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靜
【摘要】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的是一線技術型、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育人原則,結合市場及用人單位的需求,把提高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擺在首位。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對未來人才的英語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底子薄,基礎差,接受能力慢,有時完成教學任務都十分困難,持續(xù)提高教學成績更是步履維艱。因此,如何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是擺在高職英語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職英語 課堂 教學
職業(yè)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職業(yè)教育是面向就業(yè)的教育,職業(yè)教育才是真正的終身教育。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水平的高低已成為用人單位招聘人才的重要條件之一??梢?,高職院校只有強化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才能全面落實“人人有知識,個個有技能”的辦學宗旨。因此,在高職英語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優(yōu)化策略,創(chuàng)新方法,不僅要做到“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還要做到“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這樣的課堂才是“生命課堂”,才是著眼于學生發(fā)展的課堂,才是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人人參與的課堂。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實效。
一、打磨教學語言,喚起參與熱情
教學實踐證明:課堂的高效來自愉悅。魏書生的教學經驗也告訴我們:“盡可能地做到每堂課教學要讓學生有笑聲?!弊寣W生有笑聲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英語非母語,加之高職學生的特殊學情(英語底子薄,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常常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必須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參與熱情上苦下功夫。教學語言是師生溝通的潤滑劑。實踐證明:教師聲情并茂、詼諧幽默、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是點燃學生參與熱情的火種,是融洽師生關系的紐帶。因此,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要不斷打磨教學語言,要做到有聲語言恰切,體態(tài)語言和諧。只有將二者藝術地結合,才能賞心悅目;才能啟迪心智;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學習任務,從而收到、甚至超過預期的教學效果。
如:高職英語課堂學生遲到是普遍現象,盡管嚴肅課堂紀律也無濟于事,為了融洽師生關系,我改變以往的聲嚴厲色的教育方式,和顏悅色地唱到:“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此話一出,全班哄堂大笑。緊接著,我又唱到:“我總是心太軟,心太軟?!边@位學生難為情地低下了頭。我借機說:“唉,算了,下不為例。”以后,這位學生再沒遲到過。
另外,教師的語言不僅幽默,還要與時俱進。教師要善于將網絡語言用到英語課堂,以保持課堂語言的新鮮度,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例如:2010年,“給力”,2015年的“點贊”,“蠻拼的”等等流行詞語,教師在課堂上要經常用“給力”“點贊”,“蠻拼的”等等流行詞語來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必要時夾雜著手勢(v),讓他們從內心體驗成功,收獲快樂,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生持久興趣的同時,課堂的親和力、凝聚力也大大提高,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二、和諧師生關系,營造參與氛圍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焙椭C的課堂氛圍能激發(fā)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學生對教師有了認同感,才能主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心理。
一堂生動的英語課是從互相問候過程中開始的,教師在課堂上即興寒暄問候,不僅是為了營造學習氛圍,更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How did you spend your weekend? Did you have a goodtime yester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 kind of weather do you like?”由此還可進一步深入提問,“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here?”學生可以各抒己見“It's often Warm in spring.Its never cold.Its often sunny.Its sometimes wet.”師生課堂上常常聯(lián)系這些對話,使英語問候深入內心,在今后的實際交往中也能脫口而出。
三、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提高應用水平
語言的表達離不開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的交流需要一個交際平臺。這個平臺需要教師為學生搭建。在長期的高職英語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本著實用的原則,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就業(yè)需要出發(fā),有計劃、有步驟、有分別地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有機結合,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如:學生超市購物的經歷人人都有,課堂上,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扮演外國人和導購的角色),創(chuàng)設超市購物的情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學習到了:1.如何詢問和回答價錢?2. 怎樣詢問和回答商品位置? 3.超市中常見的食物、食品名稱的表達。4.“pound,call、bag、jar、box”等計量、包裝單位的應用。5.如何開發(fā)票?通過設計真實的語言場景,學生基本上實現了入情入境地表演,酣暢淋漓地表達,既消化了新知識,也提高了社會交際的能力。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課堂。課常教學是參與者情感和生命活力激烈碰撞的過程;課堂教學是參與者完善、提高、升華、創(chuàng)造享受的過程;課堂教學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相信:只要我們高職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積極實踐,從學生的學習實際、生活經驗、就業(yè)需求出發(fā)來改進教學策略,革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結構,就一定實現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徐艷輝.淺析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實效[J].海外英語(上). 2014.4.
[2]袁莉.運用情感因素,激活高職英語課堂[J].考試周刊.2013.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