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列孜·熱合曼
蘋果是世界上栽培面積廣,產(chǎn)量多的樹種之一,分布遍及世界五大洲。蘋果富含糖、酸及多種維生素、鋅等微量元素。這對預防癌癥,兒童發(fā)育遲緩有益。是人們普遍喜食的果品。它適應性強,一般丘陵山區(qū)、平原、沙地均可栽培,可充分利用土地。種植蘋果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都較高,已成為農(nóng)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同時成為部分鄉(xiāng)村的重要經(jīng)濟支柱。新建蘋果園要注意立地條件及氣溫,注意品種和砧木的選擇,同時,要注意栽植質(zhì)量,提高建園標準,搞好果園間作,加強栽后管理,避免出現(xiàn):“只見栽樹不成園,栽植多年不見錢”的現(xiàn)象。
新建蘋果園應選好園地,采用優(yōu)質(zhì)苗木,苗木栽植后,按照“三分造林,七分管理”原則,進行科學、精細的土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環(huán)境,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根系對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使樹體生長健壯,增強植株的適應性和抗逆性。蘋果園一年中的撫育管理可分為前期及后期管理兩個階段,前期管理(5月至8月中旬)要滿足水肥、及時松土、除草,促進苗木恢復生長。幼樹后期管理(8月中旬至1 1月)要控制肥水,加強松土,減少病害,促進苗木不斷增粗及木質(zhì)化,為幼樹過冬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F(xiàn)對幼樹管理技術要點概述如下:
1 適宜區(qū)域
蘋果有一定的抗寒性,冬季絕對低溫-26℃及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氣溫-10.5℃左右仍能耐受,在休眠期可抗-28-30℃低溫,山區(qū)逆溫帶適宜栽植。
2 同地選擇
園地的選擇很重要,雖然蘋果樹對土壤的適宜性較廣泛,但是為了取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應盡量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土壤含鹽量小于0.15%,光照充足,排灌水良好的土地建園為宜。如土壤條件差,應在建園前期進行土壤改良。
3 苗木的選擇
優(yōu)質(zhì)苗木是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高效建園的基礎,應選用根系大而分根多,須根密,苗干粗壯,皮色深亮,節(jié)間短,芽飽滿充實,無檢疫對象,無病毒,健壯的嫁接兩年以上成品苗,品種要選用適宜當?shù)氐耐寥?、氣候等環(huán)境條件的早熟、中熟,中晚熟優(yōu)良品種,耐貯運品種。
4 栽植時間
蘋果樹栽植以春栽為主,春季栽植宜在土壤解凍后至苗木萌芽前進行。
5 挖定植穴
春栽最好在前一年秋季挖定植穴。穴深60-80厘米.直徑80厘米,對株距小于2米的,可順行挖定植溝。挖定植穴時,表土底土分開堆放。栽苗前表土與農(nóng)家肥5:1比例拌勻后施人。
6 栽植方法
要本著經(jīng)濟利用土地,便于管理操作的原則,結合當?shù)刈匀粭l件和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選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適宜的栽植方式。行向為南北向單行式,優(yōu)點是可以密植,便于操作,利于間作,通風采光條件較好。目前生產(chǎn)上多采用行距4米,株距2米,3米,4米,每畝栽植83,56,42株,三角形排列48株。如過密影響果實的著色及含糖量。植樹時,將蘋果苗立在坑的中心,根系自然舒展,把熟土填于根系處,心土在上層,當填土2/3深時,將苗木向上輕提,扶正栽直,深淺適宜。苗木栽植深以根頸部位略高于地面3-5厘米為宜。
7 栽后管理
苗木栽后一定當天灌足定根水,無灌溉條件的地方要保證每株一兩桶水,水滲完后覆一平方米地膜,地膜覆蓋可保持土壤的水分,提高地溫,減少除草、松土操作,有利于根系萌發(fā),新根提早生長,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
8 加強肥水管理
苗木栽植后一定要當天灌足定根水,以后根據(jù)土壤結構,溫度變化,土壤墑情,每隔8-12天澆1次水,俗話說:“少吃香,多吃傷”,要少灌勤灌,注意避免大水漫灌。當苗木新梢長到10-15厘米時,可每株追施100克速效性氮肥1次,20天后再追施100克。并進行2-3次葉面噴肥,噴施0.2%-0.3%(w)的尿素加葉面寶或旱地龍。
9 松土除草
灌水2-3次后,開始在幼苗周圍一米直徑內(nèi)及時除草,松土、扶苗。一般松土深度6-10厘米,苗木周圍淺一點,離苗遠的地方要深些,以免切傷斷苗木根。
10 補苗
春季發(fā)芽展葉后,認真檢查苗木的成活情況,對未成活的苗木要查清原因,及時補栽。
11 合理間作
幼齡蘋果的樹體小,根系尚未布滿行間,可利用行間隙地種植間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增加經(jīng)濟收入;同時,能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果樹的生產(chǎn)能力。幼齡果園宜選擇矮桿,淺根,與果樹無共同病蟲害或中間寄主的一年生作物進行間作。不宜間作秋季需水量大的作物和蔬菜,因這類作物,對果樹越冬不利。間作物必須與果樹保持一定距離,留出苗干周圍1-1.5米的樹盤。
12 防治病蟲害
俗話說:“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危害幼樹的主要害蟲是金龜子、蚜蟲、紅蜘蛛、潛葉蟲等。應加強防治,視其發(fā)生情況可用速滅殺丁或其他菊酯類農(nóng)藥噴灑。
13 樹上管理
俗話說:“要想富,管好樹”。苗木成活發(fā)芽后,抹除基部萌蘗和主干上40厘米以下的分枝。對整形帶內(nèi)的分枝,選留頂端直立旺枝做中心主枝,延長枝采取拉技開角,摘心等措施,控制其生長勢,其他新梢,可拿枝軟化開張角度,保持半開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