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龍”和“dragon”的文化差異與翻譯

    2015-05-30 00:45:04徐勇剛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5年1期
    關鍵詞:誤解區(qū)別內涵

    徐勇剛

    內容摘要:龍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它是中華民族情感和精神的核心之所在,從古至今一直被視為祥瑞和力量的象征,然而在清代英國傳教士把“龍”錯譯為“Dragon”,這一錯譯也沒有被及時地修正,導致這種譯法得到西方社會的普遍認可,也使得西方人對中華民族“龍”圖騰甚至是整個民族產生了一種長期的誤解。要改變這種誤解,我們需從根源上分析出“龍”和“Dragon”的本質區(qū)別,并用理性而科學的方法進行宣傳,這樣才能讓世界了解中國“龍”的內涵,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消除誤解,從而促進中國與世界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了解。

    關鍵詞:龍 Dragon 誤解 區(qū)別 內涵

    龍從古至今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代表著中華民族向上進取,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每年的農歷新年,全世界的很多華人社區(qū)都會組織舞龍來慶祝一年的開始,華人也往往以“龍的傳人”而自稱,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龍”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爭議,很多專家建議中國在對外宣傳上盡量減少對“龍”的使用以避免在對外交流中引發(fā)誤解,究其原因是“龍”的英文翻譯“dragon”在西方文化中象征著邪惡。2008年奧運吉祥物征集的最后一輪審查中原本呼聲最高的“甘肅龍”也正是由于這一原因而最終輸給“福娃”。

    一.龍和dragon錯譯的背景和現(xiàn)狀

    據文獻資料記載,十九世紀初期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在編撰《華英-英華大辭典》(1815-1823)時第一次將“龍”翻譯成“dragon”,此后“dragon”一詞隨著英美兩國的影響力四處流傳散播。甚至中國學者自己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編纂出版英漢詞典時也未將此錯誤加以更正。直到今日,這些錯誤仍然出現(xiàn)在權威詞典中,如:《新世紀漢英大辭典》、《漢英詞典》和《新時代漢英大詞典》中“龍”的對應翻譯是“dragon”,而《英華大辭典》、《新英漢詞典》和《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dragon”對應的漢語解釋是“龍”。這種錯譯也充斥于網絡在線翻譯,四家有名的在線翻譯谷歌,百度、有道和愛詞霸對于“dragon”給出的翻譯都是“龍”,而對漢語“龍”的翻譯中,谷歌給出的是“Long”,百度給出的是“l(fā)oong”,愛詞霸和有道給出的是“dragon”,除此之外,在線翻譯對包含“龍”的相關詞匯的譯法上仍然是沿用過去的錯誤,如龍舟的翻譯“dragon boat”。

    綜上所述,國內對于“龍”和“dragon”的翻譯直至今日仍存在很大的問題,再加上文化交流中我們處于弱勢地位,使得西方人不自覺地將中國的“龍”圖騰形象嫁接到西方“dragon”的兇殘形象上,對中國人選擇“龍”作為民族圖騰感到不解,甚至誤解中國人信奉邪惡。為了消除這種誤解,有必要對“龍”和“dragon”進行一番廓清,讓西方社會了解“龍”圖騰所代表的吉祥和積極的內涵。

    二.中國“龍”和西方“Dragon”的區(qū)別

    1.外形區(qū)別

    龍是一種神異動物,據《山海經》記載,夏后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另有書記載“顓頊乘龍至四?!焙汀暗蹏看合某她垺薄T谠缙?,由于古人對大多自然現(xiàn)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那樣的雄姿,能上天入地。于是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它具有蛇身、蜥腿、鳳爪、鹿角、魚鱗、魚尾、口角有虎須、額下有珠的特征。

    Dragon在西方神話中是一種令人生畏的兇猛怪獸,它的體型像一條巨大的蜥蜴,有雙翅、長尾和鷹爪,通常會飛、口中噴火。希臘神話中,卡德摩斯殺掉了一條盤距在山洞里的巨大dragon,它“長著發(fā)亮的紫色龍冠,嘴里有三排毒牙,兩眼閃閃發(fā)亮,舌頭豎起三根顫動纖細的毒針”。英國史詩《貝奧武甫》中也談到dragon的體型巨大,具有飛行和噴火的能力。

    2、內涵差異

    龍是中國神話中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善于變化且能興云雨,傳說龍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秦代“龍”被賦予了皇權的意義,《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明確正式的提到皇帝就是龍。自秦始皇后,歷代皇帝都強化“龍”的權威性和高貴性,到明清時期,龍和皇室的關系已經密不可分,龍車,龍輦,龍顏,龍體等字眼不勝枚舉。在民間,人們將“龍”視為視為尊貴、力量和吉祥的象征,帶龍的成語往往表達了良好的祝愿或者期望,如“望子成龍”、“龍鳳呈祥”和“龍馬精神”等,中國人也以龍的傳人自稱并為之自豪,并組織各種與龍有關的慶?;顒觼響c祝各種節(jié)日。

    “dragon”一詞最早來源于40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神話,傳說一條名叫泰蠻的母龍殺死了眾多巴比倫的天神,太陽神馬杜克后來將其打敗并處死,將其龍血撒向地面創(chuàng)造了人類。后來希伯來圣經的作者在描述代表邪惡勢力的dragon時,幾乎都借用了泰蠻的傳說。這也是為什么在西方人們經常把dragon往往比喻成那些脾氣暴躁,心腸惡毒的女性的原因。西方人對dragon是極度的反感與厭惡的,因為它代表著殘忍、死亡和殺戮,是惡魔撒旦的象征。西方文學作品和電影中經常會出現(xiàn)勇士屠龍的壯舉,因此西方兒童從小就養(yǎng)成了對dragon的強烈排斥和厭惡心理。

    三.龍和“dragon”的修正譯法

    美籍意大利學者勞倫斯·韋努蒂強調,翻譯要以源語文化為中心,力求在譯語中表達源語文化的不同,從而保留異國文化的元素,體現(xiàn)一種異國情調。他認為有必要讓譯文讀者了解異國文化,這也是讀者閱讀譯作的目的之一,譯者應相信讀者的智力和想像力能理解異國文化的“特異之處”。龍與dragon在中西文化中都缺少對等之物,翻譯中我們有必要采取異化的方法來讓譯文讀者感觸到彼此文化的差異。

    關于龍的英譯國內很多學者主要提出了三種建議:第一種是“l(fā)ong”,第二種是“l(fā)ong”,第三種是“l(fā)iong”。比較這三種譯法,筆者認為第二種更為合適,一方面是英語詞典中沒有“l(fā)oong”這一單詞,因此不會產生采用“l(fā)ong”譯法而帶來的歧義。另一方面,“Loong”這一詞早在清代末期就出現(xiàn)在了美國華人社區(qū)被用來進行文化自救,上世紀40年代,中國生產的一種“龍鳳牌香煙”被翻譯成“LoongVoongCigaratte”,很多海外華人姓名中的“龍”字也是音譯為“Loong”的,如著名武術家李小龍(LeeSiuLoong),在澳大利亞等地,中國人舞龍時所使用的龍燈也被稱為“l(fā)ong”,國外一些網上商店把龍形玩具譯成為“l(fā)oong”。因此,比起把龍翻譯成“l(fā)iong”而言,“l(fā)ong”有著更廣泛的使用基礎。

    由于中西交流中西方文化處于強勢地位,“dragon”的形象已為中國人所熟知,因此在漢譯時既可以使用“拽根”這一音譯法,也可以采用“西方龍”或“西龍”這種譯法起到與中國“龍”區(qū)分的目的。

    四.結束語

    中國神圣的“龍”和西方邪惡的“Dragon”盡管都是虛構的事物,然而兩者所承載的文化卻大相徑庭。漢英翻譯中將“龍”譯為“Dragon”的通行譯法不僅不能起到傳播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作用,反而會對中華民族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大大歪曲和損壞了中華“龍”的正面形象。要讓世界,特別是西方文化了解真正的中國“龍”的形象,可以通過以下幾點:

    1、“龍”和“dragon”的爭論不能僅僅停留在學術層面上,政府部門應該通過文件統(tǒng)一將詞典中的“龍”修正為“Loong”,將“dragon”修正成“西方龍”或者“拽根”來改變兩者等同的舊有觀念。韓國首都成功由“漢城”改為“首爾”這一案例能夠為我們提供借鑒。

    2、通過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宣傳向西方展示中國“龍”的積極正面的形象,讓西方人了解“龍”所代表的文化內涵。

    3、加大力度對外宣傳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西方人了解、認識和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消除存于東西方之間的偏見和誤解。

    只有整個社會從根本上重視誤譯的嚴重后果,采取多種手段來扭轉目前現(xiàn)狀,“龍”等同“Dragon”的觀念才有可能從西方人的意識中糾正過來,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龍”文化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李奭學.中國“龍”如何變成英國的“dragon”[J].讀書.2007年第5期

    [2]汪勇,高鵬.熱門方案為何落選北京奧運會吉祥物[EB/OL].新華網.2005-11-11.

    [3]左飚.論文化的可譯性[J].上??萍挤g.1999年第2期.

    [4]張利新.從文化負載詞匯的漢英翻譯原則看關于“龍”的漢英翻譯[J].科技信息.2007年第2期.

    [5]宗福常,王菊泉.“Dragon”是不是“龍”?[J].外語研究.1996年第1期.

    [6]黃佶.關于“龍”的英譯名修改問題[J].社會科學.2006年第11期.

    (作者單位: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猜你喜歡
    誤解區(qū)別內涵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挖掘習題的內涵
    《游山西村》的千古誤解
    超越還是誤解?
    江淮論壇(2016年6期)2016-12-15 14:01:05
    關于對價格的幾種誤解的分析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上班和坐牢的區(qū)別
    特別文摘(2016年4期)2016-04-26 05:25:07
    位置的區(qū)別
    看與觀察的區(qū)別
    新化县| 易门县| 环江| 灵武市| 府谷县| 武川县| 沧州市| 广丰县| 奉化市| 安化县| 阳山县| 大荔县| 太仆寺旗| 晋江市| 泗水县| 衡阳市| 苍梧县| 凤山县| 自治县| 田东县| 屯昌县| 百色市| 武冈市| 福安市| 鹤岗市| 佛学| 石阡县| 长寿区| 汉沽区| 亚东县| 盐边县| 英吉沙县| 宁明县| 永康市| 油尖旺区| 南部县| 固镇县| 清水河县| 商南县| 灌南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