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通
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不是自封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憑實力說話?,F代絲綢之路是開放的,誰都可以利用它到中亞、歐洲去。
陜西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思想還要再解放一些,膽子和魄力還要再大一些。
在博鰲論壇會議期間,國家發(fā)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調研時指出,陜西要找準定位,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為此,陜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把陜西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
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目前遇到了挑戰(zhàn),“渝新歐”、“蓉新歐”、“漢新歐”、“鄭新歐”等都越過西安經過新疆開到歐洲了,而陜西的“長安號”現在才開到中亞,原因之一是重慶、成都、武漢、鄭州的城市規(guī)模都比西安大,經濟實力都比西安強,都有面向歐洲的產業(yè)和產品,都有“走西口”的強烈愿望。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不是自封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憑實力說話。現代絲綢之路是開放的,誰都可以利用它到中亞、歐洲去。陜西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發(fā)揮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傳統(tǒng)地位和作用,只有壯大自身的經濟實力,聚集形成強大的輻射源。
為此,陜西的思想要再解放一些,膽子和魄力要再大一些,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發(fā)揮陜西和西安的區(qū)位優(yōu)勢,進一步提升陜西和西安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戰(zhàn)略地位,在全國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基礎上,把陜西和西安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和中國中心,大手筆采取四大戰(zhàn)略舉措,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中。
組建大西安
貫穿我國東、中、西有兩條經濟帶,一條是長江,一條是亞歐大陸橋。長江經濟帶的模式是龍頭帶動,以長三角為依托的上海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亞歐大陸橋經濟帶沒有龍頭,但是有心臟。西安處在我國大地原點附近,是亞歐大陸橋上最重要的中心城市,關中是沿橋最發(fā)達的地段,以關中為依托的西安可以成為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
但是,鄭州的人口和經濟總量超過了西安,對西安在亞歐大陸橋經濟帶上的心臟地位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戰(zhàn)略定位形成挑戰(zhàn)。為此,陜西需要學習重慶、成都和武漢的城市發(fā)展經驗,通過優(yōu)化組合,盡快把西安做大做強。
現在的重慶是由原來的小重慶與原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qū)合并而成的直轄市,成都是由原來的小成都與原溫江地區(qū)合并而成的大成都,武漢本來就是由原漢口市、武昌市和漢陽縣合并而成的大武漢,因而它們的城市規(guī)模和經濟總量都遠超過西安,對世界500強和國際機構的吸引力及對區(qū)域經濟的輻射帶動力大大超過西安。
國務院批準的《關中-天水經濟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要求加快西咸一體化,建設大西安,把西安建成國際化大都市,主城區(qū)人口要超過1000萬人,都市區(qū)面積要達到800平方公里。這樣就提高了西安在亞歐大陸橋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首位度,增強西安對亞歐大陸橋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輻射帶動力,就能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和中國中心。
為了建設大西安,陜西省設立了西咸新區(qū),其初衷是為了促進西咸一體化,而不是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我們要抓住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國家級西咸新區(qū)獲批機遇,繼續(xù)前進,不要停步,盡快組建大西安,徹底消除體制矛盾,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中國中心做出貢獻。
發(fā)展大關中城市群
僅靠大西安,也不足以彌補失去漢唐首都地位后綜合實力大大下降的缺憾,還需要發(fā)展大關中城市群。
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把重慶成都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列為重點發(fā)展的城市群,而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未被列入。周邊的成渝、長江中游和中原城市群比關中城市群大得多,對陜西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形成強大壓力。
2004年4月,國家發(fā)改委和國務院西部辦曾邀請河南三門峽、山西運城、甘肅天水等城市參加在西安召開的大關中經濟帶座談會,準備推動大關中城市群建設。但后來要制定西部大開發(fā)十一五規(guī)劃,三門峽、運城屬于中部,不好納進來,因而將大關中經濟帶改成了關中-天水經濟區(qū)。
實施“一帶一路”戰(zhàn)略,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中國中心,打破了中西部的界限。陜西現在可以重提此事,爭取把隴東的天水、平涼、慶陽,黃河金三角的三門峽、運城、臨汾,連同陜西的延安、商洛、安康、漢中都納入到關中城市群,整合建設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共同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中國中心。
甘肅東部的天水、平涼、慶陽歷史上屬于陜西,現在與關中有著密切的聯系,是關中-天水經濟區(qū)輻射的范圍。黃河金三角離鄭州、太原較遠,離西安很近,且自然環(huán)境、產業(yè)結構、社會風俗與關中相像。陜西正在推進西(安)渭(南)融合,黃河金三角完全可以融入大關中城市群。這樣,以大西安為中心的大關中城市群將超越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成為亞歐大陸橋上最大的城市群,從而擔負起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中國中心的重任,陜西才可能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和中國中心。
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調整結構
在大西北,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主要是先進制造業(yè),甘肅主要是原材料工業(yè),新疆主要是采掘工業(yè)和農牧業(yè),產業(yè)梯度逐步降低。而中亞各國的產業(yè)結構與大西北相似,主要都是能源原材料和農牧產品。它們與陜西的產業(yè)結構形成互補之勢,是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產業(yè)基礎。
但是,多年來,陜西把著眼點放在了東部沿海,而忽視了大西北和中亞市場,在大西北和新疆口岸很少看見陜西產品,大量看到的是沿海產品。陜西要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和中國中心,就必須面向大西北和中亞市場調整產業(yè)結構和產品結構。
調結構不應盲目追求高端,而應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yè)基地,應當為大西北和中亞等提供大量的先進制造業(yè)產品。
陸路貿易需要修路、過境、通關,要做到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流通、人心相通,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沿路國家必須達成共識,在簽署和實施了國際運輸和投資貿易便利化協議之后,陜西產品才可能大規(guī)模走出去。而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段不存在這些問題,西北地區(qū)本來就是歷史形成的一個經濟區(qū),是陜西的后院和傳統(tǒng)市場。陜西要加強與大西北各省區(qū)的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段,既引領大西北的發(fā)展,又培育走出去的產業(yè)和產品。只有占領了大西北市場,陜西的產業(yè)和產品才符合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段的需求,才可能走向中亞等市場。
陜西如果連大西北的市場都占領不了,是不可能大規(guī)模走出去的。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等到“五通”實現,陜西產品就會大規(guī)模走出去,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中國中心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建設國際化大都市
歷史上長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依托古亞歐大陸橋絲綢之路成為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當時羅馬的商人、波斯的商人和西域各國的商人,以及日本、韓國的友人云集長安。
今天,我們依托新亞歐大陸橋現代絲綢之路,西安仍然可以成為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從而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中國中心。
西安在亞歐大陸橋經濟帶上的心臟地位,使其成為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國家把西安定位為國際化大都市,讓西安擔負起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重任。
為了發(fā)揮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國家惟一定位的國際化大都市的作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中國中心,西安要著力打造六大中心。
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先進制造業(yè)中心。除西安高新區(qū)、經開區(qū)、航天基地和西咸新區(qū)外,把浐灞生態(tài)區(qū)、國際港務區(qū)、渭北工業(yè)區(qū)、灞橋紡織工業(yè)園整合起來,建成歐亞經濟綜合園區(qū)。
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通通信中心。把國際港務區(qū)建成亞歐大陸橋最大的陸港西安港,把西安航空城試驗區(qū)建成內陸最大的國際樞紐空港,把西安北客站建成亞洲最大的高速鐵路車站。
三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經貿合作中心。辦好歐亞經濟論壇及歐亞綜合園區(qū)、東西部洽談會暨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建好西安浐灞領事館區(qū),爭取在西安設立絲綢之路自貿園區(qū)。
四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能源金融中心。爭取上合組織開發(fā)銀行和能源俱樂部落戶西安,建好西安金融商務區(qū)和西咸新區(qū)能源金融貿易中心,爭取建設西安能源儲備及配送基地。
五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科技教育中心。把西安建成不同于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的金融貿易中心的科技教育中心,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招留學生,辦孔子學院,培養(yǎng)絲綢之路經濟帶經貿文化人才。
六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文化旅游中心。辦好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合作發(fā)展圓桌會議,建好曲江文化產業(yè)示范區(qū),把西安建成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和國際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有了這六大中心作支撐,西安就能成為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就能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和中國中心。
(作者系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