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李長泰
[摘 要]目前,各高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處于形式主義和應付式的狀態(tài)之中,具有教育模式單一性、形式化、缺乏針對性等問題。全面培育創(chuàng)新模式通過三項結合、四位一體、試點推廣三個方面進行,并提出實行該模式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培育;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D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05 — 0136 — 02
2013年12月,《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并明確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面對大學生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傳統(tǒng)培育模式,則如何創(chuàng)新其培育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艱巨的任務。
一、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模式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一)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取得一定的進步
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成果不斷豐富,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培育的內容及其方法。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再到黨的十八大對“社會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的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不斷升華。高校也積極完善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內容,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灌輸和實踐進行大學生價值觀的培育。國家制定、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馬列主義課的試行辦法,通過培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者的素質?!?〕
(二)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方式方法單一,形式化,實踐培育覆蓋率低。國內高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模式主要有價值觀知識教育模式、事跡報告模式、基地教育模式、少數(shù)的演講辯論模式。培育模式之間缺乏綜合利用。價值觀知識教育模式一般采用“灌輸理論”,主要通過顯性灌輸而忽略隱形灌輸,容易產生“填鴨式灌輸”,過程大于效果?!?〕其他模式則參與人數(shù)所占比例太少,培育要點難以把握,易造成形式化,效果不佳。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內容和方式不明確。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高校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場地,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內容和方式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內容和方式摻雜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遠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寬泛,缺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單獨提煉和有效針的培育方式。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模式不注重個體差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目標在于根據(jù)大學生自身特點,并結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活動,使其內化為自我的內在修養(yǎng),并指導自己的言行。〔4〕傳統(tǒng)的培育方式是籠統(tǒng)的進行教育,很難區(qū)別個體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導致了培育的效果不明顯,有過場之嫌。
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培育模式創(chuàng)新的主要內容
(一)三項結合促進模式
1.推行知識教育與感化教育相結合的培育模式。
通過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座的形式和典型案例感化的形式雙重結合推動高校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教育者為主體,大學生全面參與的方式,教育者結合具體的案例,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兩種案例,目的是進行感化教育,推進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2.推進研討教育和辯論教育相結合的培育模式。
通過舉行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和辯論會,將辯論和研討結合起來,以大學生為主體,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感悟徹底者作為領導,大部分學生參與。其目的是通過討論和研討加深自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可實現(xiàn)同輩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實現(xiàn)以點帶面。
3.基地教育和親身經歷模擬相結合的模式。
此模式主張以基地為參觀陣地,親身經歷模擬踐行代表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事件,主張大力推行親身經歷教育,如重走長征路、到公共場所親身經歷社會事件。本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班級為單位,自行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事后每個學生完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動報告,組織討論會。
(二)學生、家長、學工教師、導師四位一體聯(lián)動的導師制培育模式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可與導師制的育人機制相結合,進行全面輔導,形成學生、家長、學工教師、導師四位一體聯(lián)動的導師制培育模式,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培養(yǎng)質量。
1.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納入導師制培育內容之中。對于自我意識較強的當代大學生,應增強教育的針對性,避免產生抵觸情緒。導師除了關注學生的心理、學習、生活和就業(yè),還要通過對大學生個人的家庭、學習、生活情況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方案。
2.學工教師與導師相互協(xié)作推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改變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專門由學生工作教師單一負責的機制,轉向學生工作教師與導師相合作的機制。這種教育模式主要以全部大學生、家長、學生教師、導師為主體,并實現(xiàn)學校培育的全面覆蓋。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情況是大學生的綜合評價內容之一。此項評價需要班級、學工教師和導師的三方共同商討認定,并與學生獎學金的評定和學生校內各種機會資源的獲得直接掛鉤。
(三)試點培育和全面推廣模式
在大學里選取典型的班級進行試點工作,在此試點中選取家庭條件中等左右的大學生,進行從入學至畢業(yè),為期四年的培育,期間嚴格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要求對他們設計學習、生活和交往的培養(yǎng)方案,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總結、反省。建立培育效果的評估體系,定期分析培養(yǎng)方案和學習效果。當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修正和完善其培育方式。
通過四年跟蹤觀察,進行對比性研究。分析本班級大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與其他大學生是否存在區(qū)別和變化,包括價值觀、心理、學習成績等各方面的差異,并跟蹤和分析他們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情況。如果此試點培養(yǎng)的學生既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的人生觀,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大學生的就業(yè)優(yōu)勢和突出成績,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全面推廣此種培育模式。
三、全面培育模式實施面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一)全面培育模式實施面臨的問題
全面培育模式并不會帶來太大的工作負擔和壓力,增加的經濟投入也并不多,需將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作適當?shù)恼{整。
1.教育資源擴大問題。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需要擴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場所,如長征路線、隨機的價值觀踐行地點等。這些地點擴大為教育資源,需要得到社會相關部門的配合。
2.學校經濟投入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模式創(chuàng)新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由于對大學生進行全面培育,實現(xiàn)全覆蓋,經濟投入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3.教師工作量調整問題。改變單一的教學與科研的評價機制,將導師的績效工資與導師制掛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其中一項內容,進行量化。
4.大學生社會實踐增加的問題。對原有大學生實踐活動進行調整,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納入到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之中。
(二)全面培育模式實施存在問題的解決途徑
1.學校主管領導齊抓共管,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面培育模式,按照全面培育模式進行試點和全面推廣。
2.在經濟方面,學校必須設置專門的預算,同時依靠社會多渠道、多方式籌集資金,成為補充資金,爭取投入增長率不低于同期物價上漲幅度?!?〕
3.推進導師制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模式,由高校學生工作處負責。學校相關部門按照全面培育模式進行評價內容改革和績效工資改革,將教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納入到評價對象和評價體系之中。
4.學生評獎機制改革,將對學生的獎罰和綜合評定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內容,可增加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內容作為考評。
〔參 考 文 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R〕.2013,(12).
〔2〕陳思.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4:14.
〔3〕陳若男.高校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3:18.
〔4〕張丁杰,曾賢貴.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的構建〔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68—69.
〔5〕劉朝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的機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3:29.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