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云
高中語文教材中編入的外國文學作品,一般都有著鮮明的特點,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環(huán)境和風土人情,思維方式及思想觀念,給學生思想觀念帶來沖擊,待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教學觀念的改變,高中語文中的外國文學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很多教師都在積極探討多元化教學模式,來改變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的現(xiàn)狀。
一、了解世界文化,認識外國文學作品意義
高中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是他們?nèi)松砷L及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對他們進行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接受多元化教育并填補知識的空缺,了解國外的思想觀念及風土人情,思維向多樣化發(fā)展,并全面了解世界,接受多種觀念,更全面的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以蘇教版教材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這是一部經(jīng)典的作品,描述了歐洲社會的風土人情,特別是文中給大家呈現(xiàn)的愛情觀,與我們國內(nèi)的觀念有著較大的區(qū)別,顛覆了學生已有的觀念,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作品中所提倡的愛情熱情奔放,直截了當,學生們饒有興趣,重新審視愛情觀。類似的作品還有如《一滴眼淚換一滴水》(《巴黎圣母院》節(jié)選),所講述的內(nèi)容反映了法國十九世紀真實的風土人情,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作品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的心理活動及語言描寫特別喜愛,增加了對國外風土人情的理解,在語言學習及寫作手法上獲得了全新的體驗。
二、改革教學現(xiàn)狀,重視外國文學作品教學
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風俗習慣,也就會讓我們領略到異國風情的文學作品。中外文學作品由于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作品的內(nèi)涵和表達方式都不盡相同。理解本土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在語言和表達方式上易于理解,而外國文學作品由于寫作產(chǎn)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在表達方式以及語言習慣上相差很大,學生由于沒有外國風俗習慣及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在語言環(huán)境、典故,宗教以及詞匯內(nèi)涵的理解上會有很大的難度。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把這方面的介紹作為教學重點,介紹的方式靈活多樣,教師講解、學生搜集或大屏幕文字或視頻出示都是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如果教師不介紹,學生就會在理解上產(chǎn)生偏差,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還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宮廷舞會上成年男子之間的決斗的描述,如果沒有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學生就不能理解這些以致產(chǎn)生學習障礙,教學效果無從談起。
三、重視教學改革,切實做好外國文學教學
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依據(jù)作品的內(nèi)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一般情況下,可以有以下幾種選擇:首先,在具體內(nèi)容學習之前應花一定的時間對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詳細的介紹,學生了解了作品的寫作時代背景以及所在國家或地區(qū)的風土人情,他們就能把握文章的整體性,介紹的內(nèi)容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能激發(fā)學生加深對文章的閱讀和理解。其次,教師還應該給學生補充一些與本篇外國文學作品相關的內(nèi)容,并相互比較,發(fā)現(xiàn)作品之間的差異,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在《辛德勒名單》中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直接描寫,與我們平常所見到的主要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來體現(xiàn)人物心理的手法大不相同,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第三,不同的作家,他們的寫作風格也大相徑庭,分析作家的寫作風格,比如莎士比亞作品中優(yōu)美的詩句等,都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涵養(yǎng)。
四、重視課外閱讀,不斷增加文學素養(yǎng)積累
提起外國文學作品,學生往往只是局限在《安徒生童話》《魯濱孫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其它的幾乎一無所知,這就說明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了解還遠遠不夠。由于積累不充足,在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教學時,教師就不能做到深入講解,即使講了,也不能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時間久了學生就會逐漸喪失對外國文學作品的探究興趣。解決學生文學素養(yǎng)積累的有效途徑就是增加閱讀,只有不斷地擴大閱讀量和閱讀范圍,才能受到外國文學作品的熏陶并產(chǎn)生繼續(xù)閱讀其他作品來進行自我提高的需要。另外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和體驗外國文學作品,這樣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外國文學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獲得更加深刻的體驗以及多元化的思維,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習慣,不斷增加文學素養(yǎng)的積累。
總之,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體現(xiàn)了多元化的教學理念,有利于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文學素養(yǎng)的積累。作為教師也應不斷自我提升,并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對外國文學進行教學,鼓勵學生在領略不同風情的同時提高文學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沭陽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