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錕錕
【摘要】模因論是以達爾文進化論為理論基礎用于闡述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一種新型理論。在文化領域內(nèi),人們通過互相模仿進行傳播和分享,將其思想或者信念進行傳遞。模因因其與基因的發(fā)音相同,又被稱作為文化基因,我國學者在對其研究時,為了強調(diào)其模仿性,而將其譯為“模因”,意在表達這一理論實質(zhì)上是一種模仿現(xiàn)象,與基因較為類似。模因以模仿的形式進行發(fā)展和傳播,是文化傳播的基本單位。本文通過對模因論和當前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介紹,然后試著總結(jié)出一些模因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以促進學習交流。
【關鍵詞】模因論 高中英語 寫作教學
目前,我國英語寫作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文章過于呆板,對語句和結(jié)構的掌握也不成熟,使其寫作能力一直是英語學習的短板。模因論憑借其模仿的特點,能夠使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高,對于英語寫作教學具有重大意義。
一、模因論概念的界定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模因論能夠有效的發(fā)揮其傳播、模仿的特質(zhì),使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隨著寫作環(huán)境和風格的改變,而對寫作內(nèi)容和方式發(fā)生一種類似模仿行為的改變。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因?qū)W生對于英語使用環(huán)境的了解不足,使得模因論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二、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寫作作為英語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掌握和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因為學生對于詞匯的掌握量不足,對英語語境理解不夠深刻,使其在從事英語寫作的過程中,思路單一,文章死板,而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卻只能憑借其經(jīng)驗對學生傳授一些過于刻板的套路,由學生死記硬背,這種簡要的固化式的教學手段固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如果教師不能充分把握好尺度,十分容易對學生的思維發(fā)揮造成影響,甚至一些使一些學生滋生懶惰的情緒,將模仿變成了抄襲。所以說,英語寫作教學還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模因論能夠有效的通過模仿的手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三、模因論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具體應用
1.通過對范文的引用,以提高其寫作效果。模因論強調(diào)模仿,在對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模因論的利用,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通過直接引用的方式,來實現(xiàn)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總結(jié)一些名言警句或者成語俚語,然后將這些詞語、句子、段落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應用于英語寫作中,往往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在寫作付出與滿足之類的文章時,就可以引用這句“A contented mind is perpetual feast.(知足常樂)的諺語”;在寫作關于朋友間友誼的文章時則可以使用“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益友難得)”這句諺語;在寫作關于勤勞工作學習的文章時,則可以引用“A good head and an industrious hand are worth gold in any land.聰明腦袋勤勞手,走遍天下貴如金”這句諺語。這些詞語可以在英文寫作中任意添加,在開頭或者結(jié)尾中將其引用下來,往往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無形中提高了英語作文的質(zhì)量和效果。
2.通過對范文的借鑒,提高寫作能力。模仿不僅僅是全盤引用,高級的模仿是對其內(nèi)在含義的了解下,通過自身的加工和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作出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風格迥異的語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仿寫,仿寫自古以來便有“天下文章一大抄”這樣的說法,說的就是在借鑒他人的文章后,經(jīng)過自己的揣摩和加工,形成具有自己風格的美文,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仿寫不是對文章的東拼西湊,這里說的模仿,說的仿其內(nèi)在,也就是原文章的風格和特色。學生在經(jīng)過大量的仿寫之后,必然會對這一種寫作風格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通過老師將一些常用的英語表達形式教給大家,并且引導學生仿照這類表達方式與其語境相同的語句,使其在模仿的過程中,將別人的優(yōu)勢,轉(zhuǎn)化成自己的特點,提高寫作的能力。
3.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發(fā)揮模因論的優(yōu)勢。構建學習氛圍,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環(huán)境影響,這種模仿來自于同學與同學之間、老師與同學之間的傳播。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同學都有各自的特長,在英語寫作中也是一樣,比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寫作較為優(yōu)異的文章進行傳頌,或者對其中的美句進行提取,并借鑒大家去學習,長此以往,定然會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其積極的挖掘優(yōu)美的詞句,并將其運用到英語寫作當中。這種良好學習氛圍的構建,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能促進其對英語寫作方面的經(jīng)驗進行交流和學習,從而使得模因論的發(fā)展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這種方法,其實屬于教學方法,通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加強其溝通和交流,為模仿提供土壤,使其自反的去學習英語寫作,從而提高其英語寫作能力。
模因論主要是通過模仿來進行傳播和發(fā)展的,其模仿性的特點,尤為適用于英語寫作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適當?shù)囊龑箤W生掌握引用和借鑒這兩個重要的模仿方式,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其溝通和交流,使得其在交流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模仿的作用,互相借鑒互相學習,使其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經(jīng)閩,葛厚偉.模因論視野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J].歲月月刊,2011(3).
[2]胥月華.模因論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模仿寫作教學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