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珍
【摘要】在不斷深化的新課程改革中,各門學科都將情感教育作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更加重視對學生進行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因此,初中語文的教學要求也隨之改變,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語文水平,有利于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所以,在初中語文教育中,情感教育必將不可缺少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語文 情感教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76-01
伴隨著我國不斷深化的新課程改革進程,國內的初中教育在課程構造、學習目標以及教學模式等諸多方面都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設計各門課程的結構過程中,始終非常重視對于學生健全人格的與良好的個性品質的打造,在這樣的前提下,情感教育成為了其中的主要目標之一。情感教育的主要意義就是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對于學生自身的情感素質培的養(yǎng)和開發(fā),使其能夠達到較高水平層次,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對于學習的興趣,從而使他們提升學習效率,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我國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已經明確提到: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出學生對祖國家的感情以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素質,可以形成比較積極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以及審美的層次。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文字語言情感,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重視情感體驗。以上這些就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育要求。所以,初中語文教育必須脫離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機構,并且以此作為新的突破口,使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個性、悟性和審美性。在現(xiàn)在使用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能夠流露出非常濃烈的情感,例如,在朱自清寫其父親的文章《背影》中,詳細地描述出來了父親對兒子間濃厚的舐犢之情,而詩歌“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展示出了作者具有的一腔報國的熱情,而課文《羚羊木雕》體現(xiàn)出了交織著的濃濃親情以及朋友間具有的真摯友情等等,這類具有非常濃厚情感的文章對于讀著的感染無處不在,如何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地挖掘和分析出這些作品真正包含著的內蘊,使真、善、美能夠進入學生們的心靈,讓學生們能夠具有身臨其境、如見其人以及如聞其聲的感覺。從而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這一目標,筆者認為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情感教育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tài),增強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巧設導入營造情感氛圍
在教學課堂中設計情感意境的突破口是課堂導入,這也可以作為強化課堂心理場的首要任務。在設計課堂導入時必須以情感作為敲門磚,這樣才能扣擊學生的心靈。調動了學生的情感以后,就可以使他們順著這條情感道路進入課文[1]。例如,在向學生講述課文《斑羚飛渡》的過程中,筆者通過向學生講述一個簡短的故事來導入課堂教學:有一天,森林發(fā)生了火災,導致了螞蟻家族必須進行一次規(guī)模非常大的搬家活動。此時,在面臨著不斷燃燒的大火時,不論大螞蟻還是小螞蟻都迅速地團結在一起,成為了一個球體。他們?yōu)榱俗詈蟮囊痪€生機,毅然沖進了火海之中。而伴隨著一次次“噼里啪啦”的響聲,球體外層的螞蟻不斷被火燒死。但是,這個包含著生命的球體依然不斷地向前滾動,最后,伴隨著越來越響“噼里啪啦”聲這個球體也越來越小,在滾出火海之后,螞蟻只剩下一個非常小的球了。用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螞蟻故事作為課堂的開始,使學生們明白在選擇生與死的過程中,沒有誰是不希望生的。但是,螞蟻雖然生得艱難但是也會悲壯的死去。由此引出與該故事類型相同的課文《斑羚飛渡》。在課前通過這樣的小故事能夠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情感氣氛,使學生們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融入課文描述的環(huán)境,從而對課文有深層次的體會[2]。
2.通過多媒體設計課堂情景
在文學作品中,通常需要根據(jù)生動的形象來表現(xiàn)出社會生活的復雜。所以,語文老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要努力讓課文中的畫面逼真地呈現(xiàn)在學生們眼前,從而使他們的心中產生意境,以此來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設定的特殊氣氛,使他們能夠感受到特別的歡樂與愉悅。例如,在教授學生《沁園春·雪》的過程中,筆者利用在開課前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這首歌曲,從而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們能夠通過歌聲在內心深處感受到冰雪覆蓋以及粉妝玉砌的景象,再借助音樂朗讀課文,使學生有效地體會到藝術作品具有的境界,使學生們能夠隨著婉轉且激昂的音樂細細地體會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所傾注的感情,從而大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和愛國情感。
3.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情感熏陶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需要將學生引入作品設定的特殊情景中,重視學生內心中產生的感想,使他們可以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與此同時,還需要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使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例如在講述課文《背影》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這是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動情作品,體現(xiàn)出濃厚的舐犢情感,所以,必須引導學生在賞析美文的時候能夠體會到父愛有多么的偉大,使學生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能夠有自己的親身感受。雖然父母之愛無聲無形,但是學生們能夠感受得到。因此,利用情感教育進行授課不但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可以借此機會使學生們感受到父母的愛,使他們學會感恩,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親情。這既可以體現(xiàn)出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也能夠有利地補充和延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
再如講述課文《紫藤蘿瀑布》時,將側重點放在作者看到紫藤蘿盛開之后引發(fā)出的生命感慨時,啟發(fā)學生們思考作者在面對紫藤蘿瀑布的時候為什么會有那樣的情感變化,能夠對生命具有那樣的感慨。再通過與歷史背景相結合,使學生們能夠了解到紫藤蘿的命運正如同我們整個國家近些年的命運一樣生生不息。在回想花和人的命運時,作者明白了花和人都可能遭遇不幸,但生命長河永無止境。并以此告訴學生:在遇到不幸時,不可以被厄運壓倒,必須對生命具有堅定不變的信念。使學生能夠拋棄消極和頹廢的情緒,充滿積極向上的情感。讓學生們在領悟課文所述哲理的同時也陶冶了情操。
4.結語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目標,是能夠增強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作為一種特別的教學手段,情感教育可以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其語文水平,使學生具有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必將成為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朱英.淺析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匯,2008,(3).
[2]郭國營論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