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宇
(江西省血液中心檢驗科,江西 南昌330007)
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人類逆轉(zhuǎn)錄病毒,屬逆轉(zhuǎn)錄病毒科的RNA腫瘤病毒亞科。有Ⅰ型(HTLV-Ⅰ)和Ⅱ型 (HTLV-Ⅱ)之分?,F(xiàn)已證實HTLV-I型可引起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ATL),熱帶痙攣性下肢偏癱、HTLV-I相關性脊髓病(TSP/HAM)、HTLV-I相關性關節(jié)炎(HAAP)、部分皮膚 T淋巴瘤(CTCL)、淋巴節(jié)炎等相關疾病[1]。HTLV可通過輸血、注射或性接觸等途徑傳播,也可經(jīng)胎盤、產(chǎn)道或哺乳等垂直傳播[2]。HTLV在我國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據(jù)其它一些文獻報道我國的HTLV高發(fā)區(qū)集中在福建、廣東沿海某些地區(qū)[3-6],為了解南昌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HTLV感染狀況,對該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進行檢測,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標本來源 南昌地區(qū)2013年1月-2013年3月期間8682名無償獻血者,按照衛(wèi)生部《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進行健康咨詢、體檢和血液的常規(guī)檢測 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 均合格,并經(jīng)核酸檢測HBV、HCV和HIV陰性,5ml EDTA-K2真空管采集血樣,室溫3000r/min離心15min。
1.2 試劑 采用北京萬泰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抗體ELISA檢測法試劑。實驗操作要求和結(jié)果判定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 儀器設備 XANTUS全自動加樣分析儀,Microlab FAME24/20全自動酶聯(lián)免疫分析系統(tǒng)。
1.4 方法及結(jié)果判定 采用雙抗原夾心酶聯(lián)免疫方法檢測血漿樣品中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抗體。
結(jié)果判定:臨界值=陰性對照孔OD均值+0.18,大于等于該值者為HTLV抗體反應陽性,小于該值為HTLV抗體陰性。陽性標本進行雙孔復查。
表1 10人份HTLV陽性獻血者信息
2013年1月-2013年3月期間共檢測無償獻血標本8682人份經(jīng)ELISA檢測HTLV抗體,初篩陽性標本10人份,用原試劑雙孔復檢均呈陽性。表1。
HTLV的流行呈世界性廣泛分布、局部地區(qū)高發(fā)的特點,高發(fā)地區(qū)主要集中在日本西南部、西非、加勒比海地區(qū)、南美和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亞群島[7]。經(jīng)血或血液制品的感染是HTLV感染的最有效途徑之一[8],目前預防HTLV經(jīng)輸血傳播最有效的措施,一方面是加強流行地區(qū)獻血者的篩查,如果輸入被HTLV污染的血液制品感染HTLV的可能性高達40%~60%,因此在許多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歐洲一些國家自1988年就開始了對獻血者的HTLV篩查,并且這一措施對降低獻血人群中HTLV感染率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對全血或濃縮細胞成分進行過濾,特別是對細胞成分的過濾已取得很好的結(jié)果[9]。因HTLV主要寄生于人的淋巴細胞中,并以細胞-細胞形式傳播,所以血漿等無細胞的血液制品不會傳播HTLV;如果血液制劑經(jīng)白細胞濾過處理,也可減少HTLV的傳播機會。
近年來國內(nèi)多省份都陸續(xù)開展了針對HTLV感染的調(diào)查研究,文獻資料顯示全國13個省血站采集的血液進行HTLV抗體的初篩和確證實驗[10],檢測了145293份標本,結(jié)果初篩陽性標本30份,確證實驗19份陽性,感染率為0.01%,其中確證的19份陽性標本全是福建地區(qū)獻血者,福建地區(qū)的感染率為0.05%。證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獻血人群是HTLV低發(fā)區(qū),沿海的福建和廣東某些地區(qū)有局部小流行,為現(xiàn)階段未將其納入血液篩查法定項目的事實依據(jù)。整體調(diào)查表明南昌地區(qū)獻血人群屬于HTLV感染的低流行區(qū)或非流行區(qū),但本文為ELISA篩查結(jié)果,10人份篩查陽性而沒有經(jīng)WB確證,仍不能完全排除HTLV感染,由此對未經(jīng)WB確證樣品進行追蹤檢測,目前此項工作仍在進行中。
根據(jù)市場調(diào)查HTLV的檢測費用,每份血清樣本需10~20元人民幣,這樣既增加檢測費用也增加病人的負擔,因此,本人認為目前將HTLV的檢測納入獻血體檢標準的臨床意義還值得進一步商榷,但為確保輸血安全,對血液制劑進行白細胞濾過處理,也可減少HTLV的傳播機會。
[1]Tajima K.Epidemiology,clinical features and prevention of HTLV-I infection[J].ISBT Science Series,2009,4(n2):352-356.
[2]Sonoda S,Li HC,Tajima K.Ethnoepidemiology of HTLV-1 related diseases:ethnic determinants of HTLV-1 susceptibility and its worldwide dispersal[J].Cancer Sci,2011,102(2):295-301.
[3]呂聯(lián)煌,葉俞生,黃淑華,等.福建地區(qū)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流行區(qū)的發(fā)現(xiàn)[J].中華血液學雜志,1989,10(5):225.
[4]胡健達,葉俞生,彭永麟,等.福建部分地區(qū)兒童中HTLV-Ⅰ攜帶者的發(fā)現(xiàn)[J].中華血液學雜志,1996,17(5):259.
[5]黃如欣,洪素云,周娟娟.閩南沿?!敖】怠惫┭呤热薚細胞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狀況調(diào)查[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1997,17(4):399.
[6]張國忠,尹紅章,田萍萍,等.福建省莆田地區(qū)獻血人群HTLV-Ⅰ/Ⅱ抗體的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J].中國輸血雜志,2000,13(2):125.[7]Sonoda S,Li HC,Tajima K.Ethnoepidemiology of HTLV-1 related diseases:ethnic determinants of HTLV-1 susceptibility and itsworldwide dispersal[J].Cancer Sci,2011,102(2):295-301.
[8]李瑞蘭,樊忠杰,高志剛.天津市特殊人群中HTLV-I/Ⅱ感染情況調(diào)查[J].中國醫(yī)學檢驗雜志,2003,4(3):194-195.
[9]Andoy Y,Ekuni Y,Mastsumoto Y,et al.Long-termserological outcome of infants who received frozenthawed milk from 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type1 positive mothers[J].J Obstet Gynaeco Res,2004,30(6):436-438.
[10]Wang Y,Li X,Song A,et al.Prevalence and partial sequence analysis of human T cell lymphotropic virus type I in China[J].J Med Virol,2005,76(4):6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