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心
作為一個鮮在社交網站上發(fā)布照片的人,我曾經深刻地反省,這樣做的根本原因是不是我如今依然自卑。這也正常,長相不如人意,身材馬馬虎虎,總有一些自卑的理由。
有時候看偶像劇,當看到別人的高中生活都是風生水起、熱烈恣意時,我的心底常常憤恨難平。因為縱觀我的青春期,簡直可以用“災難”二字來形容。
那時我是個小胖子,經常因此被朋友們調侃。比如我站在窗前憂郁地說:“學習太累,真想跳下去一死了之?!迸笥褧ⅠR接一句:“別把地球砸穿?!?/p>
胖意味著我很難買到合適的衣服,你永遠不能指望一個常年穿深色運動服的女生能好看到哪里去。
胖不說,我還經常生病,一個月中總有好幾天得吃藥甚至打針。生病帶來的不適給了我一種很消極的暗示,即使窗外的陽光再好,我也覺得心頭昏暗。
所以,我不僅羨慕那些花枝招展、亭亭玉立的藝術班的女孩,甚至還羨慕一個從不生病、走路矯健的女同學,她看起來永遠是那么充滿活力。
除此之外,我還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會演奏任何樂器,幾乎沒有任何特長。所有屬于青春少女的光芒,一到我這里就變成了一片暗淡。
種種原因讓我無比自卑。語文課上老師讓同學們上臺朗讀課文,就是我最恐慌的時刻。
即使不脫稿,我也能感覺到自己在不停地打哆嗦。臺下幾十雙眼睛,每一道目光都像探照燈,讓我的緊張和心虛一覽無余。
上了大學之后,我參加各種活動,慢慢地克服了自卑,但這是被逼的。那時候,我們班有一個認真負責、積極踴躍的團支書,一心為班級的榮譽著想,但凡學校有什么比賽、競賽,她總在不提前跟我們打招呼的情況下給我們報上名,以此來逼迫我們去參加。
所以我被迫加入了長跑隊,被迫參加了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甚至被迫參加了我最害怕的數(shù)學競賽。當我每次要打退堂鼓的時候,她都嚴肅地批評我、溫柔地鼓勵我,硬生生地將我推上“戰(zhàn)場”。
終于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站在臺上時不再感到緊張害怕了,即使即興演講也能游刃有余。當然,我也不是一天就變成這樣的。
每逢比賽,我先是一遍一遍地背誦演講稿,這樣就算再緊張,我也能憑借慣性記憶將演講稿連貫地順下來。后來我在越來越多的人面前演講,讓他們給我提意見,然后一點一點地對著鏡子練習,終于,我也變成了一個風格獨特的人。
從那之后,我終于知道,許多人并非天生就能侃侃而談,他們和我一樣,是在人后練習了無數(shù)遍之后,才終于得以在人前侃侃而談。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一刻戰(zhàn)勝自卑的,但一路走來,我覺得,真正的成長是一個讓自己越來越有底氣的過程。
這種底氣,有時候不僅僅在于考多高的分數(shù)、有多高的收入,而在于積淀了多少足以讓自己不憂不懼的東西。
在克服自卑的路上,我不過是用了最笨拙的三個方法—學習、讀書、思考。
即使現(xiàn)在告別學校開始工作,學習仍然是最能帶給我底氣的方法。
掌握一項新的技能,考取一張含金量很高的資格證書,在工作中不斷地積累行業(yè)經驗,這種學習當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學習或許不能很快為你帶來一份高薪的工作,但至少給了你找到高薪工作的可能性,也順帶給了你用高薪工作來證明自我價值的可能性。
有些人覺得讀名著沒有用,讀“心靈雞湯”更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我總覺得,也許一篇“心靈雞湯”能讓你在一瞬間燃起斗志,可很難指望它能拯救一顆卑微的心。
反倒是那些流傳了數(shù)百年的名著,那些隱藏在字里行間的真摯、善良與美好,足以讓你在暗自哭泣時,因為了解到一個遙遠的、未曾謀面的、惺惺相惜的人也曾經歷過相似的痛苦而心存余溫。
我想起自己在情緒波動、憂郁絕望時度過的日子,是那些書拯救了我。那些偉大的、踽踽獨行的靈魂,甚至那些充滿力量的只言片語,成了我最好的止痛藥。
讀書也總是能夠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一個人一生的悲歡離合在五六百頁的書中便可盡述,而當你以造物主的姿態(tài)俯瞰萬物時,眼下的痛苦不過是漫長人生河流中一朵最微不足道的浪花。
忘了是哪個哲人說過:“思考是人與人之間最后的區(qū)別尺度?!?/p>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沉迷于微博上的搞笑動態(tài)圖和網絡段子,沉迷于一遍遍地刷新朋友圈查看他人的最新動態(tài),卻鮮有人愿意在人潮擁擠的嘈雜生活里,像古人一樣“吾日三省吾身”。
思考如此重要,它幾乎是最深刻的成長方式。他人走過的路只是參照,而從自己的跌倒中思考為何會跌倒,才能讓自己走得更加順遂。
曾經有人問我:“你是如何讓自己的內心變得這么強大的?”我回復了簡單的一段話:“受傷,但不讓每一場傷痛白挨,反復思索,一點一點地積累經驗和教訓,并努力將它們變成要義;看書,讀史,相信時間的魔力,由此確信自己此刻的痛苦于曼妙的人生而言不過是瞬間;聊天,體會他人的生活,借鑒他人的經驗,思索自己的人生,由此讓自己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厚?!?/p>
我當然不是天生就內心強大,而是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總結了這些所謂的要義。
克服自卑、懦弱和緊張的方法,不過是通過自己對自己的磨煉,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變成一個讓人心悅誠服的自己。
這個世界上總有解決問題的方法。覺得胖就減肥,身體弱就鍛煉,寫不好文章就多寫。也許經過一萬種嘗試之后,你和我一樣仍然有點兒自卑,但至少我們終于能夠坦誠、寬容地去愛這個不完美、有些膽小卻總在進步的自己。
(趙麗娟摘自《文藝風象》201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