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叛國出逃的“九一三事件”,給毛澤東以很大的刺激,使他半個月中衰老了很多,像是變了一個人。從1971年9月到1972年2月,他兩次重病發(fā)作。
從這場重病之后,他的身體狀況再也沒有得到恢復,行走困難,整日半躺在床上,靠吸氧輸液維持。事實上,毛澤東這次的重病,既是肌體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根據(jù)毛澤東的警衛(wèi)隊隊長陳長江的回憶,毛澤東此時臉色蒼黃,一臉陰霾,是焦躁?是困倦?使人難以捉摸??吹叫l(wèi)士們他也不像往日那樣主動說話,問這問那,而是不管見了誰,都板著面孔,沒有一句話說,心情沉重。畢竟,如何向全黨全國交代林彪的問題,已成為一塊巨石壓在了毛澤東的心頭。
顯然,僅僅依靠“文革”前期那種宣布又揪出一個暗藏的反革命集團的方式,是遠遠無法令全國,乃至全世界信服的。畢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林彪正是他一手扶植起來的接班人。就在傳達林彪集團罪狀的過程中,不斷報來各地發(fā)生的不同反應:國家計委軍代表蘇靜向局級以上干部傳達中共中央關于林彪叛國出逃的通知時,出乎意外地沒有遇到以往那種高呼口號熱烈響應的場景,而是面對死一般的沉寂,良久,干部中甚至還響起了哭泣聲。某野戰(zhàn)軍連隊傳達通知時,甚至有戰(zhàn)士當場憤怒地拉開槍栓,要打死臺上那個“誣陷林副主席”的“壞蛋”。如此種種,無論是“哀莫大于心死”,還是拒絕承認現(xiàn)實,各種反應都傳遞著一個令人窒息的信息——毛澤東自己必須向全國有個檢查交代。
在苦苦思索“文化大革命”以來歷史的過程中,毛澤東終于下決心對自己的錯誤有所表示。以批判林彪為形式,他多次有保留地承認并糾正了自己的一些錯誤,做點自我批評,指示糾正了“文革”前期制造的“二月逆流”、鄧小平等冤假錯案,并支持周恩來主持中央工作。
直到1972年1月6日,毛澤東再次對前來商談工作的周恩來、葉劍英說:“‘二月逆流經過時間的考驗,根本沒有這個事,今后不要再講‘二月逆流了。請你們去向陳毅同志傳達一下。”葉劍英才匆匆趕到病床前告知病危彌留之際的陳毅。然而,陳毅已經不省人事,幾個小時后便與世長辭了。
陳毅去世后,1月10日中午,毛澤東突然臨時改變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定的較低的追悼會規(guī)格,只在睡衣外罩著大衣就冒著嚴寒親自出席了北京八寶山陳毅追悼會。他對張茜流著淚說:“陳毅同志是一個好人,立了功勞的?!薄耙橇直氲年幹\搞成了,是要把我們這些老人都搞掉的?!?/p>
從1972年起,毛澤東先后在一批受到誣陷和打擊的老干部及家屬的來信上分別做出批示,他在批示中做自我批評說“當時聽了林彪的一面之詞”。
1973年12月12日至22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再次肯定朱德是“紅司令”,并做了自我批評。他說:“我看賀龍同志搞錯了,我要負責呢?!薄耙改?,不然少了賀龍不好呢。楊、余、傅也要翻案呢,都是林彪搞的。我是聽了林彪的一面之詞,所以我犯了錯誤。也是聽了林彪的話,整了羅瑞卿?!?/p>
(史云/文,摘自《國際冷戰(zhàn)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