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麗英
【摘 要】歌劇表演極富藝術性,表演者不僅需要具備音樂歌唱能力和舞臺表演能力,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人物塑造能力,才能通過表演將歌劇藝術的美感和故事氛圍整體表現出來。本文通過角色形象塑造的準備工作、性格把握以及聲音創(chuàng)造等方面分析了歌劇表演中角色的塑造方法。
【關鍵詞】歌劇表演;角色形象;塑造
中圖分類號:J614.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3-0015-01
歌劇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內容豐富、感情飽滿等特點,因而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歌劇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實現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通過表演者獨特的魅力和感染力將豐富多樣的戲劇、音樂以及美術、舞蹈等藝術綜合在一起。
一、人物塑造前的準備工作
演員在進行歌劇表演之前,要熟悉和理解劇本和歌詞,從而確定具體用哪種語氣進行表演。歌劇表演藝術主要通過歌詞來表達作者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思想,因此,在歌劇表演之前演員要做的最重要準備工作就是熟悉、理解歌劇的歌詞。
例如,在演唱《黃水謠》這部作品之前,要對作品中第一片段和第三片段進行斟酌分析,雖然第三片段是對第一片段的再現處理,但是兩個片段反映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畫面,一個是和諧幸福的生活畫面,一個是家破人亡的悲慘畫面。而《黃水謠》這部作品是1939年3月的作品,該作品主要講述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故事,通過黃河一代天怒人怨的場面描述,表達了對日本侵略者的殘酷暴行的仇恨之情。因此,需要根據相關資料進行逐句分析,把握作品中細膩的情感,從而塑造出更加逼真的人物角色。同時通過對歷史文化的了解增強表演者的個人藝術修養(yǎng)。
二、對角色性格的準確把握
要實現對角色形象的準確塑造,就必須對人物的真實性格有所了解,清晰角色的性格特點。就像世界上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一樣,歌劇中的人物性格也會有各自的特色。而角色性格特征是一個相對抽象的詞,不像外形特點可以通過視覺觀察去發(fā)現,要準確把握角色的性格特點并表達出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進行歌劇表演時,需要借助動作語言以及表情眼神等將角色的性格特點展現出來,從而達到準確表現角色性格的目的。
例如,在扮演朱麗葉時,就要充分體現出朱麗葉對羅密歐的情感,并通過其為愛獻身等表演反映出該角色對愛情的追求。而對投身于革命的江姐,就需要將其在革命事業(yè)中受盡折磨,卻依然堅持革命的勇敢精神體現出來。歌唱家需要對不同角色的生活背景以及生活環(huán)境等細節(jié)進行了解,雖然這兩位角色都是以悲劇收場,但是她們的性格特點卻是完全不同的,表演者要分清兩位角色的性格特征,并通過眼神、語言以及動作等將不同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從而成功塑造角色。
三、運用聲音創(chuàng)造人物形象
不同的人物形象具有不同的聲音特質,通過不同的音調、音色以及音高等特點,人們可以分辨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歌劇藝術是非常重視聲音表現力的藝術表演形式,歌劇演員只有正確掌握了聲音的運用,把握好不同特點的人群的不同聲音特色,才能將人物的形象充分展現出來。例如要選用女高音演員來表演具有清涼嗓音的女孩形象,運用中低音的聲音來表現渾厚沉重的老年人形象等等。
另外,除了要注意聲音與人物形象的統(tǒng)一之外,演唱者要注意對作品情感進行處理。以上文中提到的《黃河謠》為例,其中有一句詞為“妻離子散天各一方”,而這一句詞中的重點是“離”和“散”,在演唱時要突出這兩個字,就需要用特殊的情感處理之后將其表現出來,說的越酸越能將心中的仇恨表現出來;如果運用藝術效果將其統(tǒng)一唱出來,那么就無法體現出整個作品的情感。因此,在歌劇表演中要游刃有余的表現出聲音的音色,收縮自如的運用聲音線條將作品的情感完美表達出來。
四、運用動作表情塑造人物形象
雖然歌劇表演是以歌唱為主的藝術,但是其中的動作表演和表情特點是不可缺少的,適當的進行肢體動作會使角色更加形象逼真。觀眾觀看歌劇,不僅是欣賞歌曲,更希望通過演員的表演來欣賞歌曲。因此,表演是歌劇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演員在塑造角色的時候,可以通過不同的眼神動作來表現快樂、悲傷以及激動等情緒,也可以通過肢體動作來渲染情感,從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例如,運用嘴角上揚的動作表達角色歡快的心情,運用雙手握拳的肢體動作來表現角色的緊張,運用輕盈的步態(tài)來體現角色輕松的神態(tài)等等。因此,運用豐富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可以更加深刻地體現人物的形象特征,歌劇表演者應該積極運用表情和動作來體現角色特征。
總之,歌劇表演中的角色塑造是演唱成功的重要標志,歌唱家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通過閱讀劇本做到對歌劇內容的熟悉和了解,并通過人物性格以及聲音特點來塑造角色形象,同時結合面目表情和肢體動作加深對形象特征的刻畫,從而展現出鮮活的歌劇人物形象。
參考文獻:
[1]季亞霞.淺談歌劇《江姐》選段的人物角色塑造——以聲音為例[J].黃河之聲,2011,(1):12-13.
[2]葉雪夫.從理解角色到塑造人物——山歌劇表演的點滴體會[J].大眾文藝,2012,(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