit Digging Method for Planting on the Cutting Slopes of Xi'an-Baoji Railway
TIAN Zhao-sheng
(ShaanxiGreenEnvironmentGovernanceCo.,Ltd.,Xi'an,Shaanxi710043)
With planting on the slopes along Xi'an-Baoji Railway as case study,the techniques of pit digging for plantingSabinaprocumbens(Endl.)Iwata et Kusaka to achieve greening effect were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light of gr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 under different light and water conditions,the proper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was developed for the purpose of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Embankment slop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it digging for planting;Sabinaprocumbens(Endl.)Iwata et Kusaka
2015-02-08
田召圣(1979-),男,陜西興平人,環(huán)保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工作。
U417.1
A 文章編號:1001-2117(2015)03-00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