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
【關鍵詞】 課堂教學;有效評價;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6—0076—01
評價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通過教學評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同時,使教師獲得教學反饋,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再提高、再發(fā)展。通過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初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為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營造和諧、寬松、平等的課堂評價環(huán)境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記錄與評價。記錄的形式及材料可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特點而不同。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課堂評價,可以使用印著Good、Great、Excellent等的小卡通圖片,學生通過不同的活動可以得到不同的小卡通圖片,標志他們得到了不同的獎勵。通過這樣的課堂評價,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加濃厚了,不僅有效地提高了英話課的學習效果,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 靈活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習信心
科學的評價方式能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促進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1.激勵性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鼓勵、肯定、贊許的次數越多,良好行為活動的積極性就越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目標激勵、口頭語言激勵、體態(tài)語言激勵、競爭激勵等多種激勵性評價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學習行為的價值,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激勵性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并使其個性品質得到發(fā)展,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分層評價。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總會因為智力、主觀努力、學習習慣、家庭熏陶等方面的原因,產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差距。時間越長,差距越大。而這個差距的拉大也將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逐漸減退。當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受到挫折和打擊后,便會慢慢地對自己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最終淪為差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發(fā)現其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應從各方面綜合考慮評比;對于平時表現差的同學,針對他的進步情況進行獎勵。
3.學生互評。學生的評價往往和教師站的角度不同,他們的評價是簡單而真實的,是對師評和自評的很好補充。通過互評,能讓學生更了解自己,彼此約束對方;通過互評,能讓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讓學生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在班上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通過互評,學生可以充分理解評價的標準,增強學習的信心;通過互評,還能讓學生學會信任他人、誠實、公正地對待他人。
三、注意評價手段,促進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
1.多元評價與個性評價相結合。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評價應隨之發(fā)生變化。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應該是評價的主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采取自評、互評與師評相結合的辦法。自評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做一個總結,形成一種認識,是評價的第一步。然后,其他同學提出看法,是否同意該同學的自評,這是互評。在互評的過程中,學生逐漸熟悉了評價的方法,同時強調了評價的重要性。最后,教師可以做出總結性評價,從整體上評價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掌握。
2.自我評價與集體評價相結合。把鼓勵性語言運用到全班,使學生得到集體的肯定。如模仿兒歌,用祝賀的形式和全班同學鼓掌以資鼓勵。除了課堂上的自我評價外,還應該讓學生學會反思自己,時時能自查自評,隨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除了自我評價外還應注意的是集體評價。如小組評價,以集體競爭的形式展開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學會合作,而且還可以讓小組中優(yōu)秀的同學去幫助、帶動基礎差一些的學生,大家共同進步。
總之,評價手段的有效運用不僅讓教師探索出一套英語教學的新路子,減輕了教學的壓力和負擔,而且能使學生樂意上英語課,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接受和掌握知識的速度也隨之加快,勢必營造出一種“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生機勃勃的良性循環(huán)的教學模式和氛圍,使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真正達到和諧統(tǒng)一,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