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平 陶韻暉
【摘要】《機械制圖》是培養(yǎng)機電類專業(yè)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必須的一門主干專業(yè)基礎課, 要學好這門專業(yè)基礎課,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空間想象構(gòu)思能力,作好軸測圖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F(xiàn)在高、中職學生,特別是中職生,其基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和以往大中專學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為了讓現(xiàn)今高中職學生能夠看懂教材,學會作圖,必須在作圖理論與方法上更加詳細,作圖步驟上更加具體,在教學方法上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因材施教。
【關鍵詞】機械制圖 軸測圖 坐標系 投影特性 作圖步驟
【中圖分類號】T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68-02
《機械制圖》是培養(yǎng)機電類專業(yè)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必須的一門主干專業(yè)基礎課,每一個從事機電行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chǎn)操作人員都必須學習和掌握它。本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培養(yǎng)繪制和閱讀圖樣的能力,遵守國際標準的規(guī)定以正確表達零件、建筑的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空間想象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要學好這門專業(yè)基礎課,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空間想象構(gòu)思能力,要達此目的,必須要多畫、多看、多想、反復實踐才能具備。經(jīng)多年的教學發(fā)現(xiàn),作好軸測圖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軸測圖這一章節(jié)多花一點功夫,對整個《機械制圖》這門功課的學習,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現(xiàn)在的職業(yè)院校的學生。
一、問題的提出
現(xiàn)在高、中職學生,特別是中職生,其基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和以往大中專學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明顯的覺得教得費勁,學生學起來也比較困難。通過對本門深入分析,可知對學生來講,可以講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它和學生以前所學的數(shù)學、物理等知識聯(lián)系不是很緊密,要學好本課程,關鍵在于學生的空間想象構(gòu)思能力。經(jīng)多年的教學發(fā)現(xiàn),作好軸測圖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仔細閱讀、分析了多套高、中職機電類專業(yè)《機械制圖》教材,可知教材基本上繼承了原大中專教材的內(nèi)容和特點,軸測圖這一章在教材中所占的權(quán)重比較小,篇幅都不多,因此關于軸測圖的具體作法介紹較為簡單,如果照教材講解,學生不易理解、學會作圖。為了讓現(xiàn)今高中職學生能夠看懂教材,學會作圖,必須在作圖理論與方法上更加詳細,作圖步驟上更加具體,在教學方法上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二、作圖理論與方法
為了能使學生快速地學會軸測圖的作圖方法和技巧,通過對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教學總結(jié),以作正等軸測圖為例,分析講解軸測圖的作圖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體如下。
1.選好空間直角坐標系
在作某一物體的軸測圖之前,先要在物體上選取一個適當?shù)狞c作為坐標原點O,建立空間三維直角坐標系,并規(guī)定從下往上為Z軸正方向,從右向左為X軸正方向,從后向前為Y軸正方向,XOY所在平面為水平面,XOZ所在平面為正立面,YOZ所在平面為側(cè)立面。
2.空間直角坐標系的轉(zhuǎn)換
剛建立的空間直角坐標系的X軸、Y軸、Z軸,兩兩之間互相垂直,并且不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而軸測圖是畫在一張紙即一個平面內(nèi),因此必須將建立的空間直角坐標系轉(zhuǎn)換成平面的坐標系。為便于識別將空間的直角坐標軸用大寫的X、Y、Z表示,變換后的坐標軸用小寫的x、y、z表示。轉(zhuǎn)換的步驟與方法如下:先作z軸并保持其的方向和空間直角坐標系中方向不變,再作x軸、y軸使其同z軸之間的夾角為1200,得到轉(zhuǎn)換后的直角坐標系,以及其所代表的方向如圖1所示。
通過上述變換,將空間直角坐標系換成了平面坐標系,對比發(fā)現(xiàn)在空間中呈900夾角的,經(jīng)變換后變?yōu)?200或600夾角。
3.特征斷面所在空間平面
空間物體,一旦建立三維直角坐標系,那么坐標的方向就應當固定不變。在作軸測圖時,因此必須先明確特征斷面所在的坐標平面,即是在XOY面、XOZ面還是在YOZ面。具體在作圖時一般先作特征斷面的軸測圖,具體作法要根據(jù)以下軸測圖的投影特性來作。
4.軸測圖的投影特性
(1)空間平行、圖上平行。即在空間物體上相互平行的線段,在軸測圖上任然互相平行,在這里線段既包括直線段,也包括曲線段;在空間相互平行的平面,在軸測圖上也相互平行。
(2)沿坐標軸方向的線段,其長度不變。沿坐標軸方向的線段包括坐標軸上的線段和平行于坐標軸的線段。即空間物體上,位于選擇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坐標軸上的線段和平行于坐標軸的線段,包括X、Y、Z軸三個方向,在軸測圖上其長度和空間實際長度一樣。
根據(jù)軸測圖的投影特性(2),可以推導出空間物體上和選定坐標軸不平行的線段,其長度會改變,因此在做軸測圖時,應先做位于坐標軸上的點和線段,然后再作和坐標軸平行的點和線段,最后再連接其它的線段。
5.作圖的具體簡要步驟
先用細實線作出軸測坐標系,特征形狀圖,其他形狀圖,完成作圖,擦去不可見的輪廓線,加粗可見輪廓線。
三、作圖實例
以下分別以豎放正六棱柱和橫放圓柱體為例,講解軸測圖的作法。
1.豎直放置的正六棱柱軸測圖的作圖步驟如下
(1)以正六棱柱上頂面的中點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由于是豎直放置,故正六棱柱的特征形狀,即正六邊形所在平面為XOY平面,其真實形狀如圖4所示,為作圖方便,假設各邊的頂點為A、B、C、D、E、F。
(2)坐標系轉(zhuǎn)換。將建立的空間直角坐標系轉(zhuǎn)換為軸承坐標系,如圖5所示。
(3)作特征形狀即正六邊形的軸測圖。先作坐標軸上的點和線,通過對比真實形狀只有A、D兩點在坐標軸上,故先作a、d兩點,以0為對稱點,長度不變,即lAD=lad;再作和坐標軸平行的線段,即作BC和EF的軸測圖上bc和ef,由于它們均不在坐標軸上,無法直接找出其位置,所以需要作找出輔助點1和2,如圖6a所示;過1和2作x軸的平行線,在所作的平行線上量取bc和ef,其中bc以1為對稱中點,ef以2為對稱中點,且lbc=lBC,lef=lEF,具體如圖6b所示。連接abcdef,去掉多余的線,就得到正六邊形的軸測圖abcdef,如圖6c所示。
(4)作其它部分的軸測圖。根據(jù)軸測圖的投影特性,作出四條可見的棱線,其和z軸平行,且長度和實際長度保持不變,如圖6d所示;連接下部四個頂點,即得到正六棱柱的軸測形狀圖,如圖6e所示。
(5)擦掉多余的坐標、線條等,加粗。在得到軸測形狀圖后,要將輔助坐標軸、多余的線條,標識字母等擦掉,將所需要的線條加粗,最后得到正六棱柱的軸測圖,如圖6f所示。
2.橫放圓柱體軸測圖的作圖步驟如下
(1)以圓柱左端面中點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由于圓柱體為從左向右水平放置,故其特征形狀——圓,在YOZ平面,其實形如圖7a所示。在本例中,由于采用“四心法”作橢圓,因此作其外接正方形1234如圖所示,圓與Y軸的交點為A和C,與Z軸的交點為B和D。
(2)坐標系轉(zhuǎn)換。將空間直角坐標系轉(zhuǎn)換為軸測坐標系,并作出坐標軸上的點a、b、c、d,如圖7b所示。
(3)作特征形狀即圓的軸測圖。分別過a、b、c、d四點作y軸和z軸的平行線,得到棱形1234,如圖8a所示;連接a3、d1和b3、c1,得到圓心O1和O2,如圖8b所示;以O1、O2、1、3點位圓心,分別作圓弧ad、cb、dc、ba,得圓的軸測圖,如圖8c所示。
(4)作右側(cè)圓的軸測圖。由于圓柱從左向右水平放置,故其軸線在x軸上,在x軸上從0點量取圓柱的實際長度得右側(cè)圓的圓心,再以此點為圓心做軸測圓,作法和上述相同,得到右側(cè)圓的軸測圖,如圖8d所示。
(5)作左、右橢圓的外公切線。擦去多余和看不見的線條,加粗圖線,即得水平放置圓柱體的軸測圖,如圖8e所示。
四、教學方法
在軸測圖教學時,必須根據(jù)不同受教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本科等學生時,在課堂上只要把有關理論講解一篇,作幾個圖形就可以了,作業(yè)留在課后練習。而對職業(yè)院校學生,由于其基礎較差,理解能力、自學能力等和本科學生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在教學時,必須將有關理論和作圖步驟講解透徹,要特別注意由淺入深,循循漸進,剛開始時最好采用邊教邊練習的方式,老師邊講邊畫,同時要求學生跟著畫,一步一步的逐步深入,就像上述作正六棱時,老師做一步,停下來要學生作一步,最后將圖形作完。在學生有一定的作圖基礎后,再適當加快教學進度,布置作業(yè)要學生獨立完成。在本節(jié)以及整個機械制圖課的教學時,要防止為了趕進度致使學生跟不上而放棄本門課程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馬慧.機械制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2]湯百智,楊嬙,黃宏偉.工程制圖[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
[3]金大鷹.機械制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63-74.
[4]許良乾,殷佩生.畫法幾何及水利工程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1-132.
[5]張強武.機械制圖[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7: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