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高云 方志剛 徐英黔 何璐 李芊 王勇 王平
【摘要】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復合型人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方法之一,對高等學校提高本科生就業(yè)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從遼寧科技大學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入手,結合作者實際指導本科生的經驗和體會,提出了幾點思考,對利用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科研訓練 創(chuàng)新型人才 科研促進教學 就業(yè)率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03-02
所謂創(chuàng)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現出靈活、開放、好奇的個性,具有精力充沛、堅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豐富以及富于冒險精神等特征[1]。而21世紀對未來人才的要求,不僅要具有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更應該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作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搖籃-高等學校擔負著提高大學生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等多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重任。而針對于本科生的科研訓練正是提高大學生各種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本科生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196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所倡導的“本科生研究機會計劃”(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UROP)作為典型的案例,已經成為世界諸多高校效仿的典范[3]。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我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為先導的,針對我國高等學校本科生實施的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lan, SRTP)逐步開展起來[4]。目的是給本科生提供科研訓練機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及獨立工作能力等。遼寧科技大學針對我校本科生總體素質和實際情況,開展了有自己特色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經過多年的項目實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使得本科生綜合素質得以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針對教師指導學生,學生參與科研等方面有一定的體會和思考,現總結如下:
1 積極方面
1.1 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在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在教師指導學生的過程中,由指導教師給學生提供研究方向,由學生自行進行資料準備和收集工作,實驗開展的準備工作等,調動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參與指導教師的科研活動過程中,不但提高了學生進行科研實踐的能力,也促進了本科生在科研能力方面的提高。
1.2 培養(yǎng)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
在進行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的過程中,必然要求學生做到能夠按時完成科研任務,獨立進行科研實驗,以及實驗材料和實驗資料等的準備工作。例如,在某項關于進行水質中塑化劑含量的測定的科研訓練項目中,學生就是獨立完成了整個城市的水樣收集工作,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而目前的本科生多以獨生子女為主,在吃苦耐勞的能力方面不足,而未來他們進入社會以后,企業(yè)恰恰需要員工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科研訓練的實施,對學生在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積極作用的。同時,由于一個項目組至少由3-7名同學組成,同時每個成員都需要承擔一部分的工作,而且他們還要進行交流,共同實驗。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了他們與人溝通的能力。
1.3 提高了本科生畢業(yè)就業(yè)的機會
由于本科生參與了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在工作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升。而且在企業(yè)面試的時候,企業(yè)比較看重學生的工作能力,如果本科生參與了大學生科研訓練,同時在項目進行中又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必然會受到企業(yè)的青睞。我校應用化學專業(yè)的一名本科畢業(yè)生原本工作簽約到了山東省某企業(yè),在一次陪同學面試的過程中與國內某著名企業(yè)經理進行了交流,當了解到其在校期間曾參加過大學生科研訓練,同時其研究成果正是企業(yè)感興趣的課題的時候,該公司經理表現了極大的興趣,邀請學生到企業(yè)任職,并給予了優(yōu)厚的待遇,目前該同學已經在企業(yè)的中層管理管理崗位任職了。可見相比與其他沒有進行過相應訓練的同學,學生簽約就業(yè)的機會就大了很多,對提高我校本科生就業(yè)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4 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由于高等學校教師在教學活動后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機會較少,通過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的開展,不但增加了老師與學生溝通的機會,同時由于進行了交流,使得老師更能夠了解當前學生更需要什么樣的講授方式和需要獲取什么樣的知識,對于提高我校教師整體的教學質量與學生對母校的感情方面也是有作用的。
2 不足之處
2.1 宣傳不到位,學生無法及時了解項目
目前,我校關于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一般是在5月左右開展課題申請工作,而由于宣傳工作的不到位,使得部分教師和學生無法及時了解項目開展的目的和意義,尤其是對學生的宣傳工作。這樣就造成了部分老師在進行課題申請的時候,隨便找?guī)讉€學生把名字寫上,不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興趣,而感興趣的學生反而無法參加到課題中來,造成了“強扭的瓜不甜”的現狀。因此建議學校和學院在課題申請初期,對學生進行項目的宣傳工作,提前收集教師的科研題目,并介紹給學生,使學生能夠依興趣進行選擇,做到“郎有情,妾有意”。
2.2 項目開展過程中教師指導力度不足
學生本身對項目抱有很大的興趣,但是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部分教師只是把學生當成實驗員和操作工,不能充分利用學生對項目的興趣。一味的要求學生做實驗,而不讓學生了解項目的目的和意義,甚至連資料收集都沒有讓學生去做。這無疑會打擊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孰不知有些成果就是在學生的主動觀察中發(fā)現的。
2.3 部分教師提供的項目對學生鍛煉力度不夠
通過對近年教師提供的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課題的了解,目前有部分教師存在提供課題難易度較大的現象。有些課題不具有前瞻性和達不到鍛煉同學的目的,而有些課題反而難度過大,甚至在短期內無法完成,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參與課題同學的科研積極性。建議教師在進行課題申請的時候多申請一些課題難度適中,而同時又具有研究價值和意義的課題,起到即促進課題的開展和進行,又鍛煉了本科生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
2.4 學生開展獨立實驗的能力缺乏,學習能力不強
部分學生在項目的開展過程中,報著隨大流的思想。目的不明確,同時由于基礎較差,在獨立進行實驗方面的能力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強。建議由指導老師牽頭,由科研能力強的學生協助,對這部分能力不強的同學進行引導和幫助,而不是隨其自生自滅,這樣才能使得學校開展大學生科研訓練的目的得以發(fā)揚。
2.5 部分學生功利性太強
由于目前我國高等學校普遍實行了學分制考核,而本科生參與大學生科研訓練不但能夠獲得相應的課外學術活動加分,甚至能夠發(fā)表論文。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部分學生的功利性太強,參與大學生科研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發(fā)表論文,或者在保送研究生方面得到加分,而不是想自己在項目進行中,實際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多大的提升。建議指導教師應該向學生說明,發(fā)表論文和取得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理。
3 結論
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措施,對提高本科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我國進行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遼寧科技大學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應該結合本校的特色,發(fā)揮高校教師和教學型大學的優(yōu)勢,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有針對的指導和培養(yǎng),這樣才能達到即鍛煉和提高的本科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又提高了學校的素質教育能力和綜合實力,為我校創(chuàng)建教學研究型大學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段徐,章燕棋,應美丹等. 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7,3:58-59.
[2] 景桂英,吉東風,陳兆夏等. 實施SRT計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J].教育教學管理,2004,6:5-7.
[3] 沈文飚,袁家明,閆祥林等. 高等農業(yè)院校生命科學專業(yè)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的探索與思考[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5,11:81-83.
[4] 余國貞,杜旭英,王卓明等. 實施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3,3:65-67.
基金項目:
遼寧省教育廳教改項目(項目編號:UPRP20140453;2012-4-4)、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項目編號:JG11DB140)、遼寧科技大學2013年面向“十三五”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08)的研究成果。遼寧科技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310146005、101462013048、101462014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