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慧 張錄俠
【摘要】多麗絲·萊辛作為當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沒有其他任何當代小說家能在男性主導的社會里如此充分,如此之深地探索和挖掘女性心理和經(jīng)驗。而她的處女作《野草在歌唱》,作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備受評論家關注。本文意圖從原型的角度研究這部小說,分析女主人公瑪麗反灰姑娘原型的塑造。
【關鍵詞】原型批評 灰姑娘原型 女性的反抗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4-0072-02
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200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伴隨著這項殊榮,她的作品受到全世界越來越多讀者的青睞。她于20世紀50年代發(fā)表的處女作———《野草在歌唱》轟動了英國文壇。這是一部公認的以反殖民為主題的描寫女性悲劇的心理小說。在評論界,對于這部小說的研究主要從女性主義批評或殖民主義視角的分析,蘊含在這部小說里的神話原型卻很少有人探討。本文將從反灰姑娘的原型分析,進而闡釋瑪麗對男權社會的反抗。
一、原型批評發(fā)展及灰姑娘原型
神話原型批評是20世紀西方文化史上出現(xiàn)的研究文學與神話等原始文化關系的一種批評模式。該派試圖通過發(fā)現(xiàn)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xiàn)的各種意象、敘事結構和人物類型———他們稱之為原型———并加以人類學方面的文化解剖。如果我們對灰姑娘的故事作廣泛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其版本多么不同,所有的故事都是關于一個普通甚至是備受苦難的女子獲得拯救的故事。故事中基本上都有一個兇惡的繼母讓灰姑娘受盡欺凌,但灰姑娘們總會苦盡甘來,通過獲得王子的幫助,最終過上幸福的生活。在灰姑娘的故事中, “王子近乎完美,他英俊、富有而且心地善良?!@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完全符合弗萊的原型理論”(鄭莉:2007,22)。
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女權主義運動的發(fā)展,女權主義者對《灰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等童話故事頗多微詞,因為這些作品充溢著大男子主義與對女人的歪曲和污蔑。這些故事中一些女人是惡魔,一些女人是天使,惡魔令天使受難,天使最終都會被一個男人以上帝式的拯救者的身份救出。深受女性主義影響的萊辛也在她的作品以罕見的深度和廣度反映了女性的生存境況和精神世界?!兑安菰诟璩分v述了瑪麗,一個普通女子努力尋求拯救的故事。然而與以往的灰姑娘故事不同,她帶著二十世紀特有的時代色彩和女性精神來到我們的面前,徹底顛覆了以往的灰姑娘原型。
二、瑪麗對灰姑娘原型的顛覆
關于灰姑娘的受難問題,在以往的故事中,灰姑娘的苦難總是來自于刁蠻狠毒的繼母,這位繼母對灰姑娘百般虐待。父親的失職總是被歸咎為他對失去灰姑娘母親的悲痛而長期被忽略。相反,在《野草在歌唱》中,瑪麗童年痛苦根源卻是她的父親?,旣愲m出生在一個白人家庭但卻被一群黑人工人階級所包圍,他們因為種族不同而受黑人工人大眾所孤立,又因其貧窮的經(jīng)濟狀況而遠離白人中產(chǎn)階級,這對瑪麗的父親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于是他通過酗酒打罵家人來發(fā)泄自己心中的苦悶。母親的抱怨讓女兒對她產(chǎn)生了憐憫,并厭惡父親:“她常常邊縫補邊哭,這時瑪麗就會可憐地安慰她,一面渴望趕緊離開,一面又覺得自己非常重要,因而也跟著恨其他的父親來”(萊辛:1950,39)?,旣悘男【蜕钤谶@樣一個充滿貧窮、缺乏父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中,本能地站在母親這邊把性看作是一種女人必須承受的懲罰。
關于被拯救,灰姑娘嫁給王子,從此獲得幸福。但瑪麗卻沒能依靠男性走出自我的困境,相反,她的婚姻卻讓她更加痛苦。婚后瑪麗發(fā)現(xiàn)迪克十足的無能,不僅表現(xiàn)在工作上,還表現(xiàn)在房事上。迪克是個愛做白日夢的人,從來沒有實際的計劃,瑪麗則充滿活力且很實際。兩人在關于農(nóng)場的問題,如何對待黑仆的問題,以及什么時候生孩子的問題上頻繁地發(fā)生爭執(zhí)。由于迪克的膽小無能,家境的日趨貧困,瑪麗逐漸徹底失望并走到精神崩潰的邊緣。在這,萊辛給他的丈夫取名為迪克Dick,Dick有男性生殖器之意,這不僅是對男性權威極大地諷刺,而且也證明了男性根本不是女性獲得拯救的唯一途徑。
三、瑪麗對《圣經(jīng)》里灰姑娘原型的顛覆
基督教和圣經(jīng)對西方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幾乎所有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甚法律都與《圣經(jīng)》緊密關聯(lián)。同樣,《圣經(jīng)》中的教義也不斷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圣經(jīng)》中,女人一直以來被看作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是男性的所屬品,必須服從男性。這在灰姑娘原型里得到最好的展現(xiàn)?;榍凹幢憷^母百般折磨,灰姑娘仍然默默忍受,因為她必須要服從父親的意志;婚后,我們甚至可以想象,灰姑娘將會順從地服從王子。萊辛筆下的瑪麗則一反灰姑娘的順從。婚前,一到成年她便在城里找了份工作,擺脫父親;婚后,她曾試著逃跑,卻因無法再適應城里的生活而跟緊追過來的迪克回到農(nóng)場。摩西的出現(xiàn)讓她暫時獲得安慰。在這,摩西的名字也意味深長?!妒ソ?jīng)》里摩西是先知,領導人和以色列人的救世主。萊辛給他取名摩西,并讓瑪麗通過婚外情獲得暫時救贖,這極大地挑戰(zhàn)了男性在婚姻里的權威。
同樣,圣經(jīng)中關于寬容和原諒的告誡也在《灰姑娘》有所體現(xiàn)。雖然一直被虐待,灰姑娘卻從未想過報復。雖然繼母和壞姐姐們最終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但卻不是灰姑娘所為。灰姑娘是父權社會里完美女性的模本:善良,順從,是圣經(jīng)中“愛你的敵人”的代表。然而瑪麗卻是絕望的復仇者:她仇恨自己的父親、丈夫,并處處與他們作對。她不像灰姑娘那樣順從,也沒有獲得救贖。這篇小說里,萊辛塑造了一個父權社會里憤怒,絕望的女性。雖然她的反抗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她的勇敢和激進卻無意識地表達了女性主義思想。
四、結語
女性主義認為傳統(tǒng)觀念總是將男性定義為理性、強壯和保護,女性則是感性、柔弱和被保護。女性在這種父權中心主義的標準和價值觀下只是男性滿足其欲望和生產(chǎn)的工具,她們僅限于做一些家務事,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在男性占主導的文學作品中,她們要么被描述成犧牲自我、溫順善良的天使,要么被描寫成魔鬼或掠奪者。順從父權,默默忍受苦難成了灰姑娘故事中女性美德的標尺。而萊辛在《野草在歌唱》里卻塑造了一個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女性的反灰姑娘形象。
參考文獻:
[1]李正栓, 孫 燕.《對萊辛《野草在歌唱》的原型閱讀. 當代外國文學. 2009年第4期.
[2]王瑋. 現(xiàn)代與古代的對話——論《紫色》中的灰姑娘原型.山東教育學院報,2005.
[3]向麗華. 裂變的人生扭曲的人性——析《野草在歌唱》中瑪麗形象〔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