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思
成片的泥土接二連三地死掉,累成巨大的沙堆和巨大的意象——沙漠就形成了。
沙在風中歌唱,它是漂泊的、孤獨的生靈。
這世間,再沒有能超過沙的浪子,它總在不停地飄泊,從一處漂移到另一處,沒有哪一個地方可以讓它停下,除非這里有濕潤的阻攔。
沙要走,是因為它要不停地追尋。
追尋,是因為意志。沙是一具尸骸,更是一個精靈,它背負著意志,一直在飄泊中前行。
成片的沙漠,呈現(xiàn)令人心碎的柔黃色光澤,幾乎沒有人能理解它們的執(zhí)著,或者根本就沒有人嘗試過要去揣摩它們的心思——就像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理解一些人一樣。
曾問一粒沙,是何等的力量支持你背負自己的信念執(zhí)著前行?沙沉默著,依舊執(zhí)著于自己的行走,依舊聚集于自己的信念。
無限聚集的沙,形成看似形散的沙漠,讓我想起行走的駝隊和悅耳的駝鈴。在漫漫的時空,在逆境的氣候,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一支隊伍就是整個世界。我想起“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的桀驁,也記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該以怎樣的心情來理解這文化和人性沙漠中的悲情與凄苦?宏大的、孤獨的悲壯,沙一樣的飄泊,沙漠一樣的倔強。
或許會有一個詩人,從和自己融為一體的沙中走過,遠遠地瞥見了滴血的殘日,并由此締造出一個完滿無缺而又悲從中來的世界。
這會是一個巨大的傷痕,也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它是一個關(guān)于沙漠的故事,充滿喜悅,更體現(xiàn)尊嚴。
(作者單位:北京語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