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愛情觀是人們對愛情的態(tài)度和看法,它是人生觀的一種表象,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不同時期的愛情觀不同,它決定著人們的擇偶標準和愛情觀,健康的愛情觀應該是建立在雙方互愛、平等的基礎上的,對待愛情要專一、包容,這樣才能擁有持久的愛情。在小說《呼嘯山莊》中描寫的是人們因為擁有了扭曲的愛情觀而引發(fā)的一系列悲慘的愛情故事。
關鍵詞:《呼嘯山莊》 扭曲 愛情
《呼嘯山莊》描寫的是英國19世紀前半期的愛情故事,從表面上看作者描寫了一段痛苦、執(zhí)著、殘酷、悲慘的三角戀故事,但事實上其所要反映的卻是畸形的社會問題。當時的社會是一個典型的父權制社會,等級觀念深刻、階級矛盾突出,當時的勞動人民受盡欺壓和剝削,財富和權力象征一切,哪怕最純潔的愛情也要以金錢和地位為基礎,這也是造成人們愛情觀扭曲的根本原因。在當時,作為女性要想擁有體面的生活,就要依靠有權有勢的男人,由于擇偶標準受到利益的趨使,導致她們的愛情觀扭曲,必定不能收獲美滿的愛情。而那些處于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不僅在體力上受盡剝削和壓迫,在精神上也不能得到滿足,面對愛情他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在沉默中暴發(fā)。希斯克利夫是當時社會最底層勞動人民的代表,但在他身上充滿著不可馴服的野性,擁有著一種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的斗爭精神,社會的現(xiàn)實逼迫他選擇了在沉默中暴發(fā),并走上了復仇的不歸路。作者所刻畫的希斯克利夫的形象是對當時社會的嘲諷和蔑視,表現(xiàn)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形勢的不滿。
一 偏執(zhí)的愛情觀
執(zhí)著本來是一種積極的愛情觀,但對愛情過于執(zhí)著就會使愛情觀扭曲而形成偏執(zhí)的愛情觀。在《呼嘯山莊》中希斯克利夫擁有的就是偏執(zhí)的愛情觀,面對背叛自己的凱瑟琳不能以一個華麗的轉身拋開過去,做不到瀟灑的放手而是選擇向社會報復,既然貧窮是可恥的,他就利用金錢來報復一切他所恨之人,其實一切的悲劇都源于他的偏執(zhí),在他小時候就存在偏執(zhí)的觀念,只要是他想要的東西無論付出什么樣的代價他都要得到。他被收養(yǎng)后,恩蕭給他和辛德雷各買了一匹馬,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馬跛了時對辛德雷說:“你非跟我換馬不可……”而面對辛德雷的打罵他無動于衷,當辛德雷恐嚇他要用秤砣扔他時,他卻說:“扔吧?!弊罱K他得到了辛德雷的馬,卻無視秤砣在他胸口的重擊,甚至使他想吐。這與他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在當時社會作為吉普賽棄兒的希斯克利夫不僅得不到人們的同情反而受盡鄙視和折磨,這使他擁有了頑強、堅韌的性格,面對打擊和折磨時會表現(xiàn)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但這不等于他甘愿受欺負,他自小的性格也很暴躁,當林惇第一次去呼嘯山莊時,評價他的頭發(fā)時,他認為是對他的嘲笑,便用熱蘋果醬潑林惇的臉,他并不計較后果,也不懼怕辛德雷對他的粗暴行為。他自小就是個報復心極強人,他因冒犯了林惇被罰禁閉,餓了一天半的他面對耐莉送來的好吃的卻無動于衷,只是獨自沉思,耐莉問他在想什么,他嚴肅地說:“我在打算報復辛德雷,我不在乎等多久,只要最后能報仇就行?!边@也是他性格偏執(zhí)的最初體現(xiàn)。在面對愛情時,希斯克利夫的偏執(zhí)體現(xiàn)得更加強烈,他之所以用熱蘋果醬潑林惇正如耐莉所描述他已經將其視為情敵來痛恨,也是他捍衛(wèi)愛情的一種表現(xiàn),正是由于他太害怕失去才采用了這種過于強烈和粗暴的表達方式來表現(xiàn)他的愛情不容任何人侵犯。由于他對凱瑟琳偏執(zhí)的愛,使他在面對凱瑟琳的背叛時并沒有痛恨她,卻也無法忍受失去她的現(xiàn)實,對于希斯克利夫來說凱瑟琳就是他的全部,其實當凱瑟琳背叛他的同時,他的時間就停止了,他只活在凱瑟琳愛的記憶里,活著的目的只是為了捍衛(wèi)那已經失去的、可憐的愛情,他生的希望就在于復仇所以他選擇了最瘋狂、殘暴的報復方法,以證明他對愛情的忠貞,使他形成了偏執(zhí)的愛情觀。如果凱瑟琳擁有和希斯克利夫一樣偏執(zhí)的愛,那他們的結局也不會這么悲慘。雖然希斯克利夫再次回到山莊的唯一目的就是報復但他還是深愛著凱瑟琳,哪怕知道凱瑟琳已經結婚,他回來的第一件事是看凱瑟琳,他說:“……我打算只看一下你的臉……然后去找辛德雷算帳……你必須原諒我,因為我只是為了你才奮斗的!”起初希斯克利夫的報復行為并不過激,因為他很在乎凱瑟琳,怕傷害到她,當凱瑟琳看清他的目的時他說:“我并不想對你報復……那不在計劃之內?!彼^續(xù)用他偏執(zhí)的方式去愛,他沒想過既然是報復與凱瑟琳相關的人又怎能不對她有所傷害,他愛得太強烈即便知道凱瑟琳傷害自己也要去愛,他在凱瑟琳死前曾對她說:“……我愛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我又怎能饒恕他?”凱瑟琳的死相當于在希斯克利夫的復仇之火上澆油,使他變得暴虐而失去理智,他就像一頭失控了的野獸,張開血盆大口準備攻擊任何人,他滿腔的憤怒使他變得冷酷無情,甚至不在乎親生兒子的性命,他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復仇,使他沉浸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他不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利用任何有價值的人去完成他的復仇計劃,可是他的復仇成功后也并未感到興奮,他將一生全部的愛都給了凱瑟琳,其實在凱瑟琳死時他的靈魂也跟著死去了,復仇是他生的希望,當他生的唯一希望消失后他也就失去了活的價值,而他永遠也無法得到她,只有死才能與她共眠,最后他偏執(zhí)的愛情觀使自己也成了愛情的祭奠品。
二 自私的愛情觀
愛情本應是自私的,但這種自私是指不允許外人侵害到自己的愛情,而不是讓所有人都愛自己,滿足私欲的自私。在《呼嘯山莊》中的凱瑟琳就擁有著自私的愛情觀,這與她的生活環(huán)境也有著直接的關系。凱瑟琳作為呼嘯山莊的小姐,自小生活無憂受盡寵愛,使她養(yǎng)成了任性、叛逆、自私的性格,由于從小接受教育她同時也具有文明社會的理性,這使凱瑟琳具有了雙重人格,既有向往自由的野性,又不得不屈服于所謂文明的社會世俗觀,這也是她最終放棄真愛而選擇嫁給林惇的真正原因。凱瑟琳清楚自己愛的是誰,她對希斯克利夫的判斷:“他永遠不知道我多么愛他。”他對林惇的感受:“講到嫁給埃德加·林惇,我并不比到天堂去更熱心些……”她也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愛和私欲發(fā)生沖突時,談到嫁給希斯克利夫,她說:“嫁給希斯克利夫會降低我的身份?!闭劦郊藿o林惇她說:“他將要有錢,我愿意做附近最了不起的女人……”她的自私使她選擇滿足自己私欲,她不曾想過自己的選擇對希斯克利夫有多大的傷害,當耐莉提醒她的選擇會傷害到希斯克利夫,使他承受被遺棄的痛苦時,她卻自私地對耐莉的話提出質疑:“請問,誰把我們分開……只要我還活著……誰也不敢這么辦……我絕不能夠放棄希斯克利夫……”她從沒意識到正是她的自私使她深深地傷害了希斯克利夫,也在無形中傷害了自己。她貪戀愛情卻又愛慕虛榮,這使她糾結,她的夢境反映出她矛盾的心,她對耐莉說了自己那古怪的夢,夢里的呼嘯山莊代表狂野的希斯克利夫,而天堂則代表文明社會的林惇,其實她知道自己內心愛著的是希斯克利夫但又不能擺脫世俗的束縛和誘惑。她在滿足私欲的同時又找借口安慰自己說:“如果希斯克歷夫和我結婚了,我們就得作乞丐嗎?而如果我嫁給林惇,我就能幫助希斯克利夫高升,并且把他安置在我哥哥無權過問的地位?!彼踔琳J為自己的選擇是高尚的,是為了保衛(wèi)自己所愛之人,她意識到自己的自私反而認為自己做出了莫大的犧牲。她甚至自私地擁有林惇會為了自己接受希斯克歷夫的可笑想法,她從來沒有意識到悲劇的根源是她的自私和任性,她的錯誤選擇不僅讓她背負了嚴重的后果,也讓兩個家族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面對愛情她一直只求自私的索取,從沒想過付出,無論是對待林惇還是對待希斯克利夫,這種扭曲的愛情觀使她自私的既要擁有愛情又要擁有財富,但魚和熊掌始終不能兼得。她既然選擇了林惇就意味著失去了希斯克利夫,她的背叛是一種傷害,尤其對于希斯克利夫這種敏感、固執(zhí)的人更是無法忍受的,她卻認為希斯克利夫粗野到不懂得什么是愛,其實她才是不懂愛的人。她永遠無視別人的付出,她對林惇的評價是:“我相信即使我殺了他,他也不會想到報復的?!彼で膼矍橛^使她可以為了虛榮而放棄真愛,還幻想著與真愛永不分離,其實她從來沒愛過別人,她真正愛的只有自己。
當希斯克利夫告訴她要娶伊莎貝爾作為報復手段,她認清了希斯克利夫想霸占畫眉山莊,凱瑟琳告誡希斯克利夫:“……記住,這份鄰人的財產是我的?!倍K箍死騾s說:“如果說是我的,也還是一樣?!彼J為希斯克利夫在和她搶財產,而事實上是希斯克利夫為了她才搶財產,她卻沒有意識到希斯克利夫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
她愛得太自私,她以為自己和希斯克利夫吵架是為了保護林惇的妹妹,其實她是要保護畫眉山莊的財產不被希斯克利夫霸占。但她的計劃卻成了泡影,這種自私的索取使她最后自食其果,不僅希斯克利夫不聽他的勸告娶了伊麗莎貝,林惇也不再理睬她,一無所有的感覺使她痛不欲生。她的自私使她最后一無所有,她最痛苦的時候是得不到親人的安慰和諒解,她無法忍受別人不愛她,甚至想通過折磨自己來獲得林惇的愛,最終將自己折磨得疲憊不堪瘋癲至死。
三 盲目的愛情觀
由于林惇擁有優(yōu)越的家境,生于充滿愛的文明家庭,使他在面對凱瑟琳時產生的同情和憐憫之心,但這并不等于愛,他盲目的愛情觀使他選擇了和他屬于兩個世界的凱瑟琳,凱瑟琳因為不愛他而不去了解他,而他是由于根本不懂什么是愛,更不知道如何愛而不了解凱瑟琳,這也是造成他們愛情悲劇的根源。當林惇去凱瑟琳家里做客,而凱瑟琳為了趕走耐莉打了林惇后,當時他已經認識到了凱瑟琳的自私和任性,他說:“你已經讓我怕你,為你害臊了?!笨擅鎸P瑟琳的乞求和痛哭,他起了憐憫之心并沖動地向凱瑟琳求婚,他認為他很愛凱瑟琳,婚后一直遷就她,但他的遷就卻沒有換來凱瑟琳的愛,凱瑟琳傷他最深的時候也恰恰是凱瑟琳最需要他的時候,在凱瑟琳氣得發(fā)瘋時林惇才出現(xiàn),凱瑟琳說:“你就是那種東西,在最不需要的時候出來了,需要你的時候怎么也不來……”林惇還埋怨耐莉沒有通知他,其實愛除了遷就和包容還需要溝通理解。他并不了解凱瑟琳想要的是什么,他愛凱瑟琳甚至不及希斯克利夫愛的真切,他所擁有的是一種盲目的愛情觀,他不曾想凱瑟琳真正需要什么,他和凱瑟琳之間缺乏溝通,也因此沒有在凱瑟琳最需要他的時候陪伴在她身邊,而失去了拯救凱瑟琳的機會,他盲目的愛成了凱瑟林悲劇的催化劑,將其所愛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希斯克利夫愛得太偏執(zhí)不懂得放手,凱瑟琳的愛太自私不懂的奉獻只求索取,而且禁受不住世俗的誘惑,林惇的愛則過于盲目,由于缺乏溝通而不了解凱瑟琳心中所想,他們一生都在為愛追逐卻始終沒有尋求到愛的真諦。真正的愛經得起考驗,既包括無私的奉獻精神也包括自私的占有欲,它不會受到世俗觀念的左右,而且愛除了要相互包容也要相互理解,當面對一份不屬于自己的愛時要懂得放手,這才是愛的真諦,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幸福、甜蜜、長久的愛情。
參考文獻:
[1] 艾米莉·勃朗特,楊苡譯:《呼嘯山莊》,譯林出版社,1990年版。
[2] 司銅生:《淺析〈呼嘯山莊〉愛情悲劇的原因》,《東方企業(yè)文化》,2012年第9期。
[3] 張秋爽:《平凡的愛與超凡的愛——小說〈呼嘯山莊〉的愛情探究》,《作家》(下半月),2008年第24期。
[4] 王玉潔:《“暴力迷戀”:一種扭曲的愛——解析〈呼嘯山莊〉中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的愛情》,《名作欣賞》(下旬),2010年第27期。
(劉百玲,齊齊哈爾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