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梅花,是我國歷代詩人所鐘愛吟誦的物象。因她在風雪嚴寒節(jié)令中保持生機,不但不凋,反而開出花朵,而成為逆境中精神氣節(jié)的象征。品格正直的詩人詞人,往往借梅花之自然屬性以抒發(fā)內(nèi)心未伸之志,喻節(jié)操之芳潔,表現(xiàn)不與濁世同流合污的錚錚骨氣。陸游酷愛梅花,在他的全部詩詞作品中,竟有一百五十六首寫梅花,標明梅(梅花)的就有八十多首。在這八十多首詠贊梅花的詩詞中,最能彰顯詞人悲壯孤高品格,體現(xiàn)詞人執(zhí)著信念的,當屬《卜算子·詠梅》。作品中,陸游托物言志,把自己與人世間邪惡勢力的抗爭,雖遭排擠打擊但終不懊悔的凜然高潔情操,融入到梅花與自然環(huán)境作斗爭的品格之中,寫梅亦寫人,梅花與詞人,物我兩照,相融無跡,完全交織在一起,幻化為一個個性鮮明、品格突出的藝術(shù)形象,極富感染力。
詞的上片重在勾勒梅花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和面臨的殘酷遭遇。詞人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對梅的描摹之中,重點寫了梅花的“愁”情。梅花“愁”,詞人更“愁”,“梅”,實際成了陸游人格的化身。首句“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言其地處荒野,非生長于宮庭深院之中,生長環(huán)境極差?!绑A外”,驛站之外,“斷橋”,破敗殘損的橋,意思是說,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悄無聲息自開自落,無人理睬,無人管照,更無人欣賞。“開無主”,明言梅花遭遇的冷落,暗含詞人自己不被人理解,不被重用,反被排擠打擊的凄涼心緒,托物移情,是景語,亦是情語?!耙咽屈S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痹~人以層層遞進的手法把梅花的遭遇進一步渲染深化。梅花在這人跡罕至的郊外默默地開花,孤寂無助,已有愁情幾分,可眼下又是惹愁的黃昏來臨,朦朧幕色籠罩,又使梅花平添了幾多愁緒。不僅如此,隨著夜幕的降臨,一場狂風驟雨又撲面襲來,孤寂的梅花所受的摧殘有多大,命運所受的折損有多慘,不言而喻,不說已明。梅花遭遇的不幸,梅花的流離冷落,梅花的孤寂愁思,正是詞人遭遇、詞人處境、詞人心緒的真實寫照,尤其是“已是”、“更著”詞語的運用,進一步強化了詞作的感情色彩。陸游畢竟是陸游,在寫梅花之“愁”時,沒有沿用多數(shù)詩人、詞人慣用的比喻、夸張手法,把愁寫得這樣、那樣,而是另辟蹊陘,巧妙地借用環(huán)境、時光、自然現(xiàn)象來鋪陳烘托,讓讀者在一系列的景物描繪中感受到作者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愁”,從而使讀者自然地融入作品,走入作者的內(nèi)心?!扒榫半p繪”,堪稱神來之筆。
下片更深層面地詠寫梅花歷盡磨難、孤高清雄、留芳而去的品格、氣節(jié)。詩詞總是靠形象來抒發(fā)感情的。抽象無形的思想感情必須借助具體生動的形象才會有鮮活的生命力。詞人起筆就托物言志?!盁o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承上啟下,告訴人們,梅花的濃“愁”,并不是由于她爭春的緣故,因為她原本就無意去爭春;也不是因為群芳妒的原因,因為她對此并不在乎。到底是什么?不須點破,留給讀者去思、去想、去悟。梅花迎春綻放,是她最先迎來春天。春天,百花怒放,爭艷斗芳,而梅花卻又“無意爭春”,梅花凌寒先發(fā),有的是迎春、報春的赤誠。這里,詞人把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起,把“梅花”和“群芳”擬人化,不但表現(xiàn)了梅花不同凡花那樣的俗艷,寫出了梅花品質(zhì)的高潔,意志的堅貞,也寫出了詞人性格的孤高,寫出了詞人那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言、信念追求永遠不變的錚錚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盡寫梅花所受摧殘及遭遇悲慘。“零落”即凋謝。意思是說,即使凋謝了,零落了,被碾作了泥土,化作了粉塵,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只有香如故”語氣果敢,語意堅定。梅花凋零了,形體不在了,但梅花的清香、梅花的氣節(jié)是永存的;陸游的形體不在了,但陸游的精神、陸游的節(jié)操永存,是始終不變的。這是梅花的宣言,更是陸游的宣言。在詞人的筆下,在詞人營造的意境之中,梅花即陸游,陸游亦梅花,陸游與梅花,物我兩照,相互交融,真可謂“一樹梅花一放翁?!?/p>
作者陸游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詞人,因力主抗金倍受迫害,但他不依附權(quán)勢,不與主和派同流,至死都保持著正氣凜然的高潔品格,詞為心聲,寫物亦言志,在詠梅中詞人完成了自己精神境界的升華。
全詞采用白描手法,用語清俊,自然含蓄。名為詠贊梅花,可通篇不顯梅花字跡,但卻句句蘊含梅花風骨神韻,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偉大的愛國詞人陸游心中的梅花開了近千年,現(xiàn)依舊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陸游,這位愛梅如癡,視梅如命的大詩人,把梅花的精神浸注在自己的骨髓中,把梅花的品格融入到自己的靈魂里,他用心血凝成的《卜算子·詠梅》,歷經(jīng)歲月淘洗,時光打磨,在詞壇更是熠熠生輝,風光不減。讀之,給人的是不盡的慨嘆和永恒的懷想。
(李運國 ?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 ?2768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