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亮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在這四項能力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尤為重要,作文教學可謂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學生作文的現(xiàn)實狀況卻令人堪憂,那么如何突破作文教學的瓶頸,走出困境呢?
一、廣泛閱讀,積累好詞佳句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沒有大量的閱讀作基礎,要寫出好文章是難以想象的。筆者在教學中是這樣做的:首先,利用早讀課讓學生熟讀教材中的文章,并對書中的名篇優(yōu)段加以背誦,將文中的好詞佳句、成語畫出來并且抄寫,每一個單元的古詩詞和語文天地中的名言警句讓學生熟讀成誦,然后對以上所背誦的內(nèi)容及時聽寫、默寫,做到書寫正確;另一方面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近幾年來學生每年配發(fā)一本陜師大出版的《語文課外閱讀》,書中選文非常適合學生閱讀,要求學生每天晚上閱讀一篇,并用筆批注,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其次,鼓勵學生利用周末時間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周一讓學生把書中的精彩內(nèi)容、真切感受分享給同學,這樣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讀書熱情。再次,讓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班里的學生每人都有一個摘錄本,而且給摘錄本命了一個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名字,如“芳草地”、“百萃苑”、“星星屋”、“漂流瓶”……他們把平時在課外書籍上看到的一些經(jīng)典的好詞佳句、優(yōu)美語段摘抄在上面。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好,時間長了就會遺忘,如果一邊讀書,一邊把自己認為精彩的內(nèi)容摘錄下來,不僅加強記憶,而且記不起來的時候翻閱也很方便,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二、走進生活,擷取寫作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正如朱熹所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币粩嗟貙懗龊梦恼拢托枰綍r不斷地觀察生活,離開了豐富多彩的生活進行寫作,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寫作的素材,比如帶學生去游覽六月積雪的太白山,去參觀周圍的工廠,去農(nóng)村的田間參加一些勞動,在家里幫助爸爸媽媽干一些家務活等,讓他們盡情地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下來,這樣的文章才充滿真情實感。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碑攲W生對生活的感受和情緒儲備達到一定程度,心中的寫作欲望就會逐漸萌發(fā),隨即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時刻,就會有一種想通過文字傾吐情感的沖動。只要教師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生活的沃土就會成為寫好作文的力量源泉。
三、養(yǎng)成練筆習慣,激發(fā)寫作興趣
作文只靠大量閱讀和生活積累還不夠,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練筆的好習慣。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特的想法表現(xiàn)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chǎn)生出豐富多彩的思想和感悟?!彼栽谄綍r教學中,我們要適時擇機給學生創(chuàng)設練筆的機會,滿足他們表達的欲望,盡量讓學生多寫。比如這學期我校邀請了市教育學院的專家來校作報告,全體師生和家長都聆聽了講座,專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聲情并茂的演說令在場的學生潸然淚下。報告完畢,我以此為契機,讓學生以“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寫寫自己的心里話。學生寫的作文內(nèi)容充實,感情真摯,偉大的父愛母愛、濃濃的親情流淌在文字間。另外,還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堅持寫日記的習慣,把自己每天看到的、聽到的景和物,學校的、家里的人和事,自己對生活的感悟記錄下來,然后在班級交流分享,教師再對學生的日記給予認可和賞識,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會越寫越愛寫,這樣極大地激發(fā)了寫作的熱情和興趣。荀子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敝灰獙W生筆耕不輟,變懼寫作文為樂寫作文,心理由被動變?yōu)橹鲃?,持之以恒,慢慢地作文就會越寫越好?/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項長期、反復而又艱巨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練就而成的。只要我們教師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變革改進,探索適合作文教學的好方法,引導鼓勵孩子們多讀書、近生活、勤練筆,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書寫出充滿真情實感的美文。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陽平鎮(zhèn)晁陽小學
編輯 ?聶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