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嚴三實”的精辟論斷,貫穿著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內在要求,也體現(xiàn)著共產(chǎn)黨人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黨員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因此,高校輔導員應切實將“三嚴三實”作為一種精神追求,視為一種理想品格,融入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這既是黨和政府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素質要求,也是廣大高校輔導員自身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三嚴三實;理想信念;師德形象;使命責任;仁愛之心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嚴三實”的精辟論述,把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和黨的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言簡意賅又內涵深遠,是黨員干部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高校輔導員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其內在修養(yǎng)與工作能力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促進著學校學風建設的發(fā)展,關乎著國家與社會的長治久安。因此,高校輔導員應深入學習和踐行“三嚴三實”,將“三嚴三實”作為提升服務學生本領和提高人格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
一、高校輔導員存在的“不嚴不實”問題
學習和踐行“三嚴三實”應從“不嚴不實”出發(fā)。輔導員既是高校管理干部,又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雙重身份意味著雙重責任。在實際中,廣大輔導員能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堅守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為維護校園穩(wěn)定,服務學生成長,做了重要努力。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對照“三嚴三實”的要求,部分輔導員同志還存在著以下亟待改進的幾個問題。
1.政治學習不夠,理論功底淺薄
有些輔導員同志對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精神理解不深不透,理論學習不夠積極主動自覺,不夠深入系統(tǒng)全面,對黨性修養(yǎng)和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事物,研究新情況、處理新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競爭意識不強,創(chuàng)業(yè)銳氣不足
當前,順應“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新潮流,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釋放辦學活力成為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之一。但有些輔導員同志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因循守舊的傾向,與教育發(fā)展新常態(tài)要求存在差距。
3.工作方法簡單,工作反思不多
輔導員工作內容廣泛,工作任務繁重。部分輔導員同志處理工作方法比較簡單,缺乏工作反思,對問題深層次的分析、思考不夠等。
二、高校輔導員踐行“三嚴三實”的基本路徑
第一,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以思想引領學生。在“三嚴三實”要求中,“嚴以修身”位居首位。“嚴以修身”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增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政治性是輔導員工作的根本屬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工作的主要內容。一名合格的輔導員必須具備優(yōu)秀的政治素質,主要包括政治理論水平、思想覺悟程度和道德情操水平。因此,高校輔導員要高度重視通過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能力。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輔導員應將集體教育與自主學習相結合,不斷堅實自身政治素質。并通過主題班會、主題團會、社會實踐、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等多種途徑,引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大學生確立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
第二,提升師德形象不放松,以德行教化學生?!叭龂廊龑崱睘槲覀兲嵘龓煹滦蜗笾该髁说缆?。我們知道,教師是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教師素質決定著教育質量,而師德形象是最重要的教師素質。實際上,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優(yōu)秀的師德形象就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1996年,著名教育家啟功先生為北京師范大學題詞“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一校訓就表明教師要在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為社會的楷模。“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就是黨和政府對輔導員職業(yè)的工作要求,也是廣大學生對輔導員的期許,高校輔導員應深刻領悟“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光環(huán)背后的重大責任,要切實將“三嚴三實”作為“鑄師德”和完成人格升華的根本途徑,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以文明的言行、整潔的儀表、和藹的態(tài)度影響每一位學生,以為學生樹立一個鮮活的榜樣為己任,用一個普通教師的人格魅力引領學生成長。
第三,牢記使命責任不懈怠,以實干服務學生。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背后承載著幾百個家庭的夢想,也承載著這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所以說,輔導員這個職業(y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是班級的直接管理者,負責班級的大小事務,擔負著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內容涉及學生評獎評優(yōu)、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組織發(fā)展、社團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就業(yè)指導與服務等等,這些工作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處理不好極易傷害學生切身利益,甚至造成群體性事件。現(xiàn)實中,確實存在個別輔導員利用職務之便,違反工作紀律,不依法依規(guī)辦事,損害了學生的合法權益,也斷送了自己的發(fā)展道路,行為惡劣,影響敗壞。我們應深刻明白,輔導員的權力不大,但對于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學生來講,輔導員的一句話、一個行為很可能成就一個學生,也很有可能打擊一個學生。所以,高校輔導員必須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遵守黨紀國法,堅持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利,做到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承擔使命,履行職責。
古語言:“經(jīng)師易遇,人師難求”。要真正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就必須將“三嚴三實”作為一種精神追求,視為一種理想品格,融入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2014年3月.
[2]新華網(wǎng).《習近平談三嚴三實》,2014年3月9日.
作者簡介:
劉超,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輔導員。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