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 晶
對中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思考
——來自珠海市香洲區(qū)的調(diào)研
□ 呂 晶
摘 要:通過走訪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15所中小學,對這些學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diào)研分析。認為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功能和作用應該是舒展身體、調(diào)節(jié)身心,而不是增強體質(zhì)、增進健康。認為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1. 活動場地受限;2. 組織形式異化;3. 運行機制不合理。最后提出三條建議,希望大課間體育活動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和功能。
關(guān)鍵詞:中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思考
2014至2015學年第一學期,借學習交流之機,本人走訪了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中小學共15所(有香洲區(qū)十二小、香洲區(qū)二十一小、夏灣小學、前山小學、第九中學、第十中學、拱北中學等),主要對這些學校開展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進行了學習和研究,通過分析思考,結(jié)合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珠海市香洲區(qū)中學小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一些認識上、組織形式上等方面的誤區(qū)。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探究和商榷,希望提出一些有參考價值的觀點,以提高香洲區(qū)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和運行等。
2004年和2006年由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聯(lián)合進行的兩次國民體質(zhì)檢測中得出我國學生的爆發(fā)力、速度、力量、耐力水平等較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有進一步下降的結(jié)論。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2007年5月國務院下達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ān)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希望通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以達到增強體質(zhì)、增進健康的目的。
近幾年,在中小學教育當中,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陽光體育運動的形式之一,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的學校體育形式。在各級評比、評優(yōu)等活動的推動之下,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形式愈演愈烈,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在課間操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增強體質(zhì)、增進健康”的體育教育的目的的影響,人們對課間操的目的認識比較單一,認為課間操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的。受此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或從一開始就被貼上了“增強體質(zhì)、增進健康”的功能目標。這是長期以來人們對體育運動的一個錯位的認識,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是增進健康的,比如說為國家爭取榮譽的競技運動,雖然也是運動,但其功能是為了“奪標”而非“健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損于身體健康的。因此,正確認識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功能對如何開展大課間體育是很有必要的,在正確功能的引導之下,涉及到具體開展的形式、組織和管理等才能發(fā)揮正確的作用,而不是盲目地去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
3.1活動場地嚴重不足
由于房地產(chǎn)行業(yè)的持續(xù)火熱,導致城市土地的相對稀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學校體育活動場地的嚴重不足。在一線城市的中小學,比如說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這樣的城市,學校擁有一個符合標準的400米田徑場已經(jīng)成為一種奢侈。相當一部分學校的場地很難滿足全校學生同時自由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在走訪的珠海市香洲區(qū)的這15所中小學當中,只有1所小學的田徑場能夠滿足全校學生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其余14所中小學或多或少存在場地緊張的現(xiàn)象,有的學校甚至在樓道里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可見場地之緊張,情況之嚴重。
3.2 組織形式的異化
在珠海市香洲區(qū)大課間體育活動評比的推動之下,一些中小學校的領(lǐng)導把此作為展示學校形象、推廣學校知名度的一種方式。為了在對外展示、評比和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香洲區(qū)的某所小學不惜花高價聘請專門人士對大課間進行設計、組織和排練,并且購買專門的道具和器材。這樣花費大量資金、耗費大量時間排練出來的大課間往往是表演化、形式化的活動,背離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目的。
3.3 運行機制的不合理
學生喜歡體育活動是興趣的使然,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評比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反復練習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使學生和體育老師都倍感疲勞。大課間體育活動長時間、反復、枯燥的訓練造成學生對大課間的反感。在調(diào)研的這15所中小學當中,相當一部分體育老師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評比制度持負面的觀點,在隨之抽查的100多名學生中,說“無聊”、“沒有意義”、“缺乏激情”的學生占了90%以上。
一些學校為了在評比中取得好成績,甚至會拖延大課間的時間,占用大課間之后第三節(jié)課的時間,也造成其他學科老師的怨聲載道。
4.1從性質(zhì)上看,大課間體育活動屬于“課間活動”
課間活動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為了調(diào)節(jié)和放松學生的身心,提高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的效率。在這一角度上,大課間與一般課間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調(diào)節(jié)身心,提高學習效率。其目的并不是為了通過一定的運動量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和健康水平。雖然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客觀上會發(fā)揮這樣的作用,但從設置大課間的初衷來看,其目的并不是這樣的。
4.2 從時間來看,大課間體育活動也難以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一般為25—30分鐘,在這一時間段當中,學生要喝水、去洗手間、要從上課的教室走到體育場,當然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解決,這樣實際留給大課間的時間并不多,在這樣短的時間內(nèi)要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是不切合實際的。這期間如果運動量大,導致呼吸和心跳加快、出汗過度、興奮過度等,都不利于下一節(jié)課的繼續(xù)學習。
5.1呼吁各級政府及其有關(guān)職能部門要重視學校體育活動場地的建設,不要讓房地產(chǎn)“綁架”了學校體育活動的場地,進而“綁架”了教育。教育才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所在,只顧眼前“房地產(chǎn)”的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的做法是應該引起深思的。重視教育、重視學校體育活動場地的建設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必經(jīng)之路。
5.2 要克服大課間體育活動表演化、形式化的傾向,讓大課間體育活動回歸到常規(guī)當中,采取簡潔、實用的方式進行。
5.3 要明確大課間體育活動的作用。大課間體育活動的作用是舒展身體、調(diào)節(jié)身心,緩解課堂教學的疲勞。大課間體育活動要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而不是以增強體質(zhì)為首要目標。
參考文獻:
[1]徐元鋒. 鞍山千所中小學推廣“大課間”,課件從10分鐘延長到30分鐘[N].人民日報,2005-10-13.
[2]劉春燕,李青,譚華.熱現(xiàn)象中的冷思考——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再認識[J].體育學刊,2014,1(1):16-18.
[3]盧元鎮(zhèn).中國體育文化憂思錄[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 社,2006.
[4]鄧樹勛,陳小蓉.體育基本理論教程[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5]周鳳施.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理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7.6.
[6]董翠香.以大課間體育活動為特色的體育校本課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01.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實驗學校 519060)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2.027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G807.3