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東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56-01
興趣在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興趣是隱藏在學生心靈里的老師,是啟發(fā)學生心理的“內驅力”,是邁進學習樂園的向導,是成功的催化劑,是青少年成材的重要心理因素。為此,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品質,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高體育運動水平和健康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許多學生并不十分喜歡上體育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教師的教學中過分強調外在形式的整齊劃一,限制了學生個性發(fā)展,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謂的心里曲線而進行教學,從而忽視了學生接受知識、技能的主體功能,使學生練而無趣;其次是為了考核、考察的達標要求,拼命地把體育課上成基本身體素質課,使學生練而無味;最后是教師的“內功”差,教學觀念、教學手段、教學內容長期不變,頑固僵化,不能順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去教學,使學生練而無勁。如此教學,導致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使體育課質量每況愈下,停滯不前,學生的體育意識淡薄,體質水平下降,這就是為什么在上體育課時,學生心理或生理上感到“累”、“負擔重”,喪失學習興趣。那么,如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呢?
一、在融洽的情感氛圍中激發(fā)興趣
體育教師作為教育者和組織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穩(wěn)定的、最有利于教學的情感品質。情感就是對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應,如喜歡、厭惡、憤怒、恐懼、悲傷、憂郁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加強這門教學藝術的修養(yǎng),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實效。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成長上??梢娗楦惺蔷S系和協(xié)調師生雙邊活動的紐帶和橋梁,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因此,只有師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要獲得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情感不但影響自身的教學活動,而且隨之直接感染著每個學生。教師良好的情感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關心愛護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覺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達到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目的。
二、幽默風趣的語言導入新課
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也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關鍵。導入新課是一堂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我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及體育教材的特點,采取課前語言引趣,挖掘教材非智力因素,精心設計一個“開場白”,力求做到“趣味化”。低年級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特殊的依賴和信任情感,我利用他們的“童心”、“童趣”、“童語”、“童行”去對學生導教導行,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從而能主動、積極地進行鍛煉,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心理上進行運動的“減負”。例如:剛入學的一年級兒童在初學集合排隊時會互相擁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因為著急而亂說亂叫,針對這一現象,我把學生四路縱隊分別編成“小鴨子隊”、“小黃狗隊”、“小白兔隊”、“小花貓隊”,并給每位同學都編成號,這樣一來,兒童從心理上樂意接受,再集合的時候,老師就說:“看哪一隊的小動物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家?”加上老師的表情,語言提示,可使兒童進入角色,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三、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激發(fā)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跨度較大,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就要求教師要熟悉教學業(yè)務,擴大知識面,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選擇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個性化“需求”中探索、發(fā)展。低年級教學可采用童話形式,把兒童非常熟識和喜愛的小貓、小兔、小狗、猴子、小雞、小密蜂等編成故事內容,進行教學。例如,用“老貓”教“小貓”學本領為主線,用投擲羽毛球、雞毛毽、紙飛機等代替擲沙包、壘球,這些內容不僅學生練習興趣高,也完成了教學任務。記得一(3)班有個樊雨宣同學跟其她同學個性差異非常大,什么事都要和同學們爭,好勝心特別強又愛面子,要是批評了她不但不起效果反而更糟。針對她的特殊情況,我決定多以鼓勵和引導的方式來讓她起好帶頭作用。如:同學們老師給你們講一個老貓教小貓本領的故事,講完故事后老師從同學們中間挑出一個本領最高的一個同學來當老貓教小貓學本領,這時候同學們都踴躍舉手來爭當老貓,這時我將會把機會首先給樊雨宣同學,她也會表現的非常出色來肯定自己,等她已經使完了本事后老師將告訴小貓。我們的老貓?zhí)袅?,教的那么好,老師也要向她學習,但是她現在累了,我們歡迎她回家來休息好嗎?掌聲響起了,這名同學欣然接受。既讓她充分的展示了自己同時又激發(fā)了她學習的動力。
四、多變的教法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富于變化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和手段,在課堂上適度的給學生“自主權”和“自由度”,讓他們動腦筋,邊想邊練,去嘗試、體驗,并與同伴切磋琢磨,互相交流,逐漸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例如,上小學三年級課,內容是身體基本活動和武術,將一組過花樁、獨木橋、爬竿、過軟梯等和武術中的拳術、棍術組合起來,編成“上花果山”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邊學邊練,邊唱邊模仿,使學生們在想象中即學會了動作,又體驗克服困難的精神,師生關系和睦,教學氛圍其樂融融。
總之,體育教學要以發(fā)展學生個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主。一切從學生的利益、要求、興趣出發(fā),時刻注意學生的安全;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要做到松緊適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讓每個學生充分地享受體育游戲的樂趣。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心理素質,實現體育教學的高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