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慶長假期間,一則“中國老太在日本‘碰瓷”的新聞引發(fā)極大關(guān)注。盡管事后證實老人蒙受了不白之冤,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最近幾年,但凡和“碰瓷”、“中國大媽”、“扶不扶”等熱詞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事件,幾乎都會成為爭議的焦點。有人可能在想:類似事件是不是中國所特有的現(xiàn)象?其實不然。按照上海人方慧的說法,“我在紐約住了五年,耳聞目睹的‘碰瓷事件也不少,但很少像在中國那樣引起轟動。歸根結(jié)底,美國人對付‘碰瓷有絕招。”
一副眼鏡引發(fā)的慌亂
對于初來乍到的人來說,最擔心的恐怕就是遭遇“欺生”。2010年秋天,我初到紐約求學,沒想到第一次獨自上街,就被一個欺生的美國大叔盯上,隨后身不由己掉進了他自導自演的“碰瓷”事件,險些被嚇破膽。
到紐約的第三天,我約上同在紐約上學的表姐一起去參觀自由女神像,不湊巧的是,當天紐約又是一個令人絕望的堵車日,她被堵在曼哈頓中區(qū),要遲到半小時,讓我先在附近逛逛。
因為人地兩生,我決定找個地方一邊歇著一邊等她。而就在我尋找歇腳處的時候,一個皮膚黝黑的50多歲男人迎面快步走來,我躲閃不及,和他撞了一個滿懷。我見狀連忙道歉,看他的眼鏡掉在地上,又趕緊幫忙撿起,沒想到他接過眼鏡后卻大叫“眼鏡壞了”,還聲稱自己的眼鏡是GUCCI正品,價值480美元。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馬上接過眼鏡仔細查看,果然鏡片已從鏡框中掉出,不過鏡片和鏡框都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劃痕,明顯不是剛剛掉在地上造成的。另外,這個人的衣著太過隨意,甚至還略顯邋遢,形象和氣質(zhì)完全和GUCCI不搭。我意識到自己可能惹上了大麻煩,內(nèi)心一陣怦怦亂跳,瞬間方寸大亂。
那個人自然將一切看在眼里,他主動提出了解決方案:要去不遠處的一家豪華眼鏡店進行修理,我沒有辦法,只得跟了過去。不過看到眼鏡店的門前人來人往,他又改了主意,提出要去哈德遜河邊的另一家眼鏡店看看。我當然明白他是想把我?guī)У狡ъo地方狠狠敲上一筆,心里雖然想著絕對不能依從,但一時之間卻也想不出應對的法子。
幸好表姐這時候及時趕到,我像見到救星一樣險些落淚。表姐聽完事情的經(jīng)過,果斷撥打了911報警電話,那個人顯然沒料到表姐還有這一招,愣了一下便扭頭朝相反的方向飛奔跑掉了。而此時,警察也立馬趕到。見我驚魂未定,他一邊笑著安慰,一邊幫我分析原因:“他肯定是把你當成了外國游客,你這身裝束給了他錯覺,以為可以從你身上大發(fā)一筆橫財?!?/p>
我看了看自己身上那件印有“我愛紐約”字樣的T恤衫,還有那頂和自由女神頭上一模一樣的帽子、手里的單反相機、背上的雙肩包,不由恍然大悟:原來紐約人也是欺生的,后悔自己第一次外出便如此“張揚高調(diào)”,結(jié)果惹禍上身。
和警察告別時,他熱心地給了我們很多善意的提醒。按照他的說法,像紐約、洛杉磯、邁阿密這種大城市,尤其是一些人流如織的旅游景點,是比較容易發(fā)生碰瓷事件的。碰瓷的人大多隨身攜帶眼鏡、名酒瓶子、仿冒的貴重物品等道具,然后與無辜的路人故意相撞,并謊稱東西摔壞,以此訛詐金錢賠償。由于索要的金額不算太多,初來乍到的游客又大都語言不通,孤立無援,往往更易成為碰瓷的對象。
不過,警察最后也不忘加上一句:“別擔心,以后碰上這種事,只要立刻打電話報警,騙局馬上就會被戳穿的?!蔽乙贿吢牐贿叞杨^點得如雞吃米。在國內(nèi)時總聽人說遇到困難要找警察叔叔,看來這句話在大洋彼岸也同樣適用。
其實為了防范類似事件,紐約警方在繁華的鬧市區(qū)以及人群聚集的旅游景點都部署了不少的警力,而警察對于破瓷事件的甄別能力也是極強的,一旦破瓷者被逮住,將以“敲詐罪”遭到指控。如果罪名成立,會面臨嚴厲的懲處,包括罰款、入獄監(jiān)禁,或罰款、入獄監(jiān)禁并罰。而如果碰瓷者屬于非法移民,出獄后則立即會被遣返回國。這種處罰力度無疑對碰瓷者形成了極大威懾,難怪老媽從時代廣場安然無恙地歸來后,連聲怪我胡亂制造緊張空氣,害她白白擔心了一場。
一輛輪椅制造的疑案
其實對于美國人來說,真正令人防不勝防、叫苦不迭的“碰瓷”事件并非發(fā)生在街頭,而是車流洶潮的馬路上。不僅考驗人的道德水準,對法律法規(guī)也構(gòu)成極大挑戰(zhàn)。身受其害的不只是普通車主,就連保險公司也難以幸免。
2013年夏天,我駕車和男友詹姆斯去皇后區(qū)玩,因為對路況不是很熟,我們在一條不太寬的小巷里迷了路。就在我小心翼翼準備將車倒出巷子,重新回到大路上時,忽聽車尾左側(cè)傳來金屬撞擊的聲音,接下來便是一聲驚聲尖叫。從后視鏡望過去,一輛輪椅就倒在我的車輪后方,一個60歲模樣的老太太躺在地上,正不停地痛苦呻吟。
我心里大呼“不妙”,慌了手腳,馬上準備跳下車去扶老太太,可反應迅速的詹姆斯一把拉住我,看他經(jīng)驗老到的樣子,我意識到,這其中可能存在“貓膩”。果然,見我們一直待在車里沒有動靜,老太太按捺不住,自己爬起身走到車邊,開始用力敲打駕駛座一側(cè)的車窗,并大聲叫嚷:“撞到我了,你沒看到嗎?你想逃離現(xiàn)場嗎?我要報警!”然后便真的撥打起電話來,并將輪椅橫在車前。我更加心慌,又想跳下車,卻再次被詹姆斯攔住?!八揪蜎]叫警察,你坐著別動,我來打電話報警?!?/p>
五分鐘后,警車抵達了現(xiàn)場,一路呼嘯而來的還有救護車,令人不得不感嘆美國反應迅速的救助預警系統(tǒng)。回身一看,剛剛還好好站在地上的老太太不知何時已經(jīng)跌坐在輪椅上,還表現(xiàn)出一臉虛弱,甚至兩個褲腿也憑空增加了兩個大大的破洞,演技堪比奧斯卡影后,真是讓人既好氣,又好笑。
警察很認真,為老太太做了詳細的筆錄。按照她的說法,當時她坐著輪椅正常前行,卻被車技不佳的我無辜撞倒,說著還指著輪椅上的擦痕,又拎起褲腿給警察看,可我們在她的腿上并沒看到什么淤青和傷痕。救護人員初步檢查后,也證實她并無大礙。見此情景,就連警察都無奈地搖頭,并對我們報以同情的微笑。他拉開橫在車前的輪椅,然后朝我擺擺手,示意我們開車走人,還告訴救護人員也可以走了。直到此時,老太太臉上的可憐、委屈和囂張才消失不見。在周圍人的竊竊私語和哄笑聲中,她不太情愿地在警察出示的一份文件上簽了字,然后悻悻地轉(zhuǎn)身離開。
我長舒了一口氣,對警察千恩萬謝,他只是了解地笑了笑,我想這種事他肯定已經(jīng)見怪不怪。警察還對詹姆斯的應對方法表達了贊許,他說如果我們當時盲目走出車外和老太太辯解理論,事情可能就不像現(xiàn)在這樣容易處理,有可能節(jié)外生枝。這倒是真的,如果老太太揪住我不放,或者發(fā)生激烈推搡,我還的確是說不清,也道不明了。
我問詹姆斯,他的這些經(jīng)驗是從哪兒學的,他笑言之前曾從電視上看到過類似的事。據(jù)說這類碰瓷以詐騙司機和保險公司為目的,大多針對中高檔車、女性司機和老年司機,一般常發(fā)生在偏僻路段或交通相對混亂的地方,比如丁字路口、十字路口轉(zhuǎn)彎處和高速路出口等。
按照警察的說法,我們遇到像老太太這樣的“碰瓷”,實在是應該感到慶幸才對,因為她的欺詐手段沒有太多技術(shù)含量,不是很難識別。但很多人沒有我們這種運氣,經(jīng)常會碰到有組織策劃的團伙作案。碰瓷的人出動多部車輛相互配合,制造事故,讓駕車者、警方以及保險公司都心驚和痛恨不已。
美國國家保險犯罪局的一份數(shù)據(jù)顯示,僅2007-2009的兩年間,有疑點的汽車索賠事件就增加了46.3%,有五個城市最易發(fā)生碰瓷事件,紐約排在首位,其次是坦帕、邁阿密、奧蘭多和休斯敦。看來,身居紐約的我還真的要小心防范呢。
當然,開車的人也不必對遭遇“碰瓷”心生恐懼,美國法律對此制定了嚴厲的懲戒措施。1997年,兩個洛杉磯人駕駛一輛“水星美洲獅”在高速路口沖到一輛汽車前面并制造剎車,致使后者緊急剎車時不幸被隨后而至的大卡車碾壓,還引發(fā)爆炸,最終車內(nèi)一家三口全部喪生,這兩人因此被判入獄11年。
而為了有效防范“碰瓷”事件,美國警方也提示駕車者在遇到可疑事件后要盡可能多留下現(xiàn)場照片,及時報警。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安裝行車記錄儀,能自證清白。事實上,紐約已經(jīng)要求所有電召車、出租車必須在車內(nèi)安裝攝像頭,以應對交通事故和碰瓷事件。那一次之后,我也趕緊在車里安裝了行車記錄儀,紐約居不易,行也不易,多加小心才是上策。
一場救助贏得的公正
在美國,“碰瓷”事件雖然時有發(fā)生,但類似好心路人救助傷者反遭“碰瓷”的事卻極為少見。這一方面與美國針對窮人制定了完善的醫(yī)療救助機制和保險體系有關(guān),另外對于救助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權(quán)責問題,美國聯(lián)邦和各州法律也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無償施救者保護法》,有效保障了好人的利益,也使碰瓷者無利可圖。
2014年5月,同學薩曼莎的母親發(fā)生了一件煩心事。她和同事在出差途中遭遇車禍,同事的傷情嚴重,卡在座位上動彈不得,而車子又隨時面臨爆炸危險,情急之下,她奮力將同事拖出車外,但后者還是最終失去了雙腿。事后,薩曼莎的母親被同事以“拖拽過度,致其癱瘓”為由告上法庭,要求賠償。我問薩曼莎擔不擔心,她笑著搖頭,因為按照《無償施救者保護法》,施救者在無償救助時若給被救者造成損害,是可以免除責任的。果然,這項指控在法院未能立案,也算是給好人善舉的應有回報。
在美國,幾乎每個州都有《無償施救者保護法》,用來鼓勵人們在緊急時刻救助他人,免除大家在施救時的后顧之憂,這也使得在美國的很多地方,都活躍著“雷鋒”的身影。
有一次我駕車去新澤西,半夜車胎被石頭割破漏氣,心里又急又怕,是素不相識的路人紛紛停車,冒雨幫我更換輪胎。還有一次紐約遭遇暴風雪,我的車子在路上拋錨,寸步難行,是駕駛一輛福特皮卡車的年輕夫婦幫忙清理了周圍積雪,另外兩個路過的男子幫忙推車,才讓我有驚無險地渡過了難關(guān)。耳濡目染之下,后來我也曾在交通事故中幫忙撥打求助電話,并幫傷者蓋上毛毯取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互助就是這樣逐漸形成,社會道德也是這么一點點建構(gòu)起來的,并影響著生活中的每個人。但愿中國人也能這樣盡早擺脫“扶不扶”、“幫不幫”的糾結(jié)與煩惱。
編輯/鄭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