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翔
羊年元宵到,真呀真熱鬧。一起猜燈謎,歡樂笑開懷!這不,我們五(1)班正其樂融融地舉行激烈的猜燈謎活動呢!
只見兩條長長的繩子上掛滿密密麻麻的紅紙條,足足有148個燈謎。燈謎下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同學(xué)們仰頭盯著燈謎,有的咬著筆桿冥思苦想,有的在紙上寫寫畫畫,有唉聲嘆氣從兌獎處失望而歸的,有手舞足蹈從兌獎處凱旋的。“嘿!不要插隊!”“我猜中了,64號的謎語是梅花!”“不對!”“啊!”此起彼伏的歡呼聲、驚訝聲、贊嘆聲,讓教室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在眼花繚亂的謎語紙條下來回穿梭,看看這個,很陌生;瞧瞧那個,不相識。盡管我絞盡腦汁思考,仍無濟于事,只好換個地方試試。
嘿!真是時來運轉(zhuǎn),換了一處,這里的一至四題都是我昨天百度搜索謎語大全里看到過的內(nèi)容。我飛跑到李思億身旁,急匆匆地報答案:“1號是節(jié)外生枝,2號是屑,3號是忙得團團轉(zhuǎn),4號是眾望所歸!”耶!全對!大家向我投來羨慕的眼神。我高興地連蹦帶跳,又為我們組加了四分。我馬不停蹄地又去猜:“一個老婆婆園中站,身上掛滿小雞蛋。”有雞蛋,那是不是母雞呀?我忙去兌獎:“72號是母雞?!?“不對?!薄半y道是稻草人?”“不對。”我垂頭喪氣地剛想離開,又想起了會不會把棗樹比作婆婆?我又試了試:“72號是棗樹!”“對了!”耶!我興奮得蹦起來。
眼看著別組分數(shù)一點點趕超我們,我們組的成員不敢有絲毫松懈。前面又響起一片歡呼聲,一看,原來是我們組的沈雨鑫。我跑過去,勾住她的肩說:“哈!你真了不起,為我們組加分了!”沈雨鑫笑了笑,又緊盯一個謎面。她不停地在本子上寫寫畫畫,嘴里還小聲地嘀咕著什么。突然,她眼睛一亮,連忙跑到陳杰那兒兌獎??上Т鸢稿e了,她如同漏氣的皮球——癟了。但很快她眼睛又一亮,一兌獎,完全正確。一旁的我激動得擊掌歡呼,我心想:我也要向沈雨鑫學(xué)習,不怕失敗,堅持到最后。
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小組最終獲得了第一名,當上了“最強戰(zhàn)隊”。而我由于猜中超過10題也當上了“猜題達人”。那一刻,猜謎成了我的最愛,它活躍了我的思維,更挑戰(zhàn)了我們的團隊合作力。我情不自禁地吟起自編的兒歌:“元宵猜燈謎,快樂又有趣。大家齊協(xié)力,同把榮譽拿?!?/p>
指導(dǎo)老師 俞麗美
[寫法點撥]
陳鶴琴說過:“游戲是孩子的生命,游戲是孩子獲取知識的基本活動形式?!比缣礁瘛⑷由嘲?、丟手絹、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等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游戲和考察都能讓人回歸到自由和真實,再通過想象和創(chuàng)造體驗生命樂趣。讀了以上兩篇習作,我想,大家一定會有所啟迪與收獲。
來源于生活。這兩篇文章,孩子們的素材來源于生活中。在活動中,在社會考察中獲得素材,完成寫作。這些貼近孩子生活的場景可以說是他們生活的再現(xiàn),使他們有話可說,有事可記,有情可抒。在經(jīng)歷了印象深刻的活動后,有了真切的感受,豐富的體驗,寫作時就文思泉涌,從而全身心地投入,盡情地傾訴表達。
興趣為源泉。游戲、活動和考察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并不少,有些確是“雁過無痕”。唯有他們真正感興趣的,體會到快樂的,覺得有意思的,才能讓他們靜下心去留心回憶,并用自己的語言記錄下過程和細節(jié)。學(xué)生興趣盎然,觀察、體驗、表達才能成為一種迫切的需要,學(xué)生動筆才能真正做到了“情動而辭發(fā)”。
還原真實,以情動人。這類習作要寫好很不易。最難、最為關(guān)鍵的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以上兩篇習作都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情真意切,令人讀后覺得自然、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