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在我國科學教育事業(yè)取得顯著成果中,高等教育經管類專業(y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經濟法教學作為經管類專業(yè)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為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很大貢獻。經濟法這門學科不僅是經管類專業(yè)學生一門必修的學科,同時也培養(yǎng)出了一批又一批了解經濟法律法規(guī),并能通過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級人才。伴隨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經管類專業(yè)的學生越來越多,于是對經濟法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法教學要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以致用。因此,討論了經管類專業(yè)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思考。希望能夠幫助經濟法教學質量的提高。僅供參考。
經管類專業(yè)經濟法教學問題建議伴隨著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經管類專業(yè)越來越火。經濟法教學為經管類專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它是經管類所有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作為一名經濟法教學的教師,我深深地知道,學生在上這門學科課程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是為了完成學業(yè)拿到證書才學的。對這門學科不感興趣。實際上經濟法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法律學科,學生在學習這門學科的過程中應該會感到很有興趣。但實際的教學卻遠遠達不到我們所想的。為什么學生會感到沒有興趣呢?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每一位經濟法教師的思考。在傳統(tǒng)的教學當中,經濟法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的案例卻遠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同時教師所使用的教材也和其它的學科形同,并且套用相同的教案,這對于目前經濟法教學是很不利的。要想提高經濟法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并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確立正確的法律、自覺守法、護法的觀念,這就要求經管類專業(yè)必須對經濟法教學進行相應的改革。但在目前的經濟法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因素制約著經濟法教學質量的提升。為了尋找出這些因素,為此,文章根據當前的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另外也發(fā)表了幾點提高經濟法教學質量的思考建議,并分別對其進行了以下試論。
一、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各專業(yè)教材內容相似
針對于經濟法這門學科來看,在進行教材編排的過程中,要與其它的學科有所區(qū)別。這樣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不會將經濟法教學中的知識講解重復。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使用的教材和其它學科的教材相同,沒有把知識的側重點傳授給學生,在課堂上使用相同的教案,這完全的忽視了專業(yè)學生知識結構的差異性。因此,導致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教學質量始終不好。
2.教師選用的案例遠離我們的實際生活
根據經濟法這門學科的性質,教師在給學生選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根據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來進行講解和傳授。這樣學生會感到很有興趣并且能夠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覺得很有意思,從而增添課堂學習氣氛。但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案例卻遠離我們的實際生活,很少有經濟法的課堂教學能將案例恰當好處的納入進來,課堂上使用的案例教學方法只是為了應付了事。于是學生不僅不能夠對其很好的掌握,還死記硬背,學生根本沒有達到實際應用能力的掌握。
3.對學生的考核辦法不完善
在經濟法教學中,對于學生考試來講,都是進行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同時對于學生的評估也是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來確定的。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為了考試能夠順利的通過,卻將經濟法這門學科中的理論知識背得滾瓜爛熟,還有的學生竟然在考試中作弊,這種現象是經常能夠看到的。就算學生考試成績優(yōu)秀,但是我們試想一下,學生會不會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去呢?學生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成績,根本就沒有考慮將學到的經濟法知識運用到以后的實際工作、生活當中。
二、提高經濟法教學質量的思考建議
1.教學內容的改革
經濟法課程涉及的法律法規(guī)多,在教學中不可能將條文一一介紹清楚,因此教師必須針對不同專業(yè)學生的特點,有選擇、有重點地加以介紹。比如對于財會類學生應重點介紹會計法、稅法方面的法律,對于電子商務類學生應重點介紹電子合同、網上交易安全方面的法律,對于市場營銷類學生應重點介紹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對每一章節(jié)的內容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以提高教學質量。
2.利用案例教學法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起來
案例教學是指在課堂講授中,采用理論、案例、問題夾敘夾議的方式,即“以案說法”形式,在講述相關具體法律制度前先以案例為引導,再以本節(jié)課要講述內容為問題設問,最后以小結方式對核心問題分析總結,前后照應,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法律知識,體現邊教、邊練、邊學的特色。第一,案例教學要注意案例的精心選擇,要選擇典型的、能解釋法律問題的、具有實用性的案例;第二,要注重通過案例分析培養(yǎng)學生把握案件關鍵點以及綜合運用法律的各項規(guī)則的能力;第三,要注意法律理論的講解和闡釋同等重要,只有理論與案例緊密結合,才能使理論變得生動活潑。例如,在經濟法的基本概念部分,我們主要采取課堂講授的方法,給學生打好理論基礎。而在一些法律的應用上,我們設計了一些經濟糾紛。比如說,我們就合同成立是否代表合同有效這個問題設計案例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思維能力,去分析解決,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掌握了所學的知識、提高了學習興趣、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通過上述討論我們知道,經濟法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法規(guī)意識,還可以讓學生自覺的守法、護法。在教學中,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清楚的知道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給出合理完善的改革意見。本文只是對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別從各專業(yè)教材內容相似、教師選用的案例遠離我們的實際生活以及對學生的考核辦法不完善進行了討論,給出了教學內容的改革和利用案例教學法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起來的思考意見。希望通過本文的討論和思考,讓我們經管類專業(yè)經濟法教學能夠登上一個更高的臺階,為教育事業(yè)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體現自身應有的價值。本文只是對試論經管類專業(yè)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思考做了幾點簡單的試論和分析,由衷的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對經濟法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志剛.調制受體法律責任體系的重構[J].法學,2007,(06).
[2]朱曄,鄧兵.經濟法律責任獨立性芻議[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4,(01).
[3]尹西明.宏觀調控的法律規(guī)制[J].河北法學,2004,(05).
[4]陳思民.淺議我國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的設置[J].時代法學,2006,(03).
[5]寇俊生.關于金融監(jiān)管法原則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3,(04).
[6]高爾森,程寶庫.論涉外經濟法律的部門歸屬與學科劃分[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