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美麗
產后乳房按摩對促進產婦催乳的護理療效分析
谷美麗
目的 探討在產婦催乳護理中實施產后乳房按摩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行常規(guī)護理及哺乳指導;觀察組(40例)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產后乳房按摩,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催乳效果。結果 觀察組產婦產后泌乳時間及乳房腫脹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乳汁分泌達標率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77.50%(P<0.05);觀察組產婦乳房舒適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產婦實施產后乳房按摩, 能有效促進乳汁分泌, 緩解乳房不適, 提高催乳效果, 改善哺乳質量, 值得推廣。
乳房按摩;催乳;臨床效果
母乳喂養(yǎng)是公認最為理想及科學的新生兒喂養(yǎng)方式, 因母乳中含有嬰兒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所有物質, 并含有大量生長素及免疫抗體, 所以有其他配方奶粉所不具備優(yōu)勢[1]。臨床觀察發(fā)現[2], 母乳喂養(yǎng)嬰兒抵抗力同人工喂養(yǎng)嬰兒相比,明顯較好。同時, 母乳喂養(yǎng)有利于母體乳腺循環(huán), 促進子宮收縮, 從而減少陰道流血, 也可預防產后貧血, 促進產后身體恢復。但相關報道指出[3], 產婦產后可受多種因素, 如產后抑郁、產后疼痛等影響, 造成泌乳量減少, 難以保證母乳喂養(yǎng)質量。因此需在產后采取有效措施, 促進泌乳, 本研究對兩組產婦產后護理方法進行對比, 探討了產后乳房按摩在催乳中的臨床效果,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生產的產婦80例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 對照組40例, 觀察組產婦年齡21 ~38歲, 平均年齡(28.5±2.7)歲, 初產婦28例, 經產婦12例, 陰道分娩16例, 剖宮產24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39歲, 平均年齡(28.1±3.1)歲, 初產婦27例, 經產婦13例, 陰道分娩17例, 剖宮產23例。納入標準:年齡≥20周歲, 孕周37~40周。排除標準: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者;存在嚴重妊娠期并發(fā)癥者;乳房畸形或出現器質性病變者。兩組產婦年齡、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 在產后30 min內, 進行母嬰接觸及早吸吮, 給予合理營養(yǎng)支持, 保障產婦熱量、蛋白質及脂肪等營養(yǎng)素攝入, 4餐/d, 以流質、半流質飲食為主,避免刺激辛辣食物。通過熱敷等方式緩解乳房腫脹, 保持乳房清潔, 并給予常規(guī)哺乳指導[4]。
觀察組產婦常規(guī)護理方法同對照組, 在此基礎上行產后乳房按摩, 具體方法為:乳房按摩時間為產后6 h, 對胸部進行暴露, 先使用熱毛巾對乳房進行熱敷, 5 min后, 以雙手大小魚際部沿乳房外側旋轉按摩[5]。然后以一手對乳房進行固定, 另一手從乳房根部開始, 向乳頭處推行, 繼而全手五指對乳房進行輕抓, 呈螺旋式, 在該過程中, 護理人員需對產婦進行詢問并關注表情, 掌握適當力度、角度及方式, 按摩20~25 min/次, 2次/d。對肝俞、脾俞、腎俞等穴位進行依次點壓, 1 min/次, 并對三陰交、足三里、檀中及血海等穴位進行點按, 1 min/次, 最后掐少澤、拿肩井, 3 min/次。如產婦有乳陷, 可采用乳頭牽拉手法, 使乳頭突出。在按摩過程中, 為減少摩擦, 預防皮膚損傷, 增強滑動流暢性, 可使用按摩油, 按摩后需對乳房進行清潔。并主動同產婦進行交流,疏導產婦不良情緒, 緩解其緊張、焦慮等心理問題。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產婦產后泌乳時間,乳房腫脹緩解時間, 泌乳情況及乳房舒適情況進行記錄。乳汁分泌判定充足:母乳喂養(yǎng)>6次/d, 新生兒可吸吮足夠乳量;達標:母乳喂養(yǎng)4 ~6次/d, 新生兒仍有吸吮動作;不足:母乳<4次/d, 新生兒仍有強烈進食欲望。達標率=充足率+達標率。乳房舒適度根據WHO相關標準進行判定[6], 0級:無疼痛癥狀;Ⅰ級:出現輕微疼痛, 不影響產婦休息;Ⅱ級:出現較明顯疼痛;Ⅲ級:出現重度疼痛, 嚴重影響產婦生活質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產婦產后泌乳時間及乳房腫脹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產婦乳汁分泌達標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7.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組產婦乳房舒適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產婦產后泌乳改善情況對比( x-±s)
表2 兩組產婦泌乳情況對比[n(%), %]
表3 兩組產婦乳房舒適情況對比[n(%)]
母乳喂養(yǎng)是公認的新生兒最佳喂養(yǎng)方式, 在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但受多種因素影響, 產婦產后可能出現泌乳不足, 影響哺乳質量。臨床觀察發(fā)現[7], 對產婦行產后乳房按摩, 可以有效促進乳房泌乳, 增加泌乳量, 滿足母乳喂養(yǎng)時新生兒需求。早期泌乳可利于新生兒吸允, 進一步刺激乳房, 保持乳腺暢通, 增加泌乳量, 也能緩解乳房脹痛感。本研究中, 觀察組產婦產后泌乳效果與對照組比較, 明顯較好, 且乳房舒適度同對照組比較, 顯著較好, 結果同國內多數報道[8,9]一致。提示在產婦產后催乳中, 實施乳房按摩, 效果顯著, 可有效促進乳汁分泌, 緩解乳房不適。有學者[10,11]認為, 產后乳房按摩作用機制為:通過對乳房按摩及相關穴位刺激, 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增加局部供血, 保障乳房腺管通常, 使乳汁順利排出;另一方面, 在按摩過程中,可對腦垂體前葉進行刺激, 促進催乳激素釋放;穴位按壓, 可起到活絡行氣, 消除疲勞, 調和氣血等功效。而另有學者[12]表示, 產婦情緒對泌乳影響較大, 在按摩過程中給予正確心理干預, 可提高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 產后給予乳房按摩, 可以有效縮短泌乳時間,提高泌乳量, 保持良好泌乳效果, 緩解產婦不適感, 促進產婦恢復, 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 對提高人口質量有重要價值。
[1] 林海梅.產后乳房按摩催乳的療效分析.醫(yī)藥前沿, 2013, 13(15):186.
[2] 施秋鳳.乳房按摩聯合催乳方劑對乳汁分泌的影響.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4, 21(19):2614-2615.
[3] 曾桂英.手法按摩配合催乳湯促進產后乳汁分泌效果分析.當代醫(yī)學, 2013, 27(35):34.
[4] 郭鳳琴, 郭惠琴.乳房穴位按摩催乳臨床療效分析.亞太傳統醫(yī)藥, 2014, 10(14):73-74.
[5] 羅運靜.產后早期實施乳房按摩對產婦泌乳及新生兒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20):2388-2390.
[6] 李娉霞, 雪麗霜, 葛圓, 等.產后乳房按摩最佳時間及其對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護士進修雜志, 2014, 16(4):358-359.
[7] 李茹燕, 趙新霞, 汪紅艷, 等.早期乳房按摩對剖宮產產婦術后泌乳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 2010, 25(22):3101-3102.
[8] 宋秉蘭.剖宮產術后早期乳房按摩對泌乳的影響.天津護理, 2011, 19(3):135-136.
[9] 李英.產后早期乳房按摩刺激泌乳的臨床效果分析.吉林醫(yī)學, 2011, 32(19):3921-3922.
[10] 廖冰, 李文紅.早期乳房按摩對產婦母乳喂養(yǎng)狀況的影響.中國康復, 2012, 27(3):223-224.
[11] 劉玉紅.產后早期乳房按摩護理對初產剖宮產產婦乳腺脹痛及泌乳功能的影響.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11(19):159-160.
[12] 王婕, 朱力峰.產后早期乳房按摩對泌乳的影響.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4, 9(11):37-3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161
2015-03-27]
516001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