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
前不久,成都女司機因隨意變道與一男司機發(fā)生沖突,最后被暴打至住院的新聞讓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這一點小事兒怎么會導(dǎo)致如此可怕的暴行?作為旁觀者,有人譴責(zé)男司機太暴烈,甚至懷疑他精神有問題所以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人認為兩個人都太沒素質(zhì),如果有一人退一步,都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結(jié)果。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如果自己處于這種情況,肯定能夠更好地處理問題,不會讓事情失控。真的如此嗎?
人人都有路怒
我們駕駛汽車的時候,似乎特別容易發(fā)怒,“路怒”這個詞就是指道路上不可控制的怒氣。平時溫文爾雅的人,一旦手握方向盤,道德底線和素質(zhì)就自動下降了。我們可能因為差點錯過了出口而不打轉(zhuǎn)彎燈就突然變道;為了要搶紅燈而跟別的車搶道;由于一邊打電話一邊開車沒注意路況來一個急剎車……我們也會遇到別的司機違規(guī),從而怒火立即被點燃,為了發(fā)泄,朝那位司機猛按喇叭、問候他祖宗、豎起中指……無論我們是沖突的哪一方,都覺得錯全都在另外一方,怒斥對方為什么不看路、為什么跟這么緊、急著去投胎嗎……
道路上的憤怒不分男女。如果說平時男性的怒火比較外放,女性更容易生悶氣,那開車時,這一性別差異仿佛消失了。鋼鐵包裹著我們的軀體,汽車只有大小、種類之分,司機的性別不再重要。開著高大越野車的嬌小女司機認為自己不用怕開著輕便小車的魁梧大漢,自己不再處于弱勢,自然敢與他爭一爭。
掌控欲和激素在作祟
爭奪“掌控權(quán)”是司機們?nèi)菀装l(fā)怒的核心原因。我們在開車時,下意識地認為,其他司機都是來搶奪道路掌控權(quán)的對手,并認為自己擁有道路的優(yōu)先使用權(quán)。我們看到車多或者堵車時,會特別易怒,就是因為有太多的人跟我們爭奪掌控權(quán),讓道路都沒法使用了,感到自己的權(quán)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在工作中權(quán)益受損時,也許我們需要看客戶、上司的臉色,在家里,我們要顧及長輩伴侶的心情,可在道路上,這些顧慮都沒有了,那些只是來跟我們搶奪道路的陌生人而已,怒火很容易就會發(fā)向他們。
另外,開車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如果旁邊的車突然變道、搶道,我們會感到安全受到威脅,于是腎上腺素激升,從而“勇敢”地與對方理論,激動的情緒讓我們口不擇言,甚至大打出手。在激素的作用下,有人因為一點小剮蹭就打人、捅人,在美國甚至有人為此開槍殺人。
別被路怒傷害
不要小看路怒,方向盤帶給我們的掌控感和受到威脅時腎上腺素的飆升會讓你在開車時像換了一個人。如果你的怒火正在燃起,要如何熄滅它呢?如果有人將怒氣發(fā)向你,又該如何自保呢?其實面對任何怒火,我們都應(yīng)該三思而后行。
當成自己的問題
我們看事情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也許對方只是不小心,可我們卻將其視作“惡意”。所以,往往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既然無法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事兒,就不要擅自“審判”與你有沖突的司機,認為他腦子有問題、該罵、該打。一旦意識到這種“不客觀”,沖動就會減少一些。遇到道路沖突,不要先想著是他人的問題,就當成是自己的問題。
不要以己度人
我們要認識到,有的人可能脾氣沒有我們好,受教育程度沒有我們高,教養(yǎng)沒有我們好,所以他們并不會像我們一樣在某些情況下賠禮道歉、承認錯誤。如果我們不對陌生人有較高的道德和素質(zhì)要求,就不會失望和生氣。因此,不要以為每個人都跟你一樣遵守交通規(guī)則和講道理。如果對方的違規(guī)沒有造成你受傷,就感謝自己運氣不錯。如有必要找交警,千萬別自己去跟對方理論。
你無法改變他人
許多道路上的沖突都始于這樣一個念頭“我要下去教教他怎么開車!”可結(jié)果只能是失敗。帶著怒氣,你永遠也無法真正地改變別人,更何況對方也正在氣頭上。如果對方下車來找你,聰明的做法是趕緊鎖上車門,準備好打電話報警,千萬不要傻傻地下車去跟他硬碰硬。
觀察對方
對方可能氣得面紅腦脹,手腳不聽使喚,出口成臟,你會認為這個人此時面目可憎,舉止更是惹人笑話。然而,應(yīng)意識到,你的表現(xiàn)也許并不比他好,而且他如此生氣也有你的“功勞”。一旦你開始用心觀察,而非被情緒牽著走,你甚至?xí)械竭@一切非常幼稚可笑,并沒有什么好生氣的。
謹慎應(yīng)對
跟對方“講道理”實在是沒有必要,這只會讓你置身于危險之中。如果你實在忍不住要提醒對方“這么開車很危險”,那請在張嘴前先三思,保證自己的安全,能準確傳遞自己的意思。如果對方把你的勸告當成了挑釁,你應(yīng)該立即離開現(xiàn)場或者鎖好車門車窗。繼續(xù)跟對方“溝通”可能會演變成發(fā)泄怒氣,而非傳遞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