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榮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目標由單一的知識目標向三維目標轉化,情感的滲透和培養(yǎng)成為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但是,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觀察發(fā)現,情感的滲透和教育仍然是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本文通過分析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感教育;學生體驗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這句名言揭示了情感和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沒有情感和愛就沒有教育。具體到數學教學中,只有學生對數學教學產生愛,產生興趣,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教學中,才能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斷詢問,永不放棄。同時,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而學生參與度的提高不是依靠教師的懲罰和監(jiān)督,而是依賴于學生的情感,學生在活動中是否伴隨著愉快的情感體驗,是否在積極有效思考問題,是決定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創(chuàng)設充滿情感的教學情景
數學教學是圍繞數學問題展開的,是引導學生自主搜集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問題是存在于情景中的,情景設計中學生情感的激發(fā)和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這使得教學情景也成為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時機。
2.活用教材,滲透情感教育
教材是數學教學最重要的資源,當然也是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資源。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包含著許多情感教育的內容,但是并不占顯著地位,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有效素材開展情感教育。例如,在“統(tǒng)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深入分析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統(tǒng)計班級學生的生日,在記錄每一個學生生日的基礎上,按照月份統(tǒng)計出學生的生日,然后采用圖表、柱狀圖等形式表示出來。通過這樣的學習形式,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和關心同學的教育,組織數學活動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生日,然后在學生生日的當天送上全班同學的生日祝福,將情感教育與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再例如,在“有余數的除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基本內容學習后,設計問題情景,今天小明家開展家庭聚會,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都來小明家作客(小明家3口人),中午家里用餃子款待大家,一盤餃子23個,媽媽讓小明分給大家,請問小明應該怎么辦?根據今天的知識,大家都知道最后余下兩個餃子,該給誰呢?教師通過轉化,設計生活化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3.設計多樣化的活動,開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實施的重點是要有學生的體驗,學生只有充分參與活動,才能夠對滲透在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有所感受,并表現出一定的行為。同伴之間的合作和交往,是最重要的情感教育資源,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精神。例如,在“圖形與變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為學生提供原始圖形——直角三角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圖形變換的相關知識設計圖案,看哪個小組的造型最多最有創(chuàng)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激發(fā)組內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因為只有團結合作,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發(fā)表意見的要求,才能夠促進形成一種全新的思維。比如,一個學習小組在各小組都還在進行完全相等的三角形的變換時,分析到教師只規(guī)定了直角三角形而并沒有規(guī)定是同一大小的三角形,因此在圖案造型中開始使用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進行不同角度的旋轉,圖案的花樣立刻呈現出多樣性,有的圖案經過不同的疊影造型還呈現出立體的視覺感覺。每個學習小組學生對選出的三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起了彰顯個性的名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有思想的碰撞,有成功后的喜悅,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活動,在不斷和傾聽和交流中,體會活動中的情感。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滲透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必然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充滿情感的問題情景,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資源,設計多樣化的活動,增加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胡 姍.讓“情感”之花開滿課堂——小學數學中的情感教育[J]. 考試周刊,2012(64):66—67.
[2]王 群.情感決定學生成敗——淺談情感教育對小學數學教學影響[J]. 科技信息,2008(31).
[3]侯 穎,張麗杰.在“空間與圖形”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02):135—136.
(作者單位:福建省連城縣城關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