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順
劉臻仲的《易園賦》,這樣描寫易園:“晨吮花馨,午憩林風(fēng),暮觀云譎,夜賞霓虹?!迸既豢吹健兑讏@賦》,勾起夜賞安陽易園的念頭,便連續(xù)幾晚去了易園觀燈。
離我家最近的是易園東門。東門樸素得像農(nóng)家院的院門,一邊是不高的門房,另一邊是幾個橫長方圖案的矮墻,矮墻里一盞同樣簡單樸素的燈。從東門走進(jìn)易園,仔細(xì)打量著碰到的第一盞燈。這盞燈僅僅一個白色的燈頭,上面一個大大的燈罩,那簡易的線條和形象,酷似一個頭戴草帽、春天播種、夏日耕耘、秋季收獲的老農(nóng);也像一個戴著斗笠、池塘釣魚、河中撒網(wǎng)、海上迎戰(zhàn)風(fēng)浪波濤的漁翁。正在端詳著,這盞燈又幻化成了戴柳條帽的建筑工人,戴安全帽的消防隊員,戴鋼盔的邊防哨兵。沿著緊挨易園圍墻的最長環(huán)道,全都是這樣樸素的燈,全都排列著社會最大多數(shù)的最普通的勞動者:農(nóng)民、工人和士兵。
我又來到了易園的南門,一腳就踏進(jìn)了古代。與樸素自然的東門截然不同,南大門是一副富麗堂皇的皇家氣派、中國氣派。大門兩邊的側(cè)墻上,每邊四個高大的寶珠燈;中間寬大高聳的門樓下,一字形掛滿了五個近一米直徑的大紅宮燈;進(jìn)入南大門,兩邊還各有一排中國結(jié)造型的燈。門里門外,使你感受到濃濃的民族味道。通過中國結(jié)燈向著正北而行,再穿過短短的木橋,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殷商王朝。地上四角四個強烈的聚光燈照耀下,七個巨大的玉石雕刻圖案呈現(xiàn)在眼前。圖案中有如意,有玉石,有甲骨文東南西北字樣,把人們帶到了三千多年前。
西大門前,另有一番現(xiàn)代社會的繁華熱鬧氣象。西大門南邊約一百米處,有一長一短兩只巨手,托著一大一小兩個透空鏤雕放射著金色光芒的夜明寶珠;大門北邊約五十米處,一個巨大的方架上,鑲嵌著大大小小整整二十面六角形的鼓形燈,變換著紅、藍(lán)、綠、黃各色光彩;從西大門進(jìn)去,是兩排高大的蓮花燈;再往東走是整整兩排,每排八根,通天接地的巨大七彩柱形燈。易園的各個不同景區(qū)里,還分布著各種色彩的荷葉燈、玉碗燈、火炬燈、稻草人燈;連接景區(qū)和內(nèi)外圈通道的,是造型奇特別致的一種燈,它既像迎風(fēng)招展的紅旗,又像翻滾的波浪;最里圈通道上的刁斗燈,似承接著滿天星斗,似迎接著仙女下凡,似凝聚著人間幸福,似眺望著天外來客。
不論從東門、南門、西門進(jìn)去,都要會合到太極湖邊。太極湖周圍,鐫刻著《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六十四面石鼓的周圍,各色晶瑩剔透的彩燈一經(jīng)打開,易園的各色彩燈,市委大樓倒映的金色燈光,六院大樓的藍(lán)色燈彩,周邊聳立云天的住宅樓的點點燈火,全都倒映在了太極湖中,如瑪瑙,似琉璃,像水晶,比云母,成了一條條燈的河,一層層燈的山,無邊無際燈的海洋。
真?zhèn)€是“五色斑斕神仙湖,七彩虹霓易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