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雅億
人人都知道圈子的重要。大到行業(yè)的圈子,小到公司的圈子,誰都怕自己邊緣化、不入流。公司新來的設(shè)計師叫小葳。沒幾天,她加了所有人的微信,剛畢業(yè)的小年輕發(fā)個泡面晚餐的照片,她都及時點贊與評論。
小葳工作能力不差,社交能力若在小城鎮(zhèn)也算不賴。只是在大城市中,在標榜個性的藝術(shù)界,越是刻意尋找友誼、經(jīng)營圈子,就越給人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有時候,幾個熟人在咖啡間聊得正歡,小葳湊過來聽,并且插上幾句。場面立刻冷下來,大家轉(zhuǎn)開話題的時候心里都嘀咕:“這人咋莫名其妙?”
由于將力氣沒用對地方,小葳的幾個設(shè)計稿都被槍斃了。不知不覺中,同事們將她邊緣化了,她的微博微信沒人回復(fù),發(fā)給大家的意見征求稿也石沉大海。最悲哀的是,公司組織年度出游,部門竟沒一個女同事愿意跟她住。后來,她和一個“呼嚕王”被分在一屋。她竭力討好銷售部的“呼嚕王”,人家也不給她好臉色看。
一天,部門的中餐是慶功宴。大家不約而同地忽略她,我則因重感冒而請假。
我去單位餐廳時,看到她落寞地坐在窗前,啃著一個蘋果,臉上還有淚痕。我猜:這姑娘一定搞不懂自己為啥成了萬人嫌。我跟她打個招呼,告訴她我也沒去聚餐。她臉上瞬間寫滿“同時天涯淪落人”的認同感。
一起吃飯時,我們互聊最近看的書。我說到費孝通先生的一段話:
“在中國,因為我們的社會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于是界限這個東西從來都不清不楚?!?/p>
看到她一臉疑惑的表情,我直白地說:“咱公司,一半人是海歸,一半人比海歸還崇尚西方的獨立文化??梢哉f,咱們公司的設(shè)計師都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與其奢望人家把柴解開來分給你,還不如把自己的柴點清楚、做優(yōu)秀?!?/p>
小葳被我點醒了,高興地致謝離開。
從此,我很少看到這個姑娘跟別人瞎摻和,反倒常見到她偷偷加班,去美院上夜校,去展覽館看設(shè)計。
很快,公司有一個到基層蹲點的項目。這種又臟又累的民工活,她搶著干,而且像個女漢子一樣,干得有聲有色……
天道酬勤!三年后,小葳憑著在省設(shè)計大賽中的獲獎作品,成功跳槽,年薪翻倍。
今年8月份,我在一個設(shè)計師沙龍里再次見到她。她依舊是勤勉低調(diào)的樣子,但已不去刻意討好人了。
總會有人走來跟她說話,問她要聯(lián)系方式和設(shè)計宣傳冊。她也知道該跟什么人保持什么的距離,以從容鎮(zhèn)定的姿態(tài)與有緣人交朋友了。
職場悟道:在進入新的圈子時,新人最好不卑不亢、保持距離,自然地融入圈子的文化中去。無論在什么樣的圈子里,淡定從容地待人接物、一門心思地提高實力,總會贏得大家的認可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