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忠
我們廣東百千萬名教師班學員花了半個月時間深入臺灣12所中學考察學習,我發(fā)現(xiàn)臺灣的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很有特色很優(yōu)秀,能夠突出校園文化的人本理念特點,值得我們思考借鑒。
一、校園文化氛圍凸顯人本特色,行為細節(jié)體現(xiàn)人文關懷
1. 學校管理體現(xiàn)民主透明。臺灣中小學普遍重視家長委員會和教工會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家長委員會和教工會代表直接參與學校的一些重要會議和重大決策,并且有很大的話語權。所以,學校在辦學管理過程中,不僅要從學校角度,也要從教師、家長和學生等多維角度論證自己的主張是否公允,還要考慮如何協(xié)調(diào)與政府、家長、教師之間的關系,爭取得到各方支持。在這種氛圍下,學校推行某件事情比較民主透明,都會從教師和學生立場出發(fā)。
2. 校園文化建設體現(xiàn)了簡樸、適用、人文等特征。臺灣沒有一所學校張掛文明衛(wèi)生校園獎牌,但所有學校都十分講究綠化、凈化和美化。每次吃完快餐,每個學校都有教師或?qū)W生志工協(xié)助指導我們將快餐用具分類放置,方便回收處理。薇閣高中、瑞祥中學、蘭陽女中等學校,中午休息時間,大部分學生在教室里午休,也有的在藝術館練習樂器、排節(jié)目,有的在心理室咨詢老師,但整個校園非常安靜有序,互不干擾。有些學校鼓勵學生在學校電梯內(nèi)外、圖書館和科學樓等建筑的顯眼墻壁上張貼各種創(chuàng)意圖畫,讓學生在校道兩旁的矮樹上張掛各種形狀的寫滿心里話的貼紙,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文化,分享文化。
3. 學校領導對教師、學生非常親善。在評課議課時,臺灣的校長對上課教師的評價措辭均正面肯定,充滿信任、欣賞和鼓勵。臺南市一中張校長聽了一節(jié)國文課現(xiàn)代詩閱讀教學后,對學生課上寫的現(xiàn)代詩習作很感興趣,要求學生課后將習作拿到校長辦公室讓他欣賞,還答應將該班學生的習作結集出版。課間走在校道上,張校長不時跟迎面而來的學生打招呼,拍拍學生肩膀,詢問學生近況怎么樣,對一些學生的具體情況十分了解。臺北市麗山高中的校長幾年來每天堅持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上學,幾乎認識了全校學生。蘭陽女中鼓勵每個學生單獨“出走”,并給設計完美“出走”的學生獎金資助。
二、課堂教學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1. 教師專注于工作,課堂注重學生的全人教育。臺灣的學校不被高考綁架,所以教師也不受高考指揮棒控制,他們反而更專注于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不再急功近利,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趕進度完成一個個程序化的目標或知識點,而是重在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即臺灣提倡的全人教育。教師的備課更多考慮的是設計更靈活更為學生所喜愛的形式和手段完成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上,教師更多關注的是跟學生互動溝通,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利用課堂生成問題進行拓展教學,真正起到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
2. 課前準備非常充分,重視原生態(tài)課堂教學。臺灣的國文課教師備課更多考慮的是搜集更多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資料補充給學生閱讀,注重豐富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積累。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問,善于抓住學生的生成問題延引生發(fā),深入解讀文本。麗山中學徐茂偉老師教讀《醉翁亭記》,課前為學生搜集印發(fā)了87頁多的輔讀資料,課上就學生的提問旁征博引,拓展深入,內(nèi)容充實。臺北市薇閣高中吳老師教學《蘭亭集序》時,用了差不多一節(jié)課時間講了王羲之的書法創(chuàng)作藝術和國畫留白創(chuàng)作藝術等課外知識,很專業(y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3. 精心設計教學形式,注重激趣教學,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教師課前精心設計學生所喜愛的教學形式和手段以完成教學內(nèi)容。臺南市一中國文課鄧老師教學《現(xiàn)代詩》時,準備了“理想”“追求”“孤獨”等幾個話題,把學生帶到一個小型舞蹈室,讓全班同學挑選一張自己喜歡的顏色A4紙,讓選到同一顏色紙張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每小組用所選到的同一顏色紙張組合成一幅圖形來表達其中一個話題,并推選一個代表用語言闡釋圖形含義;接著,又讓每小組根據(jù)所拼圖形寫幾句話表達所選話題。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僅理解了詩歌的意象,還現(xiàn)場寫出了幾首短詩;整個過程,學生興趣濃厚,人人參與,為了小組獲勝,分工合作,動手動腦。蘭陽女中的一節(jié)國文課《當文學與舞蹈談起了唐詩》更為特別,教師引導學生為詩歌配樂朗誦,并讓學生自編自演舞蹈,用肢體語言和表情語言來闡釋詩歌意境情感。一節(jié)國文課,卻讓不同學生充分展示了各種才藝,讓人驚嘆。
責任編輯 潘孟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