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女性:兩歲時離開母親,12歲被搶親,16歲逃婚,與初戀情人的生離死別讓她寄情事業(yè),50歲時成為千萬巨富,然后遭遇生活巨大變故,被判無期徒刑。出獄后,她成了廁所清潔工。
是女兒的遺愿,讓她堅持走到了今天,再次成為全國矚目的名人。
一定要給女兒創(chuàng)造最幸福的生活
1933年,吳勝明出生在浙江嵊州市一個富貴商賈之家。兩歲那年,父母離婚,母親改嫁到臺灣。吳勝明由祖母帶大。1945年,12歲的吳勝明被人搶親,做了童養(yǎng)媳。后來,男方想結(jié)婚圓房,吳勝明跟婆婆說:“我要出去買點東西?!苯Y(jié)果一出門,她就跑掉了。
吳勝明坐火車來到上海,很快花光了手頭的錢,只好給一家富戶當小保姆。每天縫縫補補的日子,讓吳勝明感到生活空虛,于是,她投奔了遠在西安當師政委的叔叔。在叔叔那里,吳勝明碰到一個名叫于平的軍人,兩人一見傾心,確定了戀愛關(guān)系。
吳勝明的叔叔想把自己的勤務(wù)員介紹給吳勝明,聽說吳勝明另有所愛,便利用職權(quán),悄悄地把于平調(diào)走了。于平經(jīng)常給吳勝明寫信,信卻被吳勝明的叔叔扣壓了。
吳勝明吵著要去天安門看毛主席,她偷偷給于平發(fā)了一封電報,說自己要到北京。于平回電說:“我寫了那么多封信,你為什么不回信?我現(xiàn)在在醫(yī)院,明天要上手術(shù)臺取彈片?!庇谄皆谛爬锔缴弦皇自姡厦鎸懼郝德当疾槿酥\,長江一去無回浪,但看河水向西流……命運跟他們開了個玩笑,有情人沒有成為眷屬。
1958年,吳勝明結(jié)識了一個叫張林的男子。因為張林家境貧寒,所以吳家不同意這門親事。性格倔強的吳勝明和男友私奔到青海,開了一家電器修理部。轉(zhuǎn)年,吳勝明懷孕了。她滿懷喜悅地等著孩子的降臨,可孩子卻在兩個月后流產(chǎn)。不久她再次懷孕,竟然又流產(chǎn)了。直到第5次懷孕,吳勝明在醫(yī)院躺了6個多月,才生下女兒張艷。那一刻,吳勝明發(fā)誓,要給女兒創(chuàng)造最幸福的生活!
1977年,中國開始市場經(jīng)濟建設(shè)。吳勝明在多年漂泊后,和丈夫回到家鄉(xiāng)嵊州。他們貸了一筆款開辦公司,從收音機、尼龍服裝做起,生意很快走紅,短短兩年時間積累了100多萬元。
隨后,吳勝明在浙江紹興、河南鄭州、四川南充都開了分公司,到1984年,資產(chǎn)已達上千萬元。那年,10歲的女兒提了一個要求,想請老師和同學吃生日宴。吳勝明二話不說,一下子把這所小學的500多人全請來了。
女兒又提出:“有的同學家庭條件不好,沒有新衣服穿。媽媽,你可不可以給每人200塊錢,讓同學們買新衣服。”吳勝明也沒問有多少人就答應(yīng)了,結(jié)果女兒一下子找了400位“困難生”。衣服費用8萬元,加上吃飯的費用,操辦女兒的生日共計花了將近20萬元。
獄中讀女兒的來信,是她最快樂的事情
1985年,吳勝明通過關(guān)系在南京拿到了48輛高級進口轎車的計劃指標,以軍區(qū)老干所的名義進口,加價賣出,掙了幾百萬元。
由于她沒有經(jīng)營汽車生意的資格,上海市警方以投機倒把、詐騙兩項罪名將她逮捕。1986年11月1日,上海市中級法院以走私罪、合同詐騙罪數(shù)罪并罰,判處吳勝明死刑,后改為無期徒刑。
吳勝明在上海提籃橋女子監(jiān)獄開始了漫長的服刑生涯,她萬念俱灰,唯一擔心的是女兒張艷會不會受到傷害。她苦苦央求辦案人員和丈夫張林:“別把我被捕入獄的事告訴孩子?!睆埩忠恢睂埰G封鎖消息,他告訴孩子:“你媽在外地做一筆大生意,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回來?!焙髞恚瑥埰G從鄰居嘴里聽到一些風聲,纏著爸爸追問實情。張林無奈,把真相告訴了孩子。
1987年年底,張林帶著女兒來到監(jiān)獄,與吳勝明相見。張艷問:“媽媽,您什么時候才能走出這鐵網(wǎng)?”吳勝明淚流滿面,無法作答。獄警好心地哄騙張艷:“你媽媽5年之后就能出去?!睆埰G說:“媽,那我等您5年?!?/p>
在獄中,吳勝明收到了女兒的第一封來信:“媽媽,我多么懷念咱們住在平房里的那些快樂日子。經(jīng)過這場變故,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迸畠旱脑?,讓吳勝明倍覺溫暖。
1988年底,吳勝明被評為勞動改造積極分子,得到入獄后的第一張獎狀。這時,張林提出離婚,吳勝明同意了,只是擔心女兒。不久,張林再婚,將女兒寄養(yǎng)在江蘇張家港的伯父家。
1990年12月,看著人們歡歡喜喜地忙著過新年,張艷問伯父:“上海離張家港有多遠?”伯父知道她思母心切,便向親戚借了500元,于1991年1月17日帶著張艷去探監(jiān)。
1993年,吳勝明受到嘉獎,刑期減為18年,她不知道該不該把這個消息告訴女兒。1997年11月30日,因為收到了監(jiān)獄給媽媽的一封喜報,張艷十分高興,約了幾個朋友在伯父家里跳舞。伯父大怒,認為有傷風化。張艷哭著說:“等我媽媽回來,我不再寄人籬下了,她一定會把我?guī)ё叩?。”伯父說:“你媽媽判的是無期徒刑,永遠不會回來了?!?/p>
張艷驚呆了,絕望了,脆弱的心理崩潰了。當天下午,她吞下半瓶農(nóng)藥。服藥前,張艷給一位要好的同學打電話,央求她定時替自己給獄中的母親寫信,就謊稱自己遭遇車禍受傷,信由他人代筆。
女兒16歲生日那天,吳勝明收到一封信,寫道:“親愛的媽媽,很久沒有給您寫信了,因為我出了交通事故,右臂受傷了,這封信是讓同學代筆寫的……”自那以后,女兒就再也沒有來探望過她。兩年后的一天,監(jiān)獄領(lǐng)導(dǎo)找她談話,她這才得知女兒已自殺身亡。她當即昏倒,只想追隨女兒而去。
吳勝明看到了女兒死前的遺書:“媽媽,您若想我的話,就讀以前的那些信吧。假如有一天能出獄,您千萬不要再想著賺錢,盡量去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吧,您可以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或老人?!?/p>
吳勝明閉上眼睛,想了很久,決定為心愛的女兒延續(xù)生命。她更加積極地接受改造,出任服刑人員小組組長,從2000年起連續(xù)擔任監(jiān)獄民主管理員。她編導(dǎo)的小品取材于監(jiān)獄女囚的真實故事,在多次比賽中獲獎,還被邀請到監(jiān)外演出。到2003年,她一共獲得了8次減刑。
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
吳勝明一有時間就讀書、看報、聽新聞,了解社會。她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了一本自傳體小說《囚路》。上海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與她合作,把小說改為劇本,拍了8集電視劇《罪犯與女兒》。該劇播出后,社會反響強烈,很多觀眾被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給吳勝明寫信安慰她、鼓勵她,讓吳勝明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
2003年7月28日,吳勝明終于走出高墻,回到了戶籍所在地——鄭州市銘功路。派出所和街道辦事處為她聯(lián)系了一份打掃公廁的工作,每月工資400元,住所是社區(qū)安排的一間18平米的小屋。
每天清晨5時,吳勝明起床打掃公廁?;顑河峙K又累,但是她干得一絲不茍。午休時,她就蹲在廁所一隅,一根咸菜,半碗米飯,吃得有滋有味。閑暇時,她利用在監(jiān)獄里學過的裁剪和織毛衣的手藝,坐在廁所門口打毛衣,招攬顧客。織一件毛衣40塊錢,這樣她一個月可以多收入200多元。
第二年,吳勝明被街道辦評選為優(yōu)秀清潔工。2005年9月,吳勝明接到一個電話,那人自稱叫張京強。他很欣賞她,話也說得很誠懇:“大姐,我的心愿和你一樣,想做慈善事情。我有幾十畝葡萄園,但我不懂經(jīng)營,想和你合作,用葡萄園的收入,建孤兒院和養(yǎng)老院?!?/p>
吳勝明動心了,從朋友那里借來近70萬元,準備投資葡萄園。2006年6月,張京強帶著這筆巨款,獨自前往襄樊購買葡萄苗,這一走就沒了音信。吳勝明知道自己受騙了,面對張京強留下的破破爛爛、沒付租金的葡萄園,她自言自語:“既然已經(jīng)種植葡萄了,那就種下去吧?!彼o去清潔工作,開始經(jīng)營葡萄園。
媒體曝光吳勝明被騙的事情后,很多人主動來幫助她。上海的陳女士投入了50萬元,那可是她的養(yǎng)老錢。開封的一位先生投了約10萬元,也是傾盡家產(chǎn)。一位名叫楊鉆友的青年從電視上看到吳勝明的故事,認她做干娘,拿出了3萬元。
吳勝明說:“我的人生既不幸又幸運。有這么多好心人的支持,我怎能放棄?我絕對不能倒下去,我得給所有人一個交代?!?/p>
在當?shù)貗D聯(lián)舉辦的女企業(yè)家培訓班上,有一個種雞場在招商。吳勝明想做這個項目,但所有人都勸她放棄,原因是風險大。吳勝明說:“干什么事情都有風險。雖然養(yǎng)雞、種樹不起眼,還很辛苦,卻是很有商機的產(chǎn)業(yè)。”她收縮辦果園的資金,著手建立種雞場。到2009年,種雞廠還清全部貸款,開始盈利。
吳勝明二次創(chuàng)業(yè)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她擁有楊凌紅陽果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吳媽媽興農(nóng)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楊凌保健雞種雞場、吳媽媽連鎖聊吧、飯莊等企業(yè),資產(chǎn)又一次超過千萬元。
與20多年前不同的是,吳勝明對錢的理解發(fā)生了變化:以前,她想過富人的生活——吃好的,住好的;現(xiàn)在,她想賺更多的錢是為了幫助別人。
2010年7月,吳勝明又開始運作新項目——在楊凌建一個生態(tài)園,集旅游、觀光、種植為一體。生態(tài)園經(jīng)過3年運作,資產(chǎn)也超過千萬元。
吳勝明說:“我現(xiàn)在只想做公益活動,做公益也是創(chuàng)業(yè)?!痹谒霓k公桌上,擺放著一個“最美心靈志愿者吳勝明”的獎杯,那是一家基金會公益救助專項基金頒發(fā)的,吳勝明是該專項基金會的榮譽主席。
2015年1月,吳勝明做客鳳凰衛(wèi)視《魯豫有約》節(jié)目,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如今,吳勝明著手兩項工作:一是寫好兩本書,一本寫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一本寫監(jiān)獄女犯的生活,給世人以警醒和啟迪;二是完成女兒的遺愿,辦養(yǎng)老院和孤兒院,收養(yǎng)像女兒當年那樣失去父母照料的孩子以及像自己一樣無親可依的老人。
吳勝明說:“生命是一個過程,人應(yīng)該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即使我失敗了,將來在天堂見到女兒,我也可以說,媽媽努力過?!?/p>
編輯?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