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江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已使原有的教學模式有所改觀,然而目前針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更多地放在了挖掘?qū)W生自身潛力、運用科學教學手段等從“怎樣教”的角度去思考的研究范疇,卻忽略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并相應地研究出有效的解決策略,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是對新課程改革下語文教學的一種反思,能夠幫助教師把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傳統(tǒng)教育中的“嚴”與新教育理念中的“放”統(tǒng)一于“有效”這一最終目的中。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極其活躍,其跳躍性的思維非常容易讓他們在課堂上陷入與課堂教學相斥的思維邏輯里面而欲罷難休,這會影響學習效果。這種思維習慣一旦在課堂上得不到控制、改正,便會影響學生練習、實踐等學習行為,最終導致思維習慣的偏差。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正確的引導,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使其養(yǎng)成認真傾聽、然后思考、最后表達闡述的行為習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 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要想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首先教師要充分備課,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讓學生覺得教師懂的知識比較多,愿意學這門課。但是在實際的備課中,有些教師只是以教案的形式來完成,缺乏必要的教研,使得教案并不完整,重難點不突出,甚至有些時候連教學的過程都不能順利完成。老教師可以憑借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在課堂教學中游刃有余,但是新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出現(xiàn)問題的話是不容易及時解決的,這也會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關心學生學不學,有沒有遵守課堂紀律,全然不管學生是不是有興趣。在一次與學生的談話中,我了解到,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是希望被教師關注的,也是想學習的,但由于一兩次的犯錯或者是開始的內(nèi)容聽不懂,導致以后沒有學習下去的意識。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給與更多的關懷和幫助。小課堂如同大社會,課堂上的各種關系如果處理不好,問題就會產(chǎn)生,就會蔓延,就會變得嚴重,以至于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給學生及時的幫助,讓他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力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的最佳方式在于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恰當?shù)姆椒ㄈブ鲃诱J識客體,在認識客體中最終掌握方法去生成客觀知識,再反作用于客體。鑒于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假設自己是學生,變傳統(tǒng)的以“教”為核心的教學設計為以“學”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形成教與學的同步推進。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好學習方法的示范,進行有針對性的學法訓練,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指導學生,并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學法要求,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方法。教師還要依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從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渴望學習、渴望擁有知識。此外,一節(jié)課45分鐘,教師引導和點撥的總時間應該控制在20分鐘左右,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探究、自己發(fā)展的“空白時間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讓學生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個性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條件。羅杰斯也曾說過,自由程度越多的學習,身心投入程度愈多?!翱瞻讜r間帶”是教師講授的“空白”,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nèi),學生可以實現(xiàn)分層學習,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指導;學生可以發(fā)展個性,教師可以因材施教。
(二)構(gòu)建有效的師生互動課堂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構(gòu)建師生互動的有效課堂是實現(xiàn)課堂高效性的關鍵。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信任送給學生,要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尤其是語文教師更應該利用教材內(nèi)容,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進入“憤”“悱”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經(jīng)過思考和探究實現(xiàn)學習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重視師生的有效互動。師生有效互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導在所當導,放在所當放”,讓學生根據(jù)教學情境所涉及的內(nèi)容,自主地探究知識,發(fā)現(xiàn)認知上或思想上的疑點,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會知識,又可以使學生在師生互動中解決某些疑點,在新舊知識的整合中產(chǎn)生新的疑惑,產(chǎn)生新的探究欲望。教師要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有疑惑、有爭議、認識模糊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得出正確的觀點,形成正確的認識。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論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J].中小學管理,2002(5).
[2]開放式語文教學的實踐[J].中國教育新干線,2005(4).
[3]韋志成.語文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4]譚惟翰主審,徐越化主編.中學語文教學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