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杰
今秋十月,我懷著探求其“廬山真面目”的渴望,去了甘肅景泰的黃河石林。
游黃河石林必游飲馬大峽谷。傳說成吉思汗率軍西征時曾在此飲馬,故而得名。峽谷蜿蜒曲折,峰回路轉(zhuǎn),兩側(cè)陡崖凌空、景象萬千。與其他石林不同的是,黃河石林由赤喝色的砂礫巖構(gòu)成,更顯其雄渾壯觀、氣勢磅礴。我騎馬行走在峽谷中,猶如穿越時空隧道返回到金戈鐵馬的古戰(zhàn)場,武士的吶喊、戰(zhàn)馬的嘶鳴時時回響在耳邊。《天下糧倉》《汗血寶馬》《大敦煌》等影視劇都曾在此拍攝外景,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畫面。
游黃河石林須登高俯瞰。我站在石林觀景臺上,村莊的裊裊炊煙、黃河的滔滔流水盡收眼底。而占地10平方公里的石林分布在黃河兩岸,重巒疊嶂,峰林聳立,連綿起伏,千奇百態(tài)。其間的石柱石筍形態(tài)各異,有的高大挺拔直插藍(lán)天,有的小巧靈秀如雨后春筍??v橫交錯的溝壑將石林分割成不同的形態(tài),鬼斧神工地留下了許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讓人遐想的圖案:“千帆競發(fā)”“十二生肖”“黃河母親”等。
游黃河石林還應(yīng)浪遏皮筏。我坐在羊皮筏上,筏在河中,兩邊的懸崖峭壁如巨幅畫卷,沿河風(fēng)情一一映人眼簾;我坐在羊皮筏上,筏在河中,我深切地感到了黃河母親的心跳,也感受著她承載的千年沉重?!熬灰姡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是的,這條奔騰不息的黃河不僅見證了中華民族千年的興衰,也正見證著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劃槳人不停地?fù)軇又铀?,也撥動著我的心?/p>
游黃河石林不能落下龍灣村。黃河九曲龍灣多嬌。黃河在這里拐了個s型彎,像一條巨龍將村子攬在懷中。村子三面絕壁一面水,黃河從村邊走過。河水映襯著村莊,波光粼粼,動中有靜。我行走在村中,但見由黃土壘砌的房屋錯落有致,渾厚而又質(zhì)樸;雖是晚秋,家家戶戶卻依然忙碌:有的采摘蘋果,有的晾曬大棗,還見一母親端坐院中靜靜地哺乳嬰兒。村中道路不寬卻是車來車往,游人如織,亦見孩童追逐嬉戲。許多人家的茅棚里拴著毛驢,或不停地吃草,或靜靜地站立。溜出家門的鵝鴨一搖一擺,悠閑自得……其實(shí)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點(diǎn)滴也是景,是立體的畫,是流淌的詩。
夜晚我在“農(nóng)家樂”下榻,半夜時分忽聽毛驢歡叫,一聲響過一聲;不久又聞犬吠,不絕于耳;黎明再聽公雞報曉,此起彼伏。我像是在欣賞交響樂,又像聽大合唱,我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