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
在19世紀,如果得了肺結核,那就意味著你離死亡不遠了。可想而知,這是一種多么可怕的疾病。即使到了近代,雖然可以通過一些藥物進行預防和控制,但依舊無法很好地消除它。然而,你知道嗎,就是這么一個讓人聽之色變的疾病,卻改變了人類的很多生活習慣。
短裙
在細菌被發(fā)現以前,人們總是隨地吐痰,而婦女的裙子又多是拖地長裙,所以很容易把痰里的結核細菌帶回家里。如果小孩和其他家人不小心感染了結核細菌,那么面臨的就是死亡一條路了。再加上不懂得如何預防肺結核,更容易導致大范圍的傳染。直到細菌被發(fā)現后,婦女們都紛紛改短自己的裙子,借此避免把結核細菌帶回家。
修胡子
我們現在從電影里可以看到,古代的歐洲人很喜歡蓄須,認為這是一種彰顯男人氣概的手段,同時也認為胡須能夠阻擋細菌和灰塵,防止病從口入。然而事實證明,這一觀點是大錯特錯。因為胡須離嘴巴很近,所以唾液經常會黏在胡須上,容易導致人們感染結核細菌。另外,如果愛人一不小心觸碰到了殘留結核細菌的胡須,那么她也會被感染,所以男性開始剃掉自己的胡須,減少感染率。
華夫冰淇淋蛋卷
在1890年的時候,冰淇淋的包裝是一種小玻璃瓶,人們在吃冰淇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舔附著在瓶子上的冰淇淋,而這種小瓶子又是能回收利用的。在殺菌消毒措施簡陋的年代,如果一個結核病患者使用了這個小瓶子,那么后一位使用者很容易被傳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上出現了一種華夫餅制作的冰淇淋蛋卷,它替代了小玻璃瓶子,不僅更加美味,而且杜絕了結核細菌的傳播。
一次性產品
肺結核的主要傳播方式就是通過唾液傳播,包括飛沫、痰、鼻涕等。1907年,為了防止結核病的擴大,科學家發(fā)明了一次性的紙杯,一些售賣飲料的攤販都紛紛采用了這種產品,保證了產品的潔凈。到了1924年,一次性面巾紙也出現了,替代了重復利用的手帕,而且一次性面巾紙使用后會被燒掉,不給結核細菌可乘之機。
實在想不到吧,談之色變的肺結核居然讓我們的社會發(fā)生如此大的改變,而且這些改變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