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漢詞匯形態(tài)對比

    2015-05-30 01:30:59張紅艷
    校園英語·上旬 2015年9期
    關鍵詞:詞綴

    【摘要】英語主要通過綴合法派生構詞,漢語也有類似于英語的前后綴,但數(shù)量極少,主要通過單純詞復合構成復合詞。本文通過對比這兩種語言的構詞方式,旨在從詞匯形態(tài)角度說明漢語是分析型語言,英語是綜合型語言。

    【關鍵詞】詞綴 派生 復合

    【Abstract】English words can be formed through adding prefix or suffix to the root.Chinese also has the similar ways to form the new words,but less common,and mainly through the combining the simple words to form compounds.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languages lexical forming way and aims to prove that English is a synthetic language,Chinese an analytic language.

    【Key words】affix; derivation; compound

    一、引言

    詞匯形態(tài)學是詞匯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研究詞的內(nèi)部形態(tài)結(jié)構,需要將詞分析為一組更小的結(jié)構單位,這種結(jié)構單位通常稱為語素。其中,能獨立成詞的語素稱為自由語素,不能獨立成詞的語素稱為粘著語素。一個詞中的語素可以根據(jù)所表達的詞義的性質(zhì)和構詞作用的不同分為兩大類:一類語素構成詞的基礎部分,稱作詞根;另一類語素是添加在詞根上的附加成分,稱作詞綴。這樣,根據(jù)詞的構成特征,詞就可以分成三類:由單個詞根構成的詞稱為單純詞;由一個詞根或幾個詞綴構成的詞稱為派生詞;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詞根的詞稱為復合詞。派生詞和復合詞可統(tǒng)稱為合成詞。詞匯形態(tài)學便主要是研究詞的兩種合成形式,即派生與復合。英漢語的詞匯形態(tài)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英語的派生于復合詞的比例是1:1,而漢語中復合詞占了近80%。本文將從分析英漢語的前后綴入手,給英漢語派生與復合比例差別一個合理的解釋。

    二、英漢語詞匯形態(tài)變化對比

    1.英語的詞匯形態(tài)。英語的內(nèi)部形態(tài)主要通過綴合法(affixation)來實現(xiàn),即在詞根上加前綴(prefix)和后綴(suffix)而起到構詞和構形作用,也可以通過轉(zhuǎn)化和合成來實現(xiàn)。

    1)前綴(prefix)

    dishonest——dis-+honest implite——im+plite

    anticlockwise——anti-+clockwise overwork——over-+work

    2)后綴(suffix)

    a.名詞后綴(noun suffixes)

    -age,luggage,percentage -dom,kingdom,officialdom

    -ful,handful,mouthful,spoonful -hood,brotherhood,girlhood

    -ship,friendship,scholarship -eer,engineer,mountaineer

    -let,booklet,piglet -ment,movement,amazement

    -ity,responsibility,equality -ese,Chinese,Portuguese,Cantonese

    b.形容詞后綴(adjective suffixes):

    -ed ragged,wooded -ish childish,foolish

    -less harmless,homeless -like childlike,ladylike

    c.動詞后綴(verb suffixes):

    -ate declaminate-en blacken,deepen -ify beautify,modify

    3)中綴(infix)

    英語中某些詞的中間可以插入-bloody,-blooming,-fucking等一些由咒語詞構成的準中綴,如-bloody-:albloodymight,handibloodycap,kangabloodyroo

    -bloomin(g)-:absobloominlutely

    -fuckin(g):imfuckingpossible,propafuckingganda

    4)零后綴

    零后綴是一類特殊的后綴,零派生又稱為轉(zhuǎn)化(conversion).轉(zhuǎn)換法是詞根形式不變而轉(zhuǎn)化為其他詞類,如drive(v.)→drive(n.),release(v.)→release(n.).

    5)合成詞

    Noun compounds:daybreak,earthquake,headache,rail fall,night fall

    playboy,watchdog,turntable,drift ice,flashlight

    dancing girl,cleaning woman,washing machine

    haircut,birth-control,word-formation,

    Adjective compounds:breathtaking,heartbreaking,handmade,self-taught

    dry-cleaned,new-laid,everlasting,good-looking,

    Verb compounds:sight-see,brain-wash,baby-sit,sleep-walk

    2.漢語的詞匯形態(tài)。漢語中也有類似于英語的前后綴,中綴,也有零后綴派生詞。漢語詞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漢語中本來就存在的:

    1)前綴

    (名詞前)老,如老李,老爸;阿 如阿婆,阿姨,阿哥

    (形容詞前)可,如可愛,可恥

    (數(shù)詞前) 第,第一,第二;初,初一,初二

    2)后綴

    (名詞后)子,如妻子,嫂子,廚子;兒,如頭兒,花兒

    (形容詞后)切,如迫切,貼切,親切

    (動詞后)于,如等于,屬于; 以,如可以,用以

    第二類是受外語的影響,特別是通過翻譯文的傳播而新創(chuàng)造的。如名詞后綴“性”,就是英語中由形容詞構成抽象名詞時的后綴-ity翻譯過來的:

    possible - possibility – 可能性probable –probability –或然性

    necessary – necessity – 必要性national – nationality –民族性

    再如動詞后綴“化”,是英語中形容詞構成動詞的后綴-ize譯過來的:

    Modern- modernize- 現(xiàn)代化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ize- 國際化

    Industrial – industrialize- 工業(yè)化

    這樣新出現(xiàn)的后綴還有~度、~派、~家(pianist鋼琴家,geologist地理學家)、~師(teacher教師,engineer工程師)等。漢語中后綴在構成新詞的同時也用以標示詞類,如“化”標示動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成為能產(chǎn)型的后綴,由形容詞或名詞家“化”都可構成動詞,如綠化、美化、年輕化、知識化、工業(yè)化等?!靶浴睒耸境橄蟾拍畹拿~,也非常能產(chǎn),如黨性、派性、階級性、人性等。

    除后綴外,還有一些受外語影響而成的前綴,如“非-”、“不-”與non,in-相關;“親-”與pro-相關;“反-”與anti,counter-相關;“多”與multi-,poly-相關;“超-”與super-相關;“雙-”與bi-,double(在英語中不是詞綴)相關?!翱?”被看成在漢語中本來就有的前綴,但后來許多帶-ble,-able的外來詞譯成漢語時,都以“可-”作前綴構成形容詞,而使其更加能產(chǎn),如:可燃 combustible,flammable;可溶 soluble;可支配 disposable;可知 knowable; 可轉(zhuǎn)讓 negotiable。

    還有標示語法意義的后綴:

    a)動詞后的附著形式“著”、“了”、“過”、“得”

    著(zhe)——動作的持續(xù)時態(tài),相當于英語的being,表示動作的進行或持續(xù),如唱著,跳著,吃著;了(le)——實現(xiàn)時態(tài),相當于英語的-ed,有時相當于have+ -ed,如唱了,跳了,吃了;過(guo)——過去時態(tài),相當于英語的have+ -ed,有時相當于-ed,表示動作已成為過去或經(jīng)驗;得(de)——表示動作的程度與結(jié)果,如唱得精彩,跳得好,吃得飽;他們的演出博得全體觀眾的歡迎。

    b)形容詞后的附著形式“著”、“過”、“了”、“得”

    這幾個字放在形容詞后,具有與動作附加形式的相似意義。比如:這個演員正紅呢。這個演員紅了一陣子。 這個演員去年紅過。這個演員紅得很。

    c)名詞和人稱代詞的后附形式

    “們”加在名詞和人稱代詞后表示人物的復數(shù),如同志們、代表們、我們、你們、他們,但這個“們”的使用局限性很大。首先事物名詞后不能用,如不能說貓們、桌子們;但是英語desks,cats屬于規(guī)范的語法現(xiàn)象。其次專用名詞后不能用,我們可以說“老師們”,但不能說“王老師們”(盡管事實上有兩個或幾個姓王的老師們在一起)。

    d)名詞和人稱代詞后的“的”表示領屬,如“我的爸爸”,“小紅的媽媽”。

    e)副詞后的“地”

    “地”是創(chuàng)造出來標示副詞以區(qū)別標示形容詞的“的”,表示狀態(tài),如“飛快地跑”,“耐心地等待”。

    3)中綴。漢語中同樣有中綴,比如拉動→拉不動,積極→積的哪門子極,倒霉→倒八輩子霉。

    4)零后綴。如由動詞帶零后綴構成的表示動作執(zhí)行者的詞,如領導,編輯,干事等。

    5)合成詞。漢語當中80%的詞都是合成詞,但是這些合成詞大都是由單音節(jié)的單純詞復合而成的,比如課堂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詞素“課” 和“堂”,其中“課”還可以與其他好多詞素構成新詞,如下課,課下,課本;而“堂”,也能與其他詞素構成新詞,如教堂,公堂,堂堂正正。漢語中詞綴的數(shù)量不多,派生詞也就只占少數(shù),合成詞是漢語詞匯的主旋律。

    三、結(jié)論

    漢語中這些可以稱得上形態(tài)的詞綴與英語中最大的差別是:數(shù)量不多。

    1.靈活性。這些詞綴都是粘附性的,沒有強制性,是靈活的,特別是構詞的前后綴,去掉以后,除對語義會產(chǎn)生影響外,剩下的那部分仍然是獨立的,可以獨立存在,也可在句中使用,不像英語有些詞去掉詞綴后就不能存在,如necessity 去掉-ity,necess就不能獨立存在。漢語名詞代詞后的“的”隨時都可以棄之不用,我的爸爸——我爸爸?!澳托牡氐却笨梢哉f成“耐心等待”。

    2.詞義單一。如“阿”表示某種感情色彩,“阿哥”、“阿姨”(表親密感),“阿飛”、“阿斗”(輕蔑感)。而英語中的詞綴普遍具有多義性,不僅能改變詞性(構形),而且又能表達某種詞匯意義(構詞),如er,or,ee不僅使動詞名詞化,而且還表示從事某種工作的人,如worker,instructor,employee。再如后綴-ish,在childish 中使名詞變?yōu)樾稳菰~,詞根的詞匯意義也發(fā)生了變化,在shortish中,不改變詞性,只使意義有了變化。后綴-hood,除表示身份(kinghood)之外,還可以表示日期、狀態(tài)、性質(zhì),如childhood、falsehood,有時還可表示具有某個特殊性的集體,如neighbourhood.

    3.漢語的后綴不如英語詞綴能產(chǎn)。英語的一個詞根可以同時前加前綴后附后綴,有了一個后綴還可再加一個后綴。如形容詞rich,前加en-(enrich)成為動詞,再加后綴-ment,又成為名詞enrichment。再如動詞use,可加不同的后綴而構成不同的名詞usage,user,構成不同的形容詞useful,useless; 在useless后面可再加后綴ness 成為uselessness,或加后綴成為副詞uselessly。漢語中的幾個有限的詞綴是絕對不會這樣能產(chǎn)的。

    4.漢語中詞綴數(shù)量很少,漢語的構詞方法主要是復合法,是一種相當接近于孤立型的語言。與漢語相比,英語則主要靠綴合法構詞,它的形態(tài)是以語音變化為主的內(nèi)部屈折形態(tài),是一種綜合性的語言。綜合語的特點是詞綴豐富,因而派生詞在英語中的比例要比漢語中高,而復合詞的比例在漢語中要比在英語中高。

    參考文獻:

    [1]柯平.對比語言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喻云根.英漢對比語言學[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1994.

    [3]周志培.漢英對比與翻譯中的轉(zhuǎn)換[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張紅艷,女,漢族,1980年生,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語言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詞綴
    詞綴和非詞綴界限的探討
    雨露風(2024年2期)2024-04-27 15:02:35
    從網(wǎng)絡語“X精”看“精”的類詞綴化
    外國學生習得類詞綴“感”的偏誤分析
    大眾文藝(2021年12期)2021-07-23 14:34:36
    詞尾與詞綴的區(qū)別研究
    維吾爾語詞綴變體搭配規(guī)則研究及算法實現(xiàn)
    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詞綴功能及從中存在的奇異現(xiàn)象的處理探討
    淺談現(xiàn)代漢語類詞綴
    小說月刊(2017年16期)2017-12-01 05:14:50
    釋西夏語詞綴wji2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
    現(xiàn)代漢語詞綴與英語詞綴的差異
    試析否定詞綴在漢維語中的不同表現(xiàn)
    語言與翻譯(2014年3期)2014-07-12 10:31:56
    朝阳区| 陆良县| 三明市| 惠来县| 嘉兴市| 台南县| 宾川县| 温州市| 奉新县| 夏津县| 三穗县| 马龙县| 寻乌县| 平塘县| 古蔺县| 伊川县| 东乡族自治县| 曲麻莱县| 浪卡子县| 阳原县| 改则县| 北辰区| 牟定县| 清苑县| 营山县| 澄江县| 威远县| 万源市| 明光市| 绥芬河市| 德惠市| 贵阳市| 嘉兴市| 湖北省| 天长市| 修武县| 滦平县| 醴陵市| 绍兴市| 汉阴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