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治中+周志云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一直是教學活動中的難點,如何有效運用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提高其語文學習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善措施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學校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教學難點,依然存在較多問題,不僅和教學課程的復雜性有密切關系,還和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一定關系。本文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小學閱讀文章選擇不合理
多年來,我國小學語文課本的課程編排沒有過大變化,而閱讀課文的編排,也毫無新意,比較枯燥。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學生,對閱讀性較強的文章難以理解,最多的收獲便是多認識幾個陌生字詞,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雖然新課改對其有一定的影響,但因閱讀采用的文章立意較深,仍然為教學帶來障礙。
2.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是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進行生字詞教學,讓學生掌握讀寫即可,并沒有對閱讀文章的內涵、思想及結構等內容進行適當講解,從而對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帶來很大影響,無法起到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
二、改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措施
1.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課堂氛圍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剔除出了教學課堂。教師要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課堂模式,不僅要加強課堂互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注重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避免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提出過多要求,使其產生厭學心理。還可以采用課堂游戲、小組討論等方式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進行閱讀學習,提高教學有效性。
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也被應用在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應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設備可以將音頻、視頻及圖片等內容帶入課堂教學中,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很大區(qū)別,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凝聚其注意力,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知識。同時,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容易對直觀、新鮮的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學方式的改變,容易讓學生覺得新奇,進而吸引其注意力,便于閱讀教學的開展。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具有一定難度,在小學階段為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利于其以后的語文學習,便于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杜平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方式[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6).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