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鵬翔 張凱 謝偉
【摘要】本文采用多種研究方法對影響跳高運動員起跳高度的擺動動作進行了分析,在快速助跑和瞬間起跳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不合理,都會影響跳高的起跳效果。因此,有必要對轉入起跳和起跳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細致分析。本文將助跑最后一步從抬起起跳腿至起跳腿離地為起跳動作的開始,結合起跳腿動作,論述跳高起跳階段擺動技術的生物力學原理。
【關鍵詞】跳高 起跳 擺動動作 擺動腿
引言
在體育運動中,人的運動都是在大腦皮層支配下,由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實現的。但在人體運動中,身體各部分所承擔的任務及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即有主次,由主要部分和配合部分之分。某個動作往往主要是由身體的某個部分完成的,但身體的其余部分的協(xié)調配合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跳高踏跳主要是由踏跳腿完成,但如果沒有兩臂和擺動腿的積極配合,起跳動作就難以做好。
一、跳高的概念
跳高是由人體經過一段直線助跑與弧線助跑后,以遠離橫桿的腳起跳,擺側手臂,頭,肩,腰,髖,兩大腿,小腿與腳依次仰臥旋轉過桿,用肩,背的上部著海綿堆的一種跳高技術。跳高技術是由助跑,(預先助跑,直線助跑,弧線助跑),過渡階段,起跳,過桿和落地4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
二、擺動動作的合理配合
擺動動作是指人體肢體為增加全身活動的協(xié)調性即增加動作效果而繞某一軸進行的一定幅度的轉動。在跑跳動作中,所謂“蹬擺”脫節(jié)說明沒有很好的利用蹬擺動作的合理配合規(guī)律。在實踐中,初學者的擺動動作往往落后于蹬地動作,這對踏跳動作是不利的,它會加大踏跳退蹬伸階段負擔使瞪伸動作遲緩。在實踐中還會看到另一種情況,所謂“擺動動作超過了瞪伸動作”,即擺動動作過快,超過了蹬地腿負荷能力。只有蹬 擺動作合理配合,才能使動量的傳遞順利有效的完成。肢體擺動的配合形式對動作完成效果有很大影響。
三、跳高擺動技術
1.擺動腿的擺動
跳高采用的是屈腿或折疊式的擺動方法。擺動動作在蹬伸階段減速到接近最高點時的制動動作,可造成身體重心加速向上運動,這樣就減少了起跳腿的負荷,達到提高起跳蹬伸動作速度的目的。起跳前擺動腿支撐技術是助跑與起跳銜接的樞紐,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擺動腿支撐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助跑速度的保持和發(fā)揮、最后一步的步長、擺動腿的擺動效果以及起跳開始瞬間的身體姿態(tài)。
2.兩臂的擺動
擺臂的方法有交叉雙臂擺動和交叉雙臂擺動兩種。交叉雙臂擺動的方法是,在起跳放腿階段,隨著起跳腿的前伸,起跳腿同側臂交叉后引,而異側臂像自然跑進一樣向前擺出,但保持在相對較低的位置。當起跳腿同側臂屈肘前擺時,雙臂同時向前上方擺起,帶動軀干伸展。交叉單臂擺動方法是,當起跳腿踏向起跳點時,兩臂仍然自然的做前后擺動,隨著擺動腿的擺動,起跳腿的同側臂順勢迅速上舉。兩種擺臂方法在起跳蹬伸結束階段與擺動腿相配合,采用制動動作,以增加蹬地力量。
3.擺腿和擺臂動作在跳高項目中具有重要意義
(1)協(xié)調人體動作,維持人體平衡。(2)擺動所產生的慣性力可反射性的加大地面對人體的支撐反作用力。(3)擺動的結果提高了起跳離地瞬間的身體中心的高度。做擺動動作時,由于擺動環(huán)節(jié)的質量向上移動改變了身體的質量分布,因而使得人體總中心的相對位置升高。(4)擺動動作的突停,可促進擺動肢體的動量距想全身的轉移,增加了軀干和起跳腿向上的速度。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1多數運動員起跳前擺動腿緩沖幅度過大,擺動腿蹬伸不積極,導致助跑速度損失嚴重,同時也影響了最后一步的步長。
1.2運動員在起跳結束瞬間起跳腿髓、膝、踩三關節(jié)沒有充分伸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與起跳開始瞬間放腳技術有關,放腳技術影響起跳階段緩沖效果;部分運動員起跳過程中緩沖幅度過大,經相關分析,其原因主要受放腳技術和起跳腿伸肌的離心收縮能力的雙重影響;另外還可能與踩關節(jié)的力量和柔韌性有關;當然,起跳腿是否充分蹬伸與起跳腿的絕對力量是分不開的。
2.建議
2.1運動員應根據專項技術特點發(fā)展擺動腿的力量,改進起跳前擺動腿支撐技術。
2.2建議著重發(fā)展起跳腿伸肌的離心收縮能力,離心收縮能力的加強一方面能夠防在起跳階段起跳腿出現緩沖幅度過大的現象;另一方面還有利于把握蹬伸時機,避免蹬伸時機晚而造成身體過早地倒向橫桿;另外離心收縮能力的提高還有利于在起跳的沖階段將助跑所獲得的水平動能轉化為起跳腿伸肌的彈性勢能,時還能提高緩沖階起跳腿伸肌的離心收縮速度,使神經系統(tǒng)產生較強的牽張性反射,從而有利于起跳腿蹬伸階段產生較強的向心收
【參考文獻】
[1]盧德明,等.運動生物力學測量方法[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2]帖佐寬章,佐佐木秀辛,等.青少年田徑技術訓練叢書—跳高[M] .人民體育出社.2001
[3]李建英,等.我國優(yōu)秀男子跳高運動員助跑最后一步與起跳技術的運動學分析.體育科學[J] .2002,22(1):63-66
[4]陳潔敏,等.對我國部分優(yōu)秀男子跳高運動員起跳技術的運動學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1,37(4):37-40.
[5]文超,等.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434-445.
[6]張春合,尹小波.對背越式跳高部分技術和原理的審視[J]體育科學究,2008,12(1):68-70.
[7]弗拉基米扎齊奧爾斯基.運動生物力學[M].陸愛云,譯.北京:人民體育出版2000:290-309.
[8]陳毅清,馬俊明.擺動腿在背越式跳高技術中的運動力學分析[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5,24(4):76-77.
作者簡介:尹鵬翔(1987.04),男,山東濟南,山東凱文科技職業(yè)學院,助教,2006級學士本科,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