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睿
【摘要】聲樂教學是一門互動與實踐結合緊密的課程,作為一名高校聲樂教師需要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這里所講的互動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而應該從思想、生活、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課堂教學等方面進行互動。互動的程度直接影響到教學的進度和質(zhì)量,因此,高師聲樂的互動教學應該放在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
【關鍵詞】高校聲樂課;互動教學;實踐教學
聲樂教學是一門特殊的教學實踐課,由于教學過程巾實施的一對一教學,導致了很多有可能影響到教學質(zhì)量的因素,諸如:教師的授課狀態(tài)、學生的生理狀態(tài)、學生對歌曲的喜愛程度等。那么,怎樣才能盡量把由于客觀原因?qū)е碌牟涣加绊懣s小到最低限度呢?這里所講的互動不儀儀局限于課堂上,而應該從思想、生活、師生之問的友好關系、課堂教學等方面進行互動。
作為一名高校聲樂教師,除了很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還應該關心劍學生的各方面狀況,只有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先天條件、甚至喜好等才可能進行有效益的教學,并在教學中取得一定的成績。
一、思想方面的互動
鑒于聲樂教學的特殊性,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也就不局限于上課了,相互的溝通、相互的交流變得尤為重要。教師在學生心目巾的形象和地位直接影響著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影響著學生對該門學科的喜愛和熱忠程度。因此,教師在接收新學生時,首先應該從思想上讓學生接受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融人聲樂的教學,喜愛上歌唱,真心、真實的投入學習。
(一)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
面對剛剛入學的新同學,教師沒有必要直人聲樂教學主題,而應以談話、了解學生的心理人手,諸如為什么選擇聲樂專業(yè)、高中時的生活學習情況等,了解了這些信息,教師的教學目的和方式就能同學生的學習進度緊密結合在一起,也可以讓學生排除對教師的防備心理,同時,也能使自己的教學有秩序、有目標的進行。
(二)在掌握學生心理的前提下布置歌曲
在布置學生歌曲時,特別是針對剛入門的學生,教師有必要考慮學生對歌曲的喜愛程度,不能把自己認為適合的歌曲強加給學生,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而應當從學生喜愛的角度考慮,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教師的教學模式,接受藝術歌曲,并能很正常的很快的進入系統(tǒng)的聲樂學習。如果教師一味的強調(diào)白己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唱不喜歡的歌,很容易在教學過程巾,讓學生產(chǎn)生思想上的排斥和心理上的抵觸,這樣的教學就適得其反了,而且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教師的疏遠情結,這樣,我們的教學就很難順利的進行,學生的學習進度也會為之耽擱,結果是我們都不愿意接受的。
(三)教師心理的調(diào)節(jié)
教師的課堂教學一定要避免情緒化,這是師德的良好體現(xiàn),教師不能因為學生的反映過慢、自身的瑣事等因素影響到止常的課堂教學,這樣的情緒會從思想上干預到學生的止常學習態(tài)度,甚至有可能造成學生今后對工作產(chǎn)生的不健康心理。
(四)教師心理對學生心理有著直接影響
聲樂教師對本專業(yè)的熱愛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直接塑造著學生對聲樂的喜好心理。教師對聲樂專業(yè)的愛,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學生對聲樂學習的態(tài)度,曾經(jīng)有教師對學生說過:“我并不喜歡唱歌,無意走上了這條路?,F(xiàn)在不也能唱嗎?”不同的教師這樣說:“我對聲樂的熱愛,勝過對自己的愛!”這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對學生學習和熱愛歌唱的思想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一點相當重要!
因此,教與學的基礎在于思想上的溝通和互動,有了健康的思想溝通,才能有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
二、生活方面的互動
藝術起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聲樂作為藝術的一個門類,同樣在生活巾有點點滴滴的烙印。一名合格的聲樂教師,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在關注學生生活方面也該投入一定的時問和精力。
(一)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
單純的從生活方面來看,學生的飲食起居可以直接影響劍其學習的目的、態(tài)度等一系列的問題。每堂課開始之前,師生的交流、避免學習問題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關注學生的睡眠、心情、飲食等生活問題,就可以大致了解學生對本堂課的承受、接受能力。如同學心情受外界影響,情緒不高漲,可以采取選擇歌曲內(nèi)容與心情符合的、略為憂傷的歌曲,反之,則選擇歡快激動的歌曲,這樣,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可能因此對某些特定情景的歌曲的處理,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學會一定的處理模式,對歌曲的認識也就進了一步。再者,這樣的交流和溝通,可以拉近師生之問的距離,讓整堂課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下進行,如此,不但保證了教學的質(zhì)量,也自然的讓聲樂課和日常生活貼的很近。
(二)了解學生的情感生活
大學生活是每一個人的妙齡生活,大部分學生正處于情竇初開的時節(jié),而大部分學生也處于第一次離家,獨立面對社會的時節(jié),因此,情感的波動和環(huán)境的影響,對學生的性情改變就相當?shù)拿黠@,那么,作為教師,除了專業(yè)知識的教授以外,就更應當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了,這不單是對學生的成長負責,更是對自已工作的認定!
學生對教師都存在有一定的距離感,這是不同的社會分工造成的,特別是情感方面,那么,打開學生的心扉,就需要教師能夠做到以心換心,情感的互動是最為珍貴也是最直接的,人都是感性與理性并存的,因此,放下教師的位置,和學生走在一起,了解學生的情感生活,開導幫助學生,同樣的也就更好的支撐了自己的教學。這不難理解,只要學生的情感有正確的寄托,得到合理的釋放,他們的心就可以全然的放劍學習上,而這一切的造就是自己的老師,也就是說師生間沒有純粹的距離感了,那么,投入的學習就很自然很到位了。因此,教師只要能做到r解并幫助學生解決一定的情感問題,那么,邁開了心靈的溝坎,自然也就和諧了關系,使教與學的磨合更快,教學的進度也就不難想見了。
三、課程教學的互動
(一)個別課的互動教學
聲樂課的教學空問是琴房,教學方式有一對一的個別課和小組課,這樣的教學空問和教學方式勢必增強了師生之問的互動性,對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授課性質(zhì)、課堂氛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個別課的互動教學也就越顯重要,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就能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學生對該門功課的重視程度、喜愛程度和接受程度。所以,教師在進行個別課教學時,必須要讓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完整化、具體化:
1 學習方式的互動
教師始終是學生的燈塔,讓學生看見教師當年學習的軌跡,對學生的學習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授課時,可以也是應該的把自己曾經(jīng)學習的方式告知學生,同學生探討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2 學習經(jīng)驗的互動
學習經(jīng)驗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作為教師,無淪教學經(jīng)驗或是學習經(jīng)驗都應該非常豐富,因此,把自己的經(jīng)驗與學生交流,可以簡短學生學習的時問,避免走彎路、錯路。也可以聽取學生學習的學習經(jīng)驗,以豐富自己,最終提取精華,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3 學習目的的互動
學習目的的互動,就現(xiàn)今的高校學生而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話題,只有端止了學習目的,才能更有效的學習而不荒廢學業(yè)。一部分高校學習音樂的學生,是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才選擇走這條路的,這樣,就導致了這一部分學生對專業(yè)的不熱愛和不積極,那么,作為教師,就有責任讓他們建立起止確的觀念,建立起干一行愛一行的觀念,要學就學到最好,要不就放棄!因此,與學生交流學習目的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的目的不是文憑、不是接觸,而是學的精學的透,懂得什么是歌唱,什么是音樂,什么是高師音樂科班畢業(yè)的學生,同時也能從教師的教學巾,積累教學經(jīng)驗,為將來的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舞臺互動教學的必要
聲樂教學的完整性缺少不了實踐活動,而且,作為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應該引起教師的注意。那么,怎樣才能完成實踐的互動呢?相對的舞臺鍛煉、經(jīng)常性教學活動的開展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1 學生之間的互動
作為一名學習聲樂的學生,舞臺上的鍛煉是相當必要的,從簡而言,每學期的考試都在舞臺上完成,再往后的工作,無論演員還是聲樂教師,都離不開舞臺。因此,聲樂課的教學,除了在教師的琴房完成,還應該在各校的演播廳進行,學生在自己展示自己的同時,也可以從其他同學身上學到東西,這樣相互的模仿、努力、互動的學習對自身的提高遠遠大于一對一的教學!從聲樂技巧上來講,看和聽能促進課堂上無法理解和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在舞臺上對感官的刺激,會有新的認識;從舞臺感覺來說,不難想,鍛煉與不鍛煉,絕然不同!因此,舞臺的魅力,就在于我們是否能從容的駕馭它!駕馭了,我們的舞臺實踐也就完滿了。
2 師生之間的互動
高校音樂教師應該都有定期的音樂會,教師的音樂會學生應該是必到的,從不同教師的歌唱巾,學生能夠聽到自己老師身上沒有的個性的東西,這也是一種互動的交流,那么,通過多聽教師的音樂會,學生可以對聲音建立起一個系統(tǒng)的觀念,對建立正確的聲音體系也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同時,教師在舞臺的駕馭能力,表現(xiàn)能力都是高于學生的,從這個層面來講,學生也能夠通過看教師的表演來提高自己的舞臺經(jīng)驗,豐富自己的舞臺表現(xiàn)。有了對比,有了互動就一定能有進步,有了進步,離我們追求的目標就不遠了!
高師的聲樂教學,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教學的多樣性、復雜性、科學性等,都是教育者們一直在研究和探討的,作為一名高師的聲樂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把互動的教學系統(tǒng)堅持下去,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高師的聲樂課更為完整,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也能推動聲樂教學長足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