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睿
摘 要:英國審計委員會通過NFI項目收集公共資金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數據,建立起數據集中分析平臺,通過對比分析防范欺詐公共資金風險的做法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低投入高產出的典范。文章總結了英國NFI的成功做法,對現階段我國審計具有較強的現實借鑒意義。
關鍵詞:英國 NFI 審計 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4-158-02
NFI(National Fraud Initiative)是英國審計委員會開展的通過數據分析防范欺詐行為的項目,由英國審計委員會專門團隊負責,以(Protecting The Public Purse)保護公共財政安全為目的,依據法律授權定期收集政府部門、社會公共(公益)組織、學校、醫(yī)院、社保等各部門、各單位的數據,將數據整合后通過關聯對比等技術分析手段,查找隱瞞或虛報等欺詐性違法行為。NFI每年出具報告,公告欺詐行為的件數和金額,2014年公布的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的財政年度經NFI發(fā)現并確認的欺詐、多領和誤差金額高達2.03億英鎊,從NFI項目開始以來累計發(fā)現并確認的欺詐等問題金額高達11億英鎊。英國NFI集中不同行業(yè)部門的數據,通過對比分析防范欺詐的做法,對我國開展大數據審計有以下兩方面的啟示。
一、構建大數據集中分析平臺的必要性
1.大數據集中分析平臺是實現公共財政資金審計全覆蓋的現實路徑。英國NFI項目對多項公共資金進行數據比對,用十分有限的審計資源實現了對多個領域的審計監(jiān)督。NFI數據分析防范欺詐項目涉及的行業(yè)包括政府部門、教育、醫(yī)療、住房、養(yǎng)老、稅收、貿易、移民等方方面面,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公共資金。在此基礎上,NFI項目還具有包容性,愿意加入該項目的私營企業(yè)也可以上傳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擴大了數據基礎和對比范圍,更加能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的覆蓋作用。雖然涉及的面廣、對應的單位和個人眾多,審計委員會只有一個專門的團隊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進行挖掘分析,極大地提高了審計效率,實現了審計少投入和高產出的高效配比。
英國NFI項目在不同領域均能發(fā)現和查實欺詐問題,取得了良好的震懾效果。根據NFI公布的案例,其發(fā)現諸如某全職高級護士隱瞞收入,騙取了約7000英鎊的住房補助和納稅減免;某政府工作人員隱瞞了個人擁有的50萬英鎊資產,騙取了約4萬英鎊的住房補助和納稅減免;某地武裝部隊退役軍人在隱瞞部隊退休金收入的情況下,獲取大額地方養(yǎng)老金和住房補貼等等問題,都是通過數據分析發(fā)現的欺詐線索,震懾了欺詐行為,防范了風險。
借鑒英國的做法和我國審計的現狀,在當前國務院賦予國家審計對公共資金監(jiān)督“全覆蓋”的背景下,在政府審計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很有限的條件下,采取遠程、實時、高效的數據采集和分析手段進行全面監(jiān)督和總體把控,充分整合被審計單位的數據資料,整合不同行業(yè)、不同部門、不同單位之間的數據,建立大數據審計平臺,在此基礎上提高分析效率,發(fā)現存在的欺詐等問題,實現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自然環(huán)境、領導人經濟責任等方面審計監(jiān)督的全覆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通過數據分析報告,有效地突出和防范重點風險領域。英國NFI項目每年均對上個財政年度的數據分析和對比情況出具審計報告,不僅橫向對比各行業(yè)數據欺詐的件數和金額,還縱向對比近年來的變化情況。一方面勾勒出欺詐問題出現的高風險重點行業(yè)和重點領域,為審計項目的選擇鎖定重點;另一方面動態(tài)反映數據欺詐問題的變化趨勢,不僅發(fā)現問題,還有針對性地跟蹤某類欺詐問題是否得到了遏制,已經發(fā)現的問題是否得到了有效整改。
我國審計始終強調全面審計、突出重點,但是如何發(fā)現和突出重點卻一直是審計實踐面臨的難題。不但可以通過大數據的匯總、統計功能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進行總體把握,還可以通過橫向、縱向對比,聚類、關聯分析,發(fā)現存在虛報冒領、擠占挪用、重復申報、截留套取等違法違規(guī)問題的高發(fā)行業(yè)、領域、環(huán)節(jié)、單位和部門,為審計延伸提供精確制導的坐標,為審計項目計劃提供確切實在的依據。
3.大數據分析是績效審計的利器。英國NFI通過大數據分析,不僅發(fā)現個案問題,還對同類問題的產生原因進行分析,促使相關部門和單位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提高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近年來,隨著我國財經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加強,違反財經紀律、違法違規(guī)的問題得到了很大遏制,國家審計在繼續(xù)查處違法違規(guī)性問題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對公共財政資金使用績效進行審計。通過大數據集中分析平臺的關聯分析查詢,能夠從整體層面高效、便捷地發(fā)現諸如公共財政資金滯留的具體環(huán)節(jié)、時間;發(fā)現公共財政資金投向不符合產業(yè)政策導向;發(fā)現財政專項資金分配在地區(qū)和部門間存在的不均衡、不合理;發(fā)現財政投入的建設項目存在的進度滯后、效益與預期不符等問題。大數據提供的證據與審計抽查相比,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反映某項公共財政資金產生的整體效果和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的審計意見和建議,更加充分、準確和有針對性,更能促使相關部門和單位完善制度、落實責任、加強管理,更好地實現公共財政資金的價值。
二、如何構建審計大數據平臺
1.通過立法為建立審計大數據集中分析平臺奠定基石。英國NFI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是依據2008年7月21日修訂的數據配比法案進行的,法律授權使英國審計委員會將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成為常態(tài),這是審計開展大數據分析的基石。目前,我國審計法授予了審計機關在審計期間獲取被審計單位數據的權力,但是審計項目是單個開展的,各被審計單位之間的數據不能完全地相互關聯,形成了一個個數據孤島;并且,審計項目一結束,被審計單位就不愿意繼續(xù)向審計機關提供數據,難以對被審計單位進行持續(xù)的審計監(jiān)督。
借鑒英國的經驗,我國應當從法律層面明確屬于國家審計范圍的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公共機構,以及使用公共財政資金的企業(yè)、單位等應當定期向審計機關提供電子數據,為國家審計進行大數據分析創(chuàng)造條件,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存在的數據收集難、不完整、時效性差等問題,將一個個數據“孤島”連接起來,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的關聯、對比和分析,真正發(fā)揮信息時代大數據的強大作用。
2.建立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英國NFI項目的數據涉及相關政府部門、醫(yī)院、學校、養(yǎng)老金管理機構、房屋管理機構、銀行、部分私營企業(yè)等,提供的數據包括單位財務數據、單位業(yè)務數據、部分員工個人數據等,所有提供的數據均按照NFI項目指定的數據格式范圍。NFI收到各單位上傳的數據后,只需經過少量的數據清理,就可以整合到數據集中分析平臺中,對不同部門、機構、單位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在信息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我國應當由審計部門牽頭,工信部、協會、高校等合作,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接口,在現有的審計署財務數據接口的基礎上,擴充和整合管理數據、業(yè)務數據等信息,實現大數據兼容匹配。
3.防范數據大集中面臨的風險。首先,在數據傳輸過程中,英國NFI項目使用專門的數據通道,對數據進行加密,防止數據外泄。其次,在數據保存環(huán)節(jié),將原始數據保存在專用的服務器上,對原始數據的備份文件進行清理、整理、關聯、分析。第三,專人動態(tài)更新數據,做到數據資源的同步完善。第四,控制權限,授權只能由NFI數據分析團隊對數據進行處理、對比、分析,防范數據人為泄露。
我國在建立大數據審計平臺的同時,應當建立嚴密的審計數據風險控制體系。一是建章立制。通過完善制度形成相互協作的分工和相互制衡的機制,做到單位內部機構、崗位、職責、權限分工合理,相互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jiān)督。嚴格界定數據維護和數據分析人員的職責分工,數據維護人員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審計業(yè)務人員不得隨意進入主數據庫,也不得將自身業(yè)務交由他人操作。二是技術層面。在數據收集階段、數據儲存階段和數據分析階段,嚴格保證數據安全,防范外部攻擊以及計算機病毒入侵,加強數據傳輸通道、服務器網絡的安全設施建設,保證硬件及網絡信息安全;同時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審計人員防御外部攻擊和計算機病毒的能力。三是建立大數據災害備份系統。要防止小概率事件如天災人禍等對大數據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審計建立大數據分析平臺是信息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國家審計面臨的必然選擇,既是信息時代開展數據審計的基礎性系統工程,也是國家審計面臨的需要不斷開拓、不斷創(chuàng)新的長期性戰(zhàn)略任務。借鑒英國NFI的經驗,我國應當逐步建立起涵蓋全部公共財政資金、多行業(yè)、多部門、多單位的全面系統的審計大數據集中分析平臺,通過信息時代的大數據審計全覆蓋為公共財政資金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楊柳(導師:周慶行).績效審計與建構責任政府的研究.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07.4
[2] 葉月山(導師:卓越).以專項資金審計為路徑開展績效審計.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5.10
(作者單位:審計署駐深圳特派辦 廣東深圳 5180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