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洊
摘 要:在我國雙重社會轉型的過程中,運用典型案例方法進行公民道德教育,既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勵人心的作用,也有特殊的難題需要解決。在道德教育領域樹立先進典型,要把握真實性、先進性、可模仿性。宣傳先進典型,關鍵在于用好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如何選擇和宣傳先進典型,需要特別的審慎和智慧。
關鍵詞:社會轉型;典型案例;激勵;公民;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1-0241-02
典型案例方法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在我國的科學和人文領域有許多傳世的例證,比如在《春秋》《戰(zhàn)國策》《史記》等著作中,都采用了一事一議,以事論理的方式。典型案例方法也是我國社會長期存在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比如“道德英雄”岳飛、花木蘭、文天祥等事跡,都是通過講故事、演戲、說書等多種文藝形式廣泛傳播并深入人心。當前,“中國夢”意味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運用典型案例方法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就是要面向社會大眾進行道德教化,在全社會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個人品德教育。
一、使用典型案例方法進行公民道德教育的現(xiàn)實社會環(huán)境
我國社會秩序的變革來源于社會的雙重轉型,即從農耕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信息社會的轉型,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逐步向市場經濟模式轉型。這種轉型在全世界是獨有的,在這個急劇變化的轉型中,我們需要大量的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正面的典型案例,應用于當前的公民道德教育。這是因為,向高處看,中國夢作為國家的集體夢想,含有宏大的歷史和現(xiàn)實內容,是我們新的規(guī)劃藍圖,正在塑造人們的理想和精神內涵,體現(xiàn)了國家政治、哲學、文化、社會的當代關切。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具備中國力量和自信,需要全體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奮斗。毫無疑問,凝聚人心靠的是主流價值觀,它要以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統(tǒng)領社會意識,引領全社會的價值追求。而向低處看,社會上傳統(tǒng)的文化觀念和道德觀念失去了堅守,在生活領域、職業(yè)領域頻繁表現(xiàn)出倫理危機和職業(yè)道德危機,享樂奢靡、炫富仇富、暴戾冷漠、官僚主義的沉渣對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意識形態(tài)都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其對主流價值觀和先進高尚道德的負面影響不應該被低估。在“面向未來”的教育領域,讀書和受教育的內容,也已經演變成為直接對應于高考的內容,其他都退為其次。于是,基本道德與公民知識從兒童時期就沒有很好地啟蒙,在義務教育和更高級別的教育中,也都被有明確指標的各種考試、考證擠掉了。從社會生態(tài)看,道德危機也是幸福危機,意味著有德之人和向善之人所產生和存在的土壤受到了污染。因此,著眼于長遠,面向社會公眾,即面向公民進行典型案例式的道德教育,形成正面道德激勵,是非常必要的。
二、使用典型案例方法進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難點
實施典型案例式公民道德教育,借鑒了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的案例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是19世紀70年代由美國的哈佛大學法學院首創(chuàng)的。1980年我國的大學開始引入案例教學方法,目前,已經在一些人文和社科領域廣泛采用。案例教學的本質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其做法是以真實世界的典型事例作為教學載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在學習具體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了解社會,并注重個體生存方式的養(yǎng)成。教育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把已確定的、已知的、有結構的知識通過案例教學,傳授給受教育者,達到教育的社會功能。探討把典型案例方法運用于我國公民道德教育領域,是指有教育目的地通過先進典型事例的有效傳播,達到對于社會大眾的道德教化目標。由于是面向社會大眾,而且,沒有相對明確的時間和空間,這個“案例教學”又有自身特殊的難題需要解決。
與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社會和熟人社會相伴隨,我國兩千多年以來,都實行注重“修身”的教育,比如誠信是修身的常規(guī)準則,正如孟子講的“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比藗兛俊靶拧绷⒆?,社會在“信”的狀態(tài)中運行。在職業(yè)道德方面,孔子講過“執(zhí)事敬”,意思是專心致志,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對應于現(xiàn)實社會,是指對工作對事業(yè)全身心投入的精神面貌、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由于傳統(tǒng)社會的生活方式是封閉的、缺少變化和結構穩(wěn)定的,與其他社會圈子缺少往來,也就缺少道德理想的碰撞,人們會自然地認為他們所生活著的社會形態(tài)會持續(xù)下去,即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墒?,近百年以來社會變動巨大,特別是全球化裹挾信息化來到中國之后,我國在短暫的30年左右時間里面,就全然變?yōu)榈厍蛏系囊粋€村子,世界這個大村子的多樣性,使得我國這個小村子受到了空前的影響,當前我國的生活方式和價值愿景的多樣形態(tài),恐怕是30年以前任何中國人所預見不到的。
三、在復雜性社會情境中如何選擇和宣傳先進典型
我們處在轉型期的社會,社會價值體系的建構任務空前復雜,更加需要榜樣的示范,來吸引和引導廣大受眾進行觀察、模仿、學習和實踐,樹立先進的價值觀。當前使用榜樣示范的方法,關鍵在于如何達到榜樣認同。把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作為社會基本準則,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為社會成員行為選擇和價值判斷的核心理念,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社會貧富差距比較大、社會思潮多樣化的情況下,在理論上研究如何選拔和宣傳先進典型,對于貫徹十八大提出的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推進公民道德建設非常重要。
首先,在道德教育領域樹立先進典型,要把握真實性、先進性、可模仿性。比如全國道德模范評選和表彰活動,從2007年到2013年已經評選了四屆,在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五類行為中,共有216名先進人物得到表彰。最近幾年,在各個行業(yè)和許多省市,也進行了類似的評選和表彰活動。這些先進人物大多來自基層,從群眾當中產生。他們“原本”是普通人,由于他們的高尚人格,從普通人群中被提名,從而進入候選范圍,到大家投票,到最終獲獎勝出,以及被表彰,并在擁有“光環(huán)”之后回歸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對于受眾的有形和無形的影響和教育。這種產生于群眾,并且由群眾評選的先進典型,使得其他在現(xiàn)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圍觀”的個體,通過或多或少地受到感染、激勵、啟迪和警醒等,在自律方面達到“見賢思齊”,并自覺或不自覺地與內心深處沉淀的“不賢”相對照,從而達到“自省”??梢哉f,類似全國道德模范評選這樣的道德表彰和教育活動,就是在運用典型案例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它所產生的作用是兩個方面的,即“思齊”和“內省”。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此類評選增強了社會大眾對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增強了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在活動中人們得到了感染、熏陶,獲得了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動指南。
其次,如何宣傳先進典型。中國夢的宣傳,要與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緊密結合。宣傳靠媒體,媒體使榜樣“再現(xiàn)”——宣傳先進典型,關鍵在于用好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在黨和國家的歷史上,在宣傳先進典型方面,我們有非常成功的經驗,比如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先進典型。在社會轉型的新時期,特別需要像CCTV《感動中國》人物群體那樣通過電視的年度頒獎典禮等方式,而走進千家萬戶的成功宣傳。每年CCTV《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及頒獎晚會,都成功吸引兩億多觀眾,中央電視臺的這個儀式性節(jié)目,逐漸成為先進典型創(chuàng)新性宣傳的媒介景觀,其所形成的媒介與國家、媒介與民眾的嵌入關系,在強化集體情感、社會意義、信仰創(chuàng)造方面發(fā)揮了引領作用。在宣傳先進典型方面,天津市對于全國勞動模范孔祥瑞的宣傳,是宣傳“個人事跡”的杰作。孔祥瑞是天津港一名熱愛崗位工作、大膽創(chuàng)新的門吊司機,是一名普通工人。2006年,天津市委宣傳部門利用《天津日報》《今晚報》等報紙,利用電臺和電視臺等主要媒體,發(fā)布了關于孔祥瑞的報道、通訊、評論計40余篇,對孔祥瑞在長期工作中表現(xiàn)出來的愛崗敬業(yè)、用勤奮和技術創(chuàng)新奉獻社會的先進事跡,進行廣泛傳播。又通過北方網等互聯(lián)網媒體,以采訪、視頻等形式向全國進行立體宣傳,使他的事跡進入更為廣泛的群眾的視野,增加了“他的故事”的知曉度、“他的價值觀”的認同度和影響度,起到了很好的價值導向作用。
四、新媒體傳播方式給先進典型教育方式帶來的挑戰(zhàn)
社會思潮的多樣化在最近十幾年有加速發(fā)展的趨勢,借助于新媒體傳播手段,在爭奪特定受眾人群、爭奪社會熱點事件的話語權并試圖影響現(xiàn)實政治方面,尤其表現(xiàn)出一定的影響力和破壞力。面對社會思潮多樣化,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就是要把已經被打散的人心重新聚集起來,實現(xiàn)主流價值觀和信仰的重建。當前理論界和學術界的研究,顯然沒有跟上現(xiàn)實生活的復雜的、快速變遷的腳步,面對顯而易見的道德滑坡,似乎只是簡單歸咎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的“逐利”和“欲望”膨脹,專家學者還沒有形成關于“治理機制”的基本共識,這種理論方面的模糊和滯后的狀態(tài),為在實踐中摸索將典型案例方法運用于公民道德教育領域,又增加了一分難度。在傳播手段和傳播內容方面,運用典型案例方法進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同時借助于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使公民深刻理解社會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并在實踐中自覺踐行。樹立先進典型,使社會大眾在文化傳承和現(xiàn)實關切兩個維度學習榜樣、模仿榜樣,在生活中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一要考慮宣傳的內容,第二要考慮傳播的方式。在當前信息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覆蓋幾億人口的傳播范式下,如何選擇先進典型、保護性支持先進典型、宣傳和使用先進典型成為空前的考驗,需要特別的審慎和智慧。
參考文獻:
[1]張靜芳,單杰.論新媒體視域下公民道德建設的榜樣機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2).
[2]姜朝暉.論榜樣人格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中的功能和作用[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8(2).
[3]高小枚.論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滲透性的方法選擇[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