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君
【摘要】課堂的成功與否來源于教學點滴在課堂中的逐步滲透。
【關鍵詞】教學點滴 逐步滲透
教學過程是一個慢慢摸索,有步驟、有計劃進行的實踐活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它要求教師不斷地發(fā)現(xiàn),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調(diào)整。從初始班到畢業(yè)班,期間充滿了教師無數(shù)的思想,無數(shù)的努力和堅韌的耐心。從事英語教學多年,對英語教法每年有感受,年年有想法。看到每年高考后一張張由于英語成績落后而失落的臉,感慨頗深。盡管有無數(shù)的英語教學法,但還是要談談我在英語教學中的逐步滲透法。
首先要了解學生情況:我所在的學校因入學招考成績較低而輕易涌入中學大門的學生數(shù)目不少,英語成績尤其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是最苦、最累的事情,因此,學習英語無積極性、主動性;同時,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不足,習慣養(yǎng)成也不佳,再加上剛處于初中和高中接軌期,情緒不穩(wěn)定,在新課改形勢下,面對這樣的學生,我總有無限的感慨,更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
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復習。在日常教學中,我經(jīng)常講些學習方法,如講怎樣提高聽課效率,講遺忘的規(guī)律和如何利用遺忘的規(guī)律來記憶英語單詞、詞組和句型。并且說明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復習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課后,我還利用小黑板設置作業(yè)欄。英語作業(yè)不僅要求寫書面作業(yè),還寫出具體的口頭作業(yè)、預習作業(yè)和復習作業(yè)。特別強調(diào)不能只完成書面作業(yè),要完成各項作業(yè)并且要明了這些作業(yè)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如此才能把這些作業(yè)作為是否真正完成作業(yè)的依據(jù)。同時,我非常重視檢查。尤其課后及時復習這一塊,要求學生自查,教師、班干部檢查、抽查,從而更明確學習的任務和方向。沒有檢查,前面所逐步滲透的一切都屬空談。
2.記筆記,更正錯題。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我常以此激勵和要求學生上課記筆記,課后做好總結筆記。要求每人準備好一本筆記本,一支紅圓珠筆。另外,從版書設計、言語表達等方面提醒學生做好筆記。記住每天所學重難點、疑惑點和易錯點,教師將定期檢查筆記。英語作業(yè)呢要求學生必須用英語本來做,以便教師在批改作業(yè)的同時,檢查作業(yè)更正情況,要求學生必須用紅筆更正,針對普通性問題,教師將進行及時有針對性的講解。
二、形成競爭性的氛圍
1.課前三分鐘演講。每天安排3組學生演講(每組1人,前一天先公布名單),采用自由形式,可以東扯西拖,以所講的句數(shù)正確與否決定勝負(重復不壘加),結果表明:(1)學生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從而大大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2)通過對話,不少同學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潛力,提高了單詞拼讀和拼寫能力,進而掌握了不少英語句子,精彩處,有時臺下不約而同地響起掌聲,掌聲鼓勵下,更使得他們信心倍增。
2.采取多種形式把好單詞關。詞匯量增多是此新教材的突出特點,詞匯量的擁有度,掌握的熟練程度,將直接制約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
3.選擇榜樣,樹立典型。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由于種種客觀因素,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成績參差不齊。發(fā)展一些優(yōu)等生既注重了學生的發(fā)展,又帶動了教學。
三、精心練習,精講精練
題海戰(zhàn)可從量變達到質(zhì)變,但會磨損學生們學習勁頭,甚至會讓有些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因此,我采用精講精練,以減輕學生的負擔為宗旨,避免見題就做;選擇題目常以概括性,全面性為特色,關鍵是總結出題點及做題方法。為此,在教學中,除了注意熟能生巧,加強訓練外,要特別注意在練習中從多角度鞏固和加深知識點、語言點,更注重做題思路和思維方法。
四、以舊帶新,注意知識的條理化、系統(tǒng)化
每單元好幾個課時,課程緊,日積月累,要掌握的語言點也越來越多,多到讓學生們感到混亂,感到力不從心。然而,我會指導學生觀察知識點之間存在著的一定聯(lián)系,以舊帶新,常使知識的引入變得深入簡出,也使學生從零散的知識過渡到系統(tǒng)的知識,為此,講新課前常布置學生預習指定的相關內(nèi)容,如在必修1Unit3中so與such的用法中,我叫學生參考Unit1中so的一些用法;而Unit4又和Unit5緊密相關。每堂課都要先復習和新課相關的舊知識,再導入新課。如此循環(huán),加強了識記,加深了影響。
五、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教學中,要認真分析學生的情感因素,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心理需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進步和承認,幫助學生建立成就感。更要關心和鼓勵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而促進他們學習及其智力的發(fā)展。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這種積極情感,是進一步促進教學工作的動力因素,它能對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產(chǎn)生根本性的影響。不注重激發(fā)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方法再好也難收到應有的效果。
總之,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課堂學習環(huán)境和吸取知識的能力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使英語課堂教學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限制,把課堂營造得輕松、 愉快、活潑,才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實實在在的于教師于學生來說成功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學無定法,需不斷地嘗試、摸索。一堂英語課組織得好與壞,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英語課的成敗,它來自于師生的共同創(chuàng)造.它對學生的巨大影響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而這一切來源于教學點滴在課堂中的逐步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