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錢彩的《說岳全傳》將岳飛形象定格為儀表堂堂、智勇雙全、抗金功高、精忠報國,為歷代人民所贊揚的民族英雄。錢彩對岳飛形象內(nèi)涵的定義,將岳飛崇高地烙印在人們精神世界中。但歷史記載的岳飛并不與錢彩筆下形象一致。
關(guān)鍵詞:《說岳全傳》 岳飛 愚忠
說岳故事版本甚多,集大成者非清人錢彩小說《說岳全傳》(以下簡稱《說岳》)莫屬,錢氏所塑造的岳飛形象具有三大鮮明特點:一是精忠報國,后來甚至“愚忠”而冤死;二是具有高超的軍事才能,戰(zhàn)無不勝;三是振興南宋的抗金主將,即民族英雄。其中“忠君”是貫穿岳飛思想的一條主線,也是其身死的深刻的思想原因,此外《說岳全傳》對岳飛給予了高度的贊美,在作者心目中岳飛完美無瑕:智勇雙全、儀表不凡、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正是這一高大全的岳飛形象給予了一代代中華兒女精忠報國的正能量。但細(xì)究史書資料記載的岳飛與《說岳》中塑造的岳飛還是有較大的出入,筆者將從以下三點論述之。
一 威武——壯而不偉
《說岳全傳》中的岳飛形象外貌特征為“魁梧”、“雄壯”、“威武”,第一回寫岳飛出生當(dāng)日,在襁褓之中,陳摶老祖便稱其“相貌魁梧”,斷定其“長大來必然前程萬里,遠(yuǎn)舉高飛。”第四回通過周侗之目描寫岳飛七歲時,“果然相貌魁梧”;第六回在岳飛十三歲時,借牛皋視野,再次寫岳飛“眉長臉秀,相貌魁偉?!毙≌f直到第二十二回方才借宋高宗之目正面描寫岳飛相貌,且較為籠統(tǒng),“且說高宗見岳飛相貌魁梧,身材雄壯,十分歡喜,……”小說中第三次描寫岳飛相貌是在第二十七回,以金兀術(shù)的視角來描寫之,見岳飛“頭戴爛銀盔,身披銀葉甲,內(nèi)穿白羅袍,坐下白龍馬,手執(zhí)瀝泉槍,隆長白臉,三綹微須,膀闊腰圓,十分威武”;作者又借牛皋之口再現(xiàn)岳飛形貌之雄偉,“兄弟,你不曾見過我岳大哥,生得貌似天神,身材雄偉,如今生了些胡須。”岳飛通過各級官員引薦,才得以施展才華,建功立業(yè),流芳后世。而岳飛雄壯魁偉、貌似天神的外表給引薦人留下了不錯的印象,雖不全是以貌取人,但相貌卻是打開進身之門的第一步,繼而才有機會得到賞識、才華方得以施展。徐仁、劉公是岳飛最重要的引薦人,他們一見岳飛妝容便喜不自禁,不惜為其鋪展上進之路,宋高宗亦是喜岳飛之儀表,當(dāng)?shù)罘庵疄榻y(tǒng)制一職。
錢彩在《說岳全傳》中反復(fù)強調(diào)岳飛雄壯魁梧形貌特征,甚至寫其剛出生時便很魁梧,但史料上的岳飛卻與之有很大的出入。清人阮元《石渠隨筆》(卷三)《劉松年宋中興四將圖》說:“岳飛面大耳方,廣額疏眉,兩頰甚豐,目圓鼻尖,自口以下,重頤甚長,無髭須?!备挡怯伞吨信d四將圖》認(rèn)為岳飛應(yīng)是“廣額圓臉,小眼小嘴,大鼻子,中等身材,很壯實,肚皮微突,不留胡須”。劉松年系南宋畫家,是與岳飛同時代的人,對于岳飛長相的描述應(yīng)該是極為可信的。因而《說岳全傳》中說岳飛“魁偉雄壯”“相貌魁梧,身材雄壯”是不近史實的,岳飛壯則壯矣,但其為“中等身材”談不上魁梧雄壯,言其有“三綹微須”與“無髭須”相矛盾?!皳?jù)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記載,岳飛有個‘大小眼將軍的綽號。據(jù)說,宋高宗生母韋賢妃從金國歸來,不知岳飛已死,仍問:‘大小眼將軍如何了?可見岳飛兩只眼睛有大小?!睋?jù)《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有目疾:“飛以目疾乞辭軍事”。岳飛患眼疾,視力并不是很好,應(yīng)該與其“大小眼”有關(guān),因而岳飛兩只眼睛一大一小,有“大小眼將軍”之稱是可信的。眼睛是儀表美的重要表征,岳飛眼睛小,且大小又不同,對錢彩所謂其“威武雄壯”儀表無疑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故《說岳全傳》通篇無一處提及岳飛之眼疾。明清小說如《三國演義》、《說唐》、《封神演義》、《水滸傳》對英雄和武將的塑造如出一轍,關(guān)羽、張飛、許褚、武天賜、熊闊海、李逵是一路,武將必是虎背熊腰,身形魁梧,相貌不一定英俊。趙云、馬超、羅成、宇文成都、燕青、武松是一路,英俊瀟灑,武藝超群,儀表一定過人。錢彩塑造英雄岳飛兼取二者之長,既身材魁梧,高大雄壯,又相貌堂堂,英武過人,而避諱了真實岳飛身體條件的短板,倒是符合高大全典型塑造的人物寫法。
二 愚忠——不得不忠
《說岳全傳》基本確定了岳飛“精忠報國”的文化意象,由此岳飛成了“忠君”的化身。正是“忠”成為岳飛“精忠報國”而為奸臣所害的思想根源,因而被指責(zé)為“愚忠”。
《說岳全傳》中的岳飛之“忠君”體現(xiàn)在其一切行為都是圍繞君主展開的,岳飛忠于的君主有二:一忠于北狩于金的二圣:宋徽宗、宋欽宗。岳飛對二圣的忠誠體現(xiàn)在,始終以迎回二圣為己任,如書中寫到:“一日,元帥正坐營中與諸弟兄商議:差人各處找尋船匠,打成戰(zhàn)船渡河,殺到黃龍府去,迎請二圣還朝。”“卻說岳元帥與各元帥在營中商議調(diào)兵養(yǎng)馬,打點直搗黃龍府,迎還二圣,早晚成功?!痹里w始終以靖康之恥為動力,奮勇抗金,以迎回為己任,對二圣的忠心可見一斑。甚至岳飛意識到朝廷將要與金議和,北伐救二圣之計最終要以失敗而告終之時,尚不忘叮囑部下:“眾兄弟們務(wù)要戮力同心,為國家報仇雪恥,迎得二圣還朝,則岳飛死亦無恨也!”二是忠于南宋皇帝高宗趙構(gòu)?!墩f岳全傳》重點描述了岳飛被秦檜夫婦所陷害,遭受不白之冤,但仍不準(zhǔn)手下部將營救,不許造宋高宗的反,甚至眼睜睜地看著王橫死在秦檜爪牙的亂刀之下,也不允其反抗。后世讀者就此而論岳飛之“忠”帶有“愚忠”的成分。愚忠是指“在君臣個人關(guān)系中臣子對君主的絕對服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其最高標(biāo)準(zhǔn)?!钡珰v史上的岳飛,絕非是一味地、盲目地服從君主宋高宗,據(jù)《宋史·岳飛傳》記載,宋高宗曾密旨令岳飛屠虔城,岳飛并未遵旨,堅決請求誅罪魁而赦脅從,起初高宗不準(zhǔn),經(jīng)其連續(xù)三四次上書,方允其自行裁決?!俺?,以隆祐震驚之故,密旨令飛屠虔城。飛請誅首惡而赦脅從,不許;請至三四,帝乃曲赦。”岳飛欲以為母丁憂為由辭職,高宗不準(zhǔn),依然離開軍營私自上廬山。宋高宗多次下詔令其回朝,岳飛方才動身?!熬幽笐n,降制起復(fù),飛扶櫬還廬山,連表乞終喪,不許,累詔趣起,乃就軍?!痹里w是在繼令其回京圣旨而后連續(xù)接到十二道金牌之后方才回京,連續(xù)下達(dá)十二道金牌說明宋高宗、秦檜君臣,不相信岳飛會輕易聽從旨意回京面圣,只得緊鑼密鼓地接二連三地催促。這與諸葛亮第四次伐魏,迫于后主劉禪班師回京旨意,只得放棄伐魏大好形勢毅然回師之舉相比,岳飛距愚忠尚遠(yuǎn)。
三 功高——戰(zhàn)績不著
《說岳全傳》講述了岳飛短暫的戎馬生涯,戰(zhàn)績輝煌,對內(nèi)收撫吉青、楊虎、余化龍,平定楊幺、楊霄,為南宋王朝清除了內(nèi)亂。最重要的是作者不惜筆墨,潑墨式地描寫岳飛抗金中的八盤山、青龍山、愛華山等抗金戰(zhàn)役,在戰(zhàn)爭描寫中,成功地塑造了運籌帷幄、身先士卒、百戰(zhàn)百勝的抗金英雄岳飛形象??偠^之,錢彩正面、長篇累牘地描寫岳飛抗金過程,對其余抗金將領(lǐng)的功勞忽略不見,甚至將有的戰(zhàn)績加在岳飛身上是為了突出岳飛抗金功績卓著,對南宋政權(quán)鞏固作用甚大。
《說岳全傳》把岳飛塑造為挽救搖搖欲墜南宋王朝的第一功臣,給讀者的印象是沒有岳飛和岳家軍,就沒有南宋朝廷的偏安。其實,在南宋初“中興四將”有幾個排名版本,涉及的主要將領(lǐng)有岳飛、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劉锜、吳玠。據(jù)《金史》載,南宋初期金兵軍事失利的戰(zhàn)役有三次:一是明州城下之戰(zhàn),《金史》(卷七七)記載:“(金兵)去明州二十五里,大破宋兵,追至其城下,城中出兵,戰(zhàn)失利?!卑础端问贰じ咦诩o(jì)》(卷二六):“〔建炎四年正月〕乙巳,金人犯明州,張俊及守臣劉洪道擊卻之?!辨?zhèn)江之戰(zhàn)見于《金史·太宗紀(jì)》(卷三),“〔天會八年〕三月,宗弼(即兀術(shù))及宋韓世忠戰(zhàn)于鎮(zhèn)江,不利?!薄督鹗贰ぬ诩o(jì)》(卷三)載:“〔天會九年〕十月,宗弼與宋吳玠戰(zhàn)于和尚原,敗績。”《金史·宗弼傳》載:“攻吳玠于和尚原,抵險不可進,乃退軍,伏兵起,且戰(zhàn)且走,行三十里,將至平地,宋軍陣于山口,宗弼大敗,將士多戰(zhàn)沒?!敝祆湔f:“劉锜順昌之捷,……以至寡敵至眾,虜人大敗,方有怯中國之意,遂從和議,前些皆未肯真?zhèn)€要和?!比~適有言:“兀術(shù)再出,大敗于順昌、拓皋,始稍懼哉,而盟約遂定?!眲㈣燀槻蠼莩蔀樗谓鹱h和休戰(zhàn)的關(guān)鍵性戰(zhàn)役,其他如張俊明州城下、吳玠和尚原和仙人關(guān)、韓世忠大儀鎮(zhèn)、劉锜順昌府等抗金大捷,這些將領(lǐng)其功績之高與意義之重大遠(yuǎn)遠(yuǎn)甚于岳飛郾城大捷。岳飛駐軍鄂州、襄陽一帶,主要對手是楊幺的農(nóng)民起義軍與劉豫的偽齊,韓世忠為主將的淮東防線、張俊與劉綺等人為主將的淮西戰(zhàn)場才是宋金主戰(zhàn)場。岳飛及其岳家軍并非是抗金的主要將領(lǐng)與重要力量,岳飛的功績也沒有《說岳全傳》所描述的那么大,這從當(dāng)時四大將的排名“張、韓、劉、岳”可見一斑。
四 結(jié)語
《說岳全傳》中的岳飛,身材雄偉,相貌堂堂,威風(fēng)凜凜,渾身透露出一股英氣,令人一見即被仰慕。小說文本圍繞岳飛短短的軍事、政治生涯彰顯其忠的思想核心,岳飛堅持忠君報國的政治理想信念,死而無憾。錢彩以生動的筆調(diào)描寫了岳飛的智勇而奇異的軍事策略與精彩的軍事戰(zhàn)例,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岳飛為抗金所做出的重大貢獻(xiàn)。
但歷史表明,岳飛既沒有如《說岳全傳》描繪的那么魁梧雄壯,也沒有如諸葛亮那樣的愚忠,更沒有比同時代的張俊、劉锜、韓世忠等抗金將領(lǐng)那么大的戰(zhàn)功。錢彩之所以反歷史岳飛真實形象而反復(fù)渲染英雄儀表流千載、忠君報國彪后世、抗金英雄美名揚,不僅是由于其創(chuàng)作受到了民間故事與說書藝人的影響,也不僅是因為相比其他抗金將領(lǐng)而言岳飛身上的故事更多,主要在于岳飛命運中體現(xiàn)的愛國報國情懷融合了文人思想深處的儒家倫理道德,即忠孝仁義,又迎合了市民階層的審美需求。《說岳全傳》中的岳飛起于草根,幼失父怙,事母至孝,得名師,遇貴人。相貌堂堂,武藝高強,統(tǒng)率大軍,建功立業(yè),位極人臣。一心報國而為奸人所害,其身世曲折,命運多舛。岳飛為奸人秦檜所害的悲劇英雄的命運,西湖畔岳王廟的物化形態(tài),寄托了老百姓對歷史英雄的尊崇緬懷和人間正義。因而,《說岳全傳》中的岳飛就成為了抵抗外敵、拯救戰(zhàn)亂中百姓生命的民族英雄,挽救南宋朝廷的中流砥柱,面臨著忠君與報國的雙重矛盾。特別是在中華民族遭受外族入侵的多難年代,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岳飛忠君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浸入了歷代中國人的骨髓,成為中華民族抵御外辱,不甘屈服的精神支柱與榜樣,岳飛的民間形象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大于史料記載的影響,我們更愿意接受《說岳全傳》創(chuàng)造的岳飛形象,這也是《說岳》、《說唐》、《三國演義》這類型小說的歷史性貢獻(xiàn)。
參考文獻(xiàn):
[1] 錢彩著,金豐編:《說岳全傳》,中華書局,2009年版。
[2] 阮元:《石渠隨筆》,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1年版。
[3] 哈米:《真實的岳飛及形象》,《博覽群書》,2012年第10期。
[4] 王海妍:《郎瑛〈七類修稿〉研究》,河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6年。
[5] 脫脫:《宋史》,中華書局,2012年版。
[6] 林世芳、新見解:《岳飛愚忠與秦檜禍國問題》,《福建師范大學(xué)福清分校學(xué)報》,2004年第1期。
[7] 脫脫:《金史》,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8] 黎靖德:《朱子語類》,中華書局,2004年版。
[9] 葉適:《水心別集》,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版。
(冉隆平,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專科學(xué)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